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人类与海洋 教学设计
课题 3.3 人类与海洋 单元 第三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以新课程标准提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采用通俗易懂的图片及视频欣赏形式,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地理,运用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实践活动。本节是对课标中海洋知识部分的拓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如何保护和利用海洋。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了解海洋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2、综合思维:能够列举两至三种海洋能为人类提供的资源。3、地理实践力:认识到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不当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 4、人地协调观:体会到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了解保护海洋的举措,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重点 1、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难点 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说一说,海洋有哪些美称?学生发言,图片展示师:天然的鱼仓资源的宝库盐类的故乡蓝色的油田娱乐的胜地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索海洋的魅力,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欣赏图片,进入情境,学生踊跃发言。 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
新课讲授 一、探索海洋的奥秘师: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从海洋中出现最原始的生命开始,到现在已有近30亿年的历史。海洋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图片展示丰富的海洋生物丰富的矿产资源盐类的故乡拓展延伸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很早以前,人类便使用十分简陋的工具开始了对海洋的探测。随着包括造船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的进步,海洋探索也进入了新的里程。1872年至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环球海洋考察,开启了近代海洋科学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在海洋生物利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深海采矿等多个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据现有的探测显示,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分布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公认的21世纪可替代能源之一。因此,保护海洋环境、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思考: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1.开发海洋矿产资源2.索取高蛋白食品3.利用水利(潮汐)发电4.开发海洋旅游资源5.淡化海水缓解水荒6.提供空间资源(填海造陆)二、保护海洋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系列难题的有效途径。到海洋寻找资源,利用海洋空间,已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社会都把发展的眼光投向海洋。共同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开发与保护,已成为当代的重要议题。图片展示海底油气田开采——海上石油平台拓展延伸:《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生效。公约对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海洋科学研究等17个部分作出了相关规定。它首次为合理管理海洋、保护海洋提供了通用的法律框架,并对当前全球的海洋权益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02年11月4日,为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这为有关当事国最终和平解决争议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海洋是地球上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然而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造成局部海域鱼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了危害。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染了,往往会扩散到周边海域,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思考:海洋环境正遭到哪些人为破坏?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又会产生哪些后果呢?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拓展延伸:赤潮赤潮是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在赤潮发生的海域中,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堵塞鱼鳃,甚至产生毒素,使得鱼类因窒息或中毒死亡。赤潮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大量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赤潮是世界性公害,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近年来,我国珠江口一带海域曾多次发生大面积的赤潮灾害,使水产养殖业和渔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尚缺少解决大面积赤潮问题的方法,因此,必须严格禁止向海洋超标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1.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实施定期休渔制度。2.加强立法管理,防止海洋污染。3.提高科学技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4.加大宣传,全民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读图,了解基础的知识点。学生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观点。阅读教材资料,总结观点。学生思考,小组交流阅读拓展资料,分析思考。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思考。踊跃发言。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养成读图思考的,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引导学生进入下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海洋污染带来的巨大危害,提醒学生注意保护海洋,保护环境。引导学生思考海洋污染的危害,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巩固。
课堂练习 “渔光互补”是指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下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A.提高渔业产量 B.提高太阳能发电率C.减少鱼塘蒸发量 D.不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黄土高原读我国海洋污染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在各种海洋污染物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A.农药化肥 B.生活污水,工业废水C.石油污染物 D.海岸垃圾4.我国每洋污染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A.大陆架采油 B.大气污染C.陆地污染物排放 D.过往船只污染202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南沙区人民政府驻永暑礁,管辖南沙群岛的岛屿及其海域。读“南海诸岛”图,回答下题:5. 南沙区最南端的岛屿是A.钓鱼岛 B.曾母暗沙C.黄岩岛 D.赤尾屿6.下列行为中,有利于保护南海生态环境的是A.休渔期间继续在禁渔区捕捞B.大规模开采海洋的石油、天然气C.加强海洋管理的执法力度D.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将污水排入海洋2019年12月17日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正式交付海军,“山东号”航母的服役,将极大提高解放军海军的战斗力,维护祖国海洋权益。据此回答下题。7.海南三亚某军港所在的海域是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8.我国海域面积辽阔,维护祖国利益不受侵犯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维护祖国海洋权益不受非法侵犯A.参与国防安全巡逻B.建议国家把我国的海域春封锁起来C.那是政府的事,中学生无需过问D.加强维护海洋权益的宣传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南海幅员辽阔,拥有300km2的浩瀚海域。在南海散布着大小200多个岛屿礁3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地处热带,动植物生长茂盛,种类多,数量大。而动植物死后容易分解,有利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现在已查明南海有丰富非石油和天然气,还有可燃冰。不仅如此,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器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台湾省、中国南海图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区(省级行政单位):A:________; 海峡:B:________(2)在祖国内地与香港的合作中,香港具有的优势是A.广阔的市场 B.资金、技术、管理经验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有丰富的自然资源(3)随着陆地自然资源曰益匮乏,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海洋资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你知道目前南海海域拥有的主要矿产资源是什么吗?(4)分析A河流汛期长、水量大的原因。(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据图描述台湾的海陆位置。参考答案:1. D 2.B 3.C 4.C 5.B 6.C 7.D 8.D 9.(1)香港 琼州海峡 (2)B(3)石油、天然气、稀有矿产等(4)此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雨季持续时间长,降水多(5)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课堂小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学生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理清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完成本节知识建构。
板书 人类与海洋探索海洋:丰富的海洋资源关注海洋: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保护海洋:海洋的保护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