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把盐放到水里 同步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一、填空题
1.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___________不同。
2.盐溶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___________。温度越低,溶解越___________。
3.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将水中的不溶物分离出来,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将水中的溶解物分离出来。
4.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5.搅拌可以使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___________。
6.两杯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把两份相同质量的糖同时倒入两杯水中,___________杯中的糖溶解得比较快。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___________加速糖溶解。
二、选择题
7.如果将土壤中的沙粒、厨房中的食盐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进行搅拌。能够在水中溶解的是( )。
A.沙粒 B.食盐
8.要分离大米中的稻壳,用( )方法比较合适。
A.过滤 B.筛子筛 C.风力吹
9.像盐、白砂糖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我们称作( )。
A.溶化 B.溶解 C.消失
10.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食盐,我们可以用下列( )方法使杯底的食盐溶解掉。
A.给水加热 B.不断搅拌 C.静置一会,让它沉淀
11.分离白糖和沙子的方法是( )。
A.直接加热 B.用水溶解后再过滤 C.网筛
12.比较食盐和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同样多的水做实验
B.在前面放入的食盐全部溶解后,再往水中放食盐
C.实验过程中,倒掉了一些溶解了糖的水继续实验
13.你观察到( ),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A.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 B.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 C.水的颜色变化了
14.做“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小小先加入了15份2克的食盐,然后又加了6份1克食盐后,水中出现了不能溶解的食盐,则应记录溶解了( )食盐。
A.36克 B.35—36克 C.35克 D.35.5克
15.在生活中,下列的( )不能溶解在水里。
A.味精 B.盐 C.沙子
16.下列哪组混合物可以采用“先溶解后蒸发”的方法来分离?( )
A.大米和稻壳 B.木屑和铁屑 C.红糖和沙子
三、判断题
17.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继续溶解。( )
18.溶解在水中的盐可以用蒸发的方式分离出来。( )
19.在热水中放入食盐,一定不能完全溶解。( )
20.想要将混合的铁屑和木屑分离开,我们只能借助磁铁。( )
21.100ml水中可以溶解的盐和糖是一样多的。 ( )
22.将食盐放到水中,慢慢地便看不见了,是因为食盐消失了,不在水里了。( )
23.食盐、白糖、面粉都能溶解于水。( )
四、简答题
24.当我们把红糖放入水中,糖就慢慢溶解了,糖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提出一些假设。(至少2条)
五、实验题
25.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问题: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实验设计:
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
同时往两杯水中放入_________质量的盐。
观察、比较那个杯子里的盐溶解得快。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26.阅读小资料:山西运城盐湖是中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4000多年前,先祖们就在这里捞采天然结晶的食盐。但捞采的是“粗盐”不能直接食用,因为粗盐中含有泥沙等杂质。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才能上到餐桌。请回答:
①“天然结晶”就是通过______的曝晒,盐池中的湖水蒸发,结晶成盐。
②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的方法分离“粗盐”中的沙子。
③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分离混合物。周日,小晨准备帮妈妈熬小米粥,调皮的妹妹不小心把小米、绿豆、面粉混在了一起。小晨首先用________把面粉分离出来,再用_______把绿豆分离出来。又经过______把小米中的空壳和土粒分离出来。小晨的做法得到了妈妈的赞扬。
A.淘一淘 B.小孔网筛 C.大孔网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溶解量
快 慢
过滤 蒸发
温度 是否搅拌 颗粒大小
加快
热水 搅拌
B
C
B
A
B
C
B
C
C
C
√
√1
×2
×
×
×
×
假设1:红糖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的越快;温度越低,溶的越慢。
假设2:红糖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搅拌越快,溶解的越快;搅拌越慢,溶解的越慢。
假设3:红糖溶解的快慢与红糖的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的越快;颗粒越大,溶解的越慢。
相同 盐在水中溶解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阳光 过滤 B C 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