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0 11: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教学设计
课题 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单元 第三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海陆变化和对火山、地震的认识。教材以阅读材料引出海陆变迁现象和板块运动理论,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板块运动与地球海陆变化及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最后通过资料收集、漫画展示及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地震灾害,掌握正确的防震避震方法。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掌握全球板块的名称,以及板块运动的方向;掌握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综合思维:掌握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理解地壳运动对于地形地貌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4、人地协调观: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藏我师姐主要火山的分布及地震的预报和防灾、减灾。
重点 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难点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图片展示师:山上怎么会有海洋的化石呢?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讨为什么陆地上会有海洋里的化石,通过分析各个板块的运动来加深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欣赏图片,进入情境,学生踊跃发言。 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
新课讲授 一、沧海桑田师:原来在距今3000年前,喜马拉雅山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隆起成山。地球表面的形态千差万别,陆地上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河流、湖泊等等,这些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拓展延伸: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沧海桑田——可简称为沧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她说:“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去仙山蓬莱,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大概又快要变成陆地丘陵了吧!”后人以这种海陆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喜马拉雅山的变迁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考察,发现它的岩层奇特而多样,大部分地区覆盖了层层叠叠的页岩和石灰岩。在地层里还找到了许多古海洋动植物的化石,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菊石、珊瑚、苔藓虫、海胆、海百合、有孔虫和海藻化石等。这些海洋生物的化石是怎样跑到陆地上的呢?原来,喜马拉雅山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数千万年的地壳变动隆起成山,从而形成地球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至今还在缓慢升高。师:有人发现台湾海峡海底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你又能推断出一个什么变化 因海平面的上升,由陆地变成海洋。总结: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如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平面的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拓展延伸: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1620年英国人培根提出了西半球的陆地曾经与欧洲、非洲连接的可能性。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880-1930)结合他的考察经历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由于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问题,当时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 宇航观测的发展,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学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更加深入。图片展示大陆漂移学说示意图思考:1、海牛、鸵鸟都不会飞,但在非洲和南美洲相同的地层中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呢?2、把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剪下来,并把它们拼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图片展示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轮廓可以完美拼合)思考: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 (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带或热带,气候温热、森林茂密,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埋藏在地层中的森林转化成煤。)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这些板块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造成海陆位置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图片展示世界板块分布活动探究读图,指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主要由哪些板块组成?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读图,找出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说出它们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处,讨论它们形成的原因。板块运动板块挤压:使地表隆起抬升板块张裂:使地表发生断裂板块发生碰撞挤压的时候,地表会产生隆起现象,往往形成高大的山脉。板块发生张裂运动的时候,地表会产生裂谷,海水入侵,形成海洋。思考:有人说,将来有一天地中海会消失,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同意;由于大陆运动,欧洲与非洲距离会越来越小,一开始地中海向外的通道会堵死,地中海就等待着自己消失,红海可能因为亚非的远离和地中海连起来,苏伊士运河可能消失,红海会变成新的大洋。二、火山和地震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活动和地震。图片展示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图拓展延伸: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球上95%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带内。思考: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这么严重,我们可以预报它的发生吗?地震预报的难度大。虽然有的地震发生前有地声、地下水异常,以及动物出现异常行为等,但目前还难以进行短期和临震预报。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活动探究:观察下图,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当地震发生在家里时,应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当地震发生在学校上课时,应迅速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当在百货大楼遇到地震应躲在大件商品柜或大柱子旁边。当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空旷地蹲下。在影剧院遭遇地震,应该沉着冷静,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在野外遭遇地震应远离山崖,防止山体滑坡。四、归纳梳理 读图,了解基础的知识点。学生阅读课件,了解海陆的变迁。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观点。阅读拓展资料,总结观点。生:证实了大陆漂移学说,以前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认识八大板块并认真记忆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探究。阅读材料,观察图片,分析思考。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认识火山地震带并记忆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回答问题,发表观点看法。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养成读图思考的,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海陆变迁的认识。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海陆的变迁。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认识八大板块并记忆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学习,探究大陆板块的构成。引导学生思考板块运动,畅想地球的变化。认识火山地震带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巩固。
课堂练习 1.我国特别行政区澳门的国际机场完全建在填海造成的陆地上,说明A.海平面升降导致海陆变迁 B.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C.大陆漂移导致海陆变迁 D.板块运动导致海陆变迁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题。2.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A.沙漠 B.森林 C.海洋 D.河流3.魏格纳提出的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是A.海底扩张论 B.板块构造理论C.大陆漂移学说D.地质构造学说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而成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斑撞而成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5.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说明了A.目前,两大洲海牛、鸵鸟往来频繁B.鸵乌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C.甲乙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体的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6.甲丙两大洲|隔乙大洋相望,则乙大洋是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7.下列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化的是A.台湾海峡的形成 B.青藏高原的形成C.荷兰填海造陆 D.红海不断扩张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_________相似。(填序号)①气候②大陆轮廓③岩石构造④古生物(2)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对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作出了解释。如图所示,在_______(选填“A”或“B”)处,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并不断向两侧运动,所以从年龄上看,①处海底岩石的年龄比②处海底岩石的年龄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3)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B 2.C 3.C 4.B 5.C 6.B 7.C 8.(1)②③④ (2)A 小 (3)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使珠穆朗玛峰逐年升高 学习巩固知识 学习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学生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理清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完成本节知识建构。
板书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沧海桑田认识板块板块运动火山和地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