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导学案
【课内探究】
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
问题引入: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图片展示
师:山上怎么会有海洋的化石呢?
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讨为什么陆地上会有海洋里的化石,通过分析各个板块的运动来加深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
知识点一:沧海桑田
(1)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原来在距今3000年前,喜马拉雅山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隆起成山。
地球表面的形态千差万别,陆地上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河流、湖泊等等,这些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读图,指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主要由哪些板块组成?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探究一 有人发现台湾海峡海底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你又能推断出一个什么变化
探究二 海牛、鸵鸟都不会飞,但在非洲和南美洲相同的地层中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呢?
探究三 把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剪下来,并把它们拼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四 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
知识点二:火山和地震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活动和地震。
板块发生碰撞挤压的时候,地表会产生隆起现象,往往形成高大的山脉。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的时候,地表会产生裂谷,海水入侵,形成海洋。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探究一 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这么严重,我们可以预报它的发生吗?
探究二 不同场景遇到地震发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课堂练习
1.我国特别行政区澳门的国际机场完全建在填海造成的陆地上,说明
A.海平面升降导致海陆变迁
B.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
C.大陆漂移导致海陆变迁
D.板块运动导致海陆变迁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题。
2.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
A.沙漠
B.森林
C.海洋
D.河流
3.魏格纳提出的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是
A.海底扩张论
B.板块构造理论
C.大陆漂移学说
D.地质构造学说
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斑撞而成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说明了
A.目前,两大洲海牛、鸵鸟往来频繁
B.鸵乌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
C.甲乙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体的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6.甲丙两大洲|隔乙大洋相望,则乙大洋是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7.下列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化的是
A.台湾海峡的形成
B.青藏高原的形成
C.荷兰填海造陆
D.红海不断扩张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5-6题。
(1)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_________相似。(填序号)
①气候②大陆轮廓③岩石构造④古生物
(2)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对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作出了解释。
如图所示,在_______(选填“A”或“B”)处,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并不断向两侧运动,所以从年龄上看,①处海底岩石的年龄比②处海底岩石的年龄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C 3.C 4.B 5.C 6.B 7.C
8.(1)②③④ (2)A 小
(3)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使珠穆朗玛峰逐年升高
四、课堂总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5、自主检测(分层练习)
基础训练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读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该资料说明地球表面
A.海洋占71%,陆地占29%
B.海洋连在一起,陆地被海洋分割
C.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火山爆发
C.地球的公转运动
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3.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板块的运动
B.全球气候的变化
C.火山或地震
D.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4.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气候的变化
5.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日本冲绳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万顷煤田
能力提升
6.材料分析题。
材料—: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16日20时48分在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北纬38.60度,东经100.35度)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地震造成当地震感强烈。
(1) 在图中描出亚欧板块的轮廓。
(2)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A.______B.________
(3) 一般来说,各板块内部比较______,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______,容易引发火山和地震。
(4) 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主要是因为日本位于____板块与____板块交界处,以及位于_____火山地震带。
(5) 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_______。
A.加加林B.伽利略C.魏格纳D.哥伦布
(6) 请用举例说明海陆变迁。
(7)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自我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C
6.(1)(2)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 (3)稳定 活跃
(4)亚欧 太平洋 环太平洋 (5)C
(6)喜马拉雅山脉中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海底古河流遗迹、台湾海峡内有古河道的遗址。
(7)地震来时,千万不要惊慌,身处高楼层时,乘电梯或走楼梯危险性都较大,阳台等处也不安全。若是在高楼层的教室上课,要就近躲在课桌旁边,或小开间的墙角处,半蹲,并用书包等护住头部;切不可因为恐惧从窗户跳下。若是在高楼层的家中,则要迅速撤离到空间较小或有三角支撑的洗漱间,可用枕头保护头部。若是在低楼层教室或是平房中,可以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和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