【核心素养目标】3.1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3.1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9 16:2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教学设计
课题 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单元 第三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课本上从读图入手,使学生对全球海陆面积比例和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特点有较全面的认识。量算游戏活动,让学生感知海陆面积比例填绘各大洲分界线及用几何图形描述大洲轮廓,七大洲,四大洋的拼图游戏,这些都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意.在形象地加深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陆地、海洋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2、综合思维:能够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地理实践力: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4、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对地球陆地与海洋分布的探索,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
重点 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说一说,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学生发言 图片展示从太空看地球更像是一个“水球”!地球上又有陆地又有海洋,那在地球上到底哪个占比更大呢?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讨陆地和海洋是如何分布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生踊跃发言。 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
新课讲授 一、七大洲1.自主学习。师: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你看到地球表面以什么颜色为主?这种颜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什么?(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地球表面以蓝色为主,这种颜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海洋。)图片展示从图中,你能看出海洋与陆地哪个面积大?(从图中,能看出海洋面积大。)缤纷的七大洲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地球上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71%。活动探究读图,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例约为   %、海洋面积比例约为   %,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例约为   %、海洋面积比例约为   %。(40、60;20、80)拓展延伸:为什么叫“地球”不叫“水球”?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陆地只占百分之二十九,按理说应该叫水球。但是古时候人们生活在陆地上,无法认识到地球的全貌,加之古代航海技术落后,根本就不知道海有多大,而且大部分的人都居住在内陆,又怎么会知道大海有多么的宽广呢!所以古人给地球起名字不叫水球叫地球。人们一直把“地球”这个名称沿用下来,大家都明白是指代什么了。并且大部分的人类都生活在陆地上,叫做地球也比较贴切。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隔成若干块面积广大的大陆及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活动探究读图,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北),东半球(东、西);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横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欧洲;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2.动手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各大洲轮廓图并标注名称。活动探究:读图,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__河、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____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运河。图片展示(乌拉尔、乌拉尔、大高加索、土耳其、苏伊士、巴拿马)拓展延伸:歌诀记忆七大洲相对位置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拓展延伸:各大洲名称的由来古人在很早以前就为世界七大洲取下了现在的名字。然而其中的任何一个洲,都是根据它所处的位置而定的。亚洲:在古代人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叫做亚细亚(意思是“日出之地”)。这里位于地球的东方。亚洲即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欧洲:古代人把地中海以西的地方叫欧罗巴(意思是“日落之地”)。它位于地球的西面,欧洲即欧罗巴洲的简称。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拉丁文的意思是“阳光灼热”。因为非洲被赤道横穿中部,非洲多处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总称。美洲是意大利人亚美利哥航海时发现的一块所谓的“新大陆”,欧洲人为了纪念这位“新大陆”的发现者,便用亚美利哥的名字称它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拉丁美洲:是指北美洲以南的地区,过去曾是拉丁语系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故称为拉丁美洲。大洋洲:17世纪欧洲人发现了它,因其处于世界各大洋的包围之中,游离于其它大洲之外而得名。17世纪被发现时,人们误为它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称为澳大利亚(即南端大陆之意)。南极洲:即南极所在的大陆。这才是地球上真正的南端大陆。3.熟知概念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岛屿:面积较小,分布在海洋中的四面环水的陆地称为岛屿。格陵兰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半岛:深入海洋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陆地部分称为半岛。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水域的较窄水道。思考:指出下图中A、B、C分别指的陆地的那种形态?A.大陆B.岛屿C.半岛二、辽阔的四大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成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北冰洋。面积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海是洋的边缘部分。四大洋面积比较拓展延伸:巧记四大洋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洋,印度北冰洋。思考:指出下图中A、B、C分别指的海洋的哪种形态?A.海B.洋C.海峡四、归纳梳理 读图,按要求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学生举手回答,其余学生补充。阅读相关地图,和教材资料,小组合作,了解地球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读图查找答案并记忆洲界线。阅读拓展资料,观察图片,分析思考。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思考问题,小组交流,课上积极发言。小组讨论、交流,积极发表见解。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图习惯,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拓展资料的阅读加深对地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动手实践绘图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地球海陆的分布。学习洲界线并记忆通过拓展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七大洲的相对位置记忆和名称的由来,进一步理解各大洲的位置分布。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问题解答当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问题解答当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课堂练习 1.从宇宙看,地球是一个十分美丽的蔚蓝色星球,因为A.地球被云层所包围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C.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D.地球表面全是海洋2.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半岛、②岛屿、③海峡B.①半岛、②海峡、③岛屿C.①岛屿、②半岛、③海峡读懂西半球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题目。3.对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北半球掷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D.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5. 3月23日,台湾超大型运输船“长赐”号在驶入苏伊士运河后船体偏离触底搁浅,导致双向航道堵塞,该船被搁浅的运河是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 B.南北美洲的分界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 D.非洲和欧洲的分界读“半球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6.图中所示半球中,代表东半球的是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7.关于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B.②是印度洋,被三大洲环绕C.③是欧洲,位于北冰洋沿岸D.④是南极洲,与南美洲距离最近8.读图“陆半球和水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陆半球的陆地面积_________海洋面积(填“大于”或“小于”)。(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与该大洲距离最近的大洲是______(填序号)。(3)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填序号),该大洲与大洲①的分界线是________。(4)被大洲①④⑤环绕的大洋是____________(填名称)。(5)“陆半球”图中,全球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参考答案:1.C 2.B 3.D 4.B 5.A 6.B 7.D8.(1) 小于 (2)⑦ ②(3)⑤ 白令海峡(4)北冰洋 (5)D
课堂小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学生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厘清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完成本节知识建构。
板书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七大洲:面积及分布基本概念四大洋:面积大小及分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