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1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单元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1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单元测试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0 07: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主要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这一性质的是( )。
A.驾驶员通过汽车的后视镜观察车后情况
B.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种色光
C.排队的时候,老师会从前面或后面看队伍是否站齐了
2.家里蒸馒头时,需要在面团中加进一种微生物来进行发酵,这种微生物是( )。
A.霉菌 B.酵母菌 C.红曲霉菌 D.黄曲霉菌
3.石棉瓦在蒸发实验中的作用是( )。
A.支撑 B.盛放物体 C.使物体受热均匀
4.在实验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我们通常用( )进行染色。
A.红墨水 B.碘酒 C.蓝墨水
5.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上可能会出现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的( )。
A.大肠杆菌 B.病毒 C.细菌 D.霉菌
6.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 B.祖冲之 C.沈括
7.小科的爷爷觉得使用放大镜不方便,想配一副眼镜,小科会帮助爷爷选什么样的眼镜?( )
A.近视眼镜 B.老花眼镜 C.平面玻璃镜
8.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 )。
A.大 B.小 C.一样
9.用圆形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 )。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没有变化
二、填空题
10.2021年12月9日下午,我国三位宇航员在“天宫”授课,太空教师王亚平做了一个水球,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选填:正立、倒立)的人像;然后王老师在水球中间打入空气,水球中出现了一个空气球,我们看到了王亚平老师________个像。水球相当于放大镜,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_______,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我们用它去观察蝴蝶的足,能看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比如看到足上有很多毛。
11.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12.小科发现标本的图像出现在右下方,要把它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向________移动载玻片,移动载玻片的过程中,小科发现视野内画面忽然变暗了,此时他可能碰到了________,要想重新获得明亮的像,需要重新________。
13.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 )。
14.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概括为五步:( )、( )、( )、( )、( )。
三、判断题
15.在日常生活中,发霉的馒头、米饭、蔬菜、水果等,都不能再食用。( )
16.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就可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它的表皮细胞了。( )
17.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是无限的。( )
18.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四、简答题
19.结合本课探究的过程,说说你对“工具”和“技术”的看法?
20.先写出测力计上显示的力,再写出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至少写出3点)。
五、综合题
为了加快水的蒸发,科学探究小组打算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小兰觉得要用火焰最外面的部分去加热,小红认为用火焰最里面的那层加热速度更快。
21.据下图可知,小兰认为________温度高,小红认为________温度高。(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22.该学习小组准备了一根细细的小木棒,用钳子夹住放在火焰上。过了一会儿,拿出木棒,现象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说明( )温度最高。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2.B3.C4.B5.D6.A7.B8.B9.B10. 倒立 两个 中间厚边缘薄11.达尔文12. 右下方 反光镜 对光13.视野14. 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15.√16.×17.×18.×19.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具优劣不同。技术常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工具是为劳动而生,使工作更轻松、方便、省力。技术和工具都在更新、进步。20.1.8牛顿。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21. 外焰 焰心 22.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