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粤教版七年级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掌握全球板块的名称,以及板块运动的方向;掌握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综合思维:掌握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理解地壳运动对于地形地貌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4、人地协调观: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藏我师姐主要火山的分布及地震的预报和防灾、减灾。
新知导入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山上怎么会有海洋的化石呢?
我已经在这里很长时间了。
拓展延伸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
沧海桑田——可简称为沧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她说:“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去仙山蓬莱,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大概又快要变成陆地丘陵了吧!”
后人以这种海陆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其实,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
新知讲解
地球表面的形态千差万别,陆地上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河流、湖泊等等,这些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原来在距今3000年前,喜马拉雅山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隆起成山。
新知讲解
喜马拉雅山的变迁
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考察,发现它的岩层奇特而多样,大部分地区覆盖了层层叠叠的页岩和石灰岩。在地层里还找到了许多古海洋动植物的化石,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菊石、珊瑚、苔藓虫、海胆、海百合、有孔虫和海藻化石等。
这些海洋生物的化石是怎样跑到陆地上的呢?原来,喜马拉雅山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数千万年的地壳变动隆起成山,从而形成地球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至今还在缓慢升高。
新知讲解
有人发现台湾海峡海底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你又能推断出一个什么变化
因海平面的上升,由陆地变成海洋。
新知讲解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地壳的变动,如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海平面的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
拓展延伸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假说示意图
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1620年英国人培根提出了西半球的陆地曾经与欧洲、非洲连接的可能性。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880-1930)结合他的考察经历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由于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问题,当时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 宇航观测的发展,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学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更加深入。
新知讲解
大陆漂移示意图
新知讲解
1、海牛、鸵鸟都不会飞,但在非洲和南美洲相同的地层中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呢?
2、把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剪下来,并把它们拼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新知讲解
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
新知讲解
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
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带或热带,气候温热、森林茂密,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埋藏在地层中的森林转化成煤。
新知讲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这些板块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造成海陆位置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
世界板块分布
新知讲解
读图,指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主要由哪些板块组成?
八大世界板块分布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北美板块
南美板块
新知讲解
读图,找出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说出它们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处,讨论它们形成的原因。
世界板块分布
世界地形图
新知讲解
板块挤压
板块运动
板块张裂
使地表隆起抬升
使地表发生断裂
新知讲解
板块发生碰撞挤压的时候,地表会产生隆起现象,往往形成高大的山脉。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的时候,地表会产生裂谷,海水入侵,形成海洋。
新知讲解
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图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活动和地震。
拓展延伸
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球上95%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带内。
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
新知讲解
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这么严重,我们可以预报它的发生吗?
地震预报的难度大。虽然有的地震发生前有地声、地下水异常,以及动物出现异常行为等,但目前还难以进行短期和临震预报。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新知讲解
观察下图,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
√
×
新知讲解
当地震发生在家里时,应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当地震发生在学校上课时,应迅速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
新知讲解
当在百货大楼遇到地震应躲在大件商品柜或大柱子旁边。
当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空旷地蹲下。
新知讲解
在影剧院遭遇地震,应该沉着冷静,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
在野外遭遇地震应远离山崖,防止山体滑坡。
课堂练习
1.我国特别行政区澳门的国际机场完全建在填海造成的陆地上,说明
A.海平面升降导致海陆变迁 B.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
C.大陆漂移导致海陆变迁 D.板块运动导致海陆变迁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题。
2.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
A.沙漠 B.森林 C.海洋 D.河流
B
C
课堂练习
3.魏格纳提出的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是
A.海底扩张论
B.板块构造理论
C.大陆漂移学说
D.地质构造学说
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斑撞而成
B
C
课堂练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说明了
A.目前,两大洲海牛、鸵鸟往来频繁
B.鸵乌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
C.甲乙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体的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6.甲丙两大洲|隔乙大洋相望,则乙大洋是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7.下列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化的是
A.台湾海峡的形成 B.青藏高原的形成
C.荷兰填海造陆 D.红海不断扩张
C
B
C
课堂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_________相似。(填序号)
①气候②大陆轮廓③岩石构造④古生物
(2)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对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作出了解释。
如图所示,在_______(选填“A”或“B”)处,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并不断向两侧运动,所以从年龄上看,①处海底岩石的年龄比②处海底岩石的年龄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④
A
小
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使珠穆朗玛峰逐年升高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沧海桑田
认识板块
板块运动
火山和地震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尝试收集著名火山或地震(如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及其所造成损失的数据资料或图片,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