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化学 第三章物质的分类与分离
1.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
2.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3.氧化物: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化合物。
氧化物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是氧化物。
4.有机化合物:含有 的化合物(除了 、CO2、H2CO3及 以外)。
1.常见方法
(1)过滤:分离 和 的操作,如分离黄河水中的泥沙。
(2)蒸发:把 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如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
(3)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液体与液体分离开的操作,如传统的烧酒工艺。
2.过滤实验操作
(1)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 。
(2)注意事项:滤纸要紧贴 ;滤纸边缘要 漏斗边缘;液面要 滤纸边缘;烧杯尖嘴要轻靠 ;玻璃棒要轻靠 一边;漏斗末端要紧靠 。
(3)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引起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 、 。
(5)引起过滤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 、 。
3.蒸发实验操作
(1)仪器:三角架(或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 、酒精灯。
(2)注意事项: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 ,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剩余少量液体靠余热蒸干,但仍需不停 ,直至冷却。
(3)玻璃棒的作用是 。
4.粗盐(含泥沙)提纯的基本步骤: 、 、 ,在以上步骤中均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5.分离混合物还可以利用化学方法:通过物质的转化分离开。
常用的方法有:
(1)气化法:加热或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转化为气体。
如:除去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钾,可加入适量的 将CO转化成CO2。
(2)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化成沉淀。
如: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a(OH)2,可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将Ca2+转化成CaCO3。
(3)溶解法:用酸或碱把杂质转化成液体而除去。
如:Cu粉中混有少量的Fe粉,可用 或 ,将Fe粉 。
(4)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如:KCl中混有少量的KClO3,可用 的方法,将KClO3转化为 。
中 考 题 集
1.(2012·衢州)现有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是二氧化碳,其分组依据是( )
A.是否为气体 B.是否为单质
C.是否为有机物 D.是否具有可燃性
2.(2012·嘉兴) 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如图,这瓶试剂的溶质可能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
3.(2012·宁波)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炭粉)
水
过滤
4.(2011·义乌)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对下列纯净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
5.(2011·绍兴)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与金刚石、石墨一样,都只有碳元素组成。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单质
B.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D.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6.(2011·衢州)小华同学准备在实验室里用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制得氢氧化钠固体。请分析回答:
(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2)实验步骤: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到试管中,再用滴管往试管中逐滴滴入澄清石灰水,直到刚好不再产生沉淀时为止,把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经过滤、 得到氢氧化钠固体。其中过滤过程中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例1.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纯净水 D.高锰酸钾
例2.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例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 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
C.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 D.天然气、煤、石油
例4.除去CO2中少量杂质CO,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点燃 B.通过灼热的CuO C.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通过水
例5.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完成下面的题目。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在此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2)称量时食盐应放在仪器A的________盘,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是________。
(3)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属于氧化物 C.氧气属于纯净物 D.甲烷属于有机物
2.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硬水、水 B.石墨、冰水混合物、干冰 C.氮气、空气、氯化钾 D.冰、不锈钢、乙醇
3.选择一种试剂(适量)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填化学式)。
(1)铜粉(锌粉):H2SO4(或HCl)。 (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CuO。
(3)盐酸(硫酸):BaCl2。 (4)硝酸亚铁(硝酸银):FeCl2。
4.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A是碳酸钠(Na2CO3),沉淀是碳酸钙(CaCO3)。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 。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清澈的海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氢氧化钠、天然气 B.氮气、氧化铜、空气 C.可燃冰、水、冰水混合物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3.(2012·绍兴)对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H2+2NiO(OH) == 2Ni(O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是单质 B.NiO(OH)是氧化物 C.Ni(OH)2中Ni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92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再过滤
C
H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D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再过滤
5.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6.(2012·宁波)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炭粉)
水
过滤
7.某些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无机物与有机物属于包含关系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8.“”和“”表示不同的元素,以下图示表示单质的是( )
10.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括号内是方法),错误的是( )
A.面粉和小苏打(加水振荡)B.白酒和白醋(看颜色)
C.食盐和味精(尝味道)D.棉织衫和羊毛衫(抽丝灼烧,闻气味)
11.(2012·杭州市第二中学调研)选择一种试剂(适量)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填化学式)。
(1)铜粉(铁粉) 。 (2)氧化铜(硫酸铜) 。
(3)硝酸(盐酸) 。 (4)硝酸亚铁(硝酸银) 。
9.(2012·杭州市学军中学模拟)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12.请回答下列与物质提纯有关的问题:
(1)下列两个方案都可以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①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铜 ②用CO还原氧化铜
从环境保护和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较好的方案是①(填序号)。
(2)要除去K2SO4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选用稀盐酸,原因是会生成 (填写具体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而引入新的杂质。
(3)要使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可选用适量的 。
(4)要除去氢气中的少量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气中仍含有的杂质是 。
1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①生铁 ②冰水混合物 ③纯碱 ④金刚石
14.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分别或经组合可进行多项常见化学实验。
(1)若需要配制500 g 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松籽浸种实验。配制该溶液时,必须用到图中仪器C和 (选填仪器字母代号),还需要图中没有的仪器
(2)粗盐中主要杂质为不溶物及少量的CaCl2和MgCl2。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要进行过滤操作,此操作除需要用到图中C、D仪器外,还需要图中没有的玻璃仪器: 和玻璃棒。过滤后,滤液中溶质除NaCl外,还有少量的 。
15.从海水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
其中,滤液一至滤液二之间需进行三步操作:
①操作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滤液中的Ca2+
②操作二:加入过量的X,除去滤液中的Mg2+
③操作三:加入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滤液中的SO
请回答:
(1)操作二中的物质X为 ,正确的操作顺序
为 (填序号),为最终获得精盐,操作①②③后还需增加的操作是 。
(2)滤液二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16.(2012·温州市实验中学质检)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锌和硫酸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方案,用来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锌晶体,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
(2)固体A的成分是 。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Cu+ZnSO4。
(4)步骤③中加入的B物质是 。
17.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学生
选用试剂
评价(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甲
HCl
乙
H2SO4
丙
Ba(OH)2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Na2CO3,写出A物质的俗称: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3)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 ;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的稀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Na2CO3,写出A物质的俗称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3)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 ;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的稀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