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中考真题分类—地球上的水
1
水循环
3
物质的溶解
2
水的浮力
4
物质的分离
CONTENTS
目录
01
水循环
水循环
1.(2020 湖州-20)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过程。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1)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温度和 等因素有关。
(2)水体在陆地和海洋之间输送的环节主要是水汽输送和 。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径流
水循环
2.(2020 金丽-16)水的循环示意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序号②表示水循环中的 环节;
(2)下列三个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填字母)。
A.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B.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C.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水汽输送
C
水循环
3.(2020 温州-7)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B.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C.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B
水循环
4.(2020 绍兴-2)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C
水的浮力
02
水的浮力
(1)丁图中圆柱体所受浮力为 牛。
(2)换用饱和食盐水或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 的关系。
(3)要探究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1﹒(2019 台州-24)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
5
液体密度
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再测出圆柱体浸人水中时桶和排开水的总重。
水的浮力
2﹒(2019 绍兴-20)小敏对“物体在水中浸没前受到的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进行了研究。
(1)将一长方体金属块横放,部分体积浸人水中时,
在液面所对的烧杯壁作一标记线,读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甲(如图甲)为 牛;再把金属块竖放浸入
同一杯水中,当 时,读出弹资测力
计示数F乙 (如图乙)。比较发现F乙=F甲。小敏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2)图中两种状态时,金属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甲 p乙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
水面与标记线相平
小于
水的浮力
3﹒(2019 杭州-34)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克/厘米3、高度为10厘米、底面积为20厘米2的圆柱休放入底面积为50厘米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g取10牛/千克)
(1)当水加到2厘米时,求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
(2)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求圆柱体在液面上方和下方的长度之比。
(1)以圆柱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F支=G-F浮 =ρ物gV物-ρ水gV物=(ρ物h物-ρ水h物)gS柱
=(0.6×103kg/m3×0.1m-1×103kg/m3×0.02m)×10N/kg×20×10-4m2
=0.8N
∵容器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和圆柱体对容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F压=0.8N
水的浮力
(2)∵压力为0
∴容器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为0
∴F浮=G物
∴ρ水gh下S柱=ρ物gh物S柱
∴ ∴
水的浮力
4﹒(2019 宁波-30)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 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 (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
(2)当=140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漂浮
(3)解:物块M漂浮时F浮=G物=8N 此时,
F浮=ρ水gV排=ρ水gSha= 8N
所以,
h== 8cm
答:a的值为8。
水的浮力
(2)解:t=140s时,容器内的水重为:
G水=ρ水gV排
=1.0×103kg/m3×10N/kg×5×10-6m2/s×140s=7N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为: F=G物+G水= 8N+7N= I5N 答: t=140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为15牛顿。
水的浮力
5﹒(2019 湖州-14)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21cnkxtj2008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D.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
C
水的浮力
6.(2020 金丽-6)如图为金鱼吐出的某个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
上升过程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气泡密度和受 到浮力的变化
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密度和浮力都不变 B.密度和浮力都变大
C.密度变小,浮力不变 D.密度变小,浮力变大
D
水的浮力
7.(2020 台州-14)下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人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的阶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A
水的浮力
8.(2020 衢州-14)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C
物质的溶解
03
物质的溶解
1﹒(2019 温州-7)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D
物质的溶解
2﹒(2019 嘉舟-7)20℃时, 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C.溶液质量为100克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
C
物质的溶解
3﹒(2019 金丽-13)甲是 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D
物质的溶解
4﹒(2019 杭州-13)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D
物质的溶解
5﹒(2019 绍兴-29)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克。
(2)20℃时,将10克硝酸钾加入4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20.9
20%
物质的溶解
(3)方法一:设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
100克×10%+x=(100克+x)×25% x=20克
答:可向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
方法二: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
100克×10%=(100克-y)×25% y=60克
答:可蒸发60克水
物质的溶解
6.(2020 金丽-10)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1cnkxtj2008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溶液的质量
一定不变
D.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
物质的溶解
7.(2020 嘉舟-4)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D
8.(2020 衢州-9)一杯热硝酸钾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如图所示。忽略水的蒸发,下列关于硝酸钾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D.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物质的溶解
物质的溶解
9.(2020 杭州-13)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21cnkxtj2008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⑦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D
物质的溶解
10.(2019 绍兴-22)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1℃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 (选填“甲”或“乙”)。
(3)t2℃时,将10克A固体放入4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温度(℃) t1 t2 t3
物质A(克) 36.0 36.2 37.3
物质B(克) 31.6 36.2 110.0
物质C(克) 0.165 0.135 0.076
t2
甲
20%
物质的分离
04
物质的分离
1.(2020 温州-5)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C
物质的分离
2.(2020 台州-17)台州甘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蔗制糖的部分环节为:清洗甘蔗→压榨甘蔗→分离渣汁→蒸发浓缩→……21cnkxtj2008
(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
(2)渣汁的分离与图中的 (选填“A”、“B”或“C”)实验原理相同。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怎么变化 。
物理变化
B
变大(或“先变大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