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全优卷(B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全优卷(B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9 15:14: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全优卷(B卷)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 年湖北恩施) 1987 年, 联合国把 6 月 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陈化成吴淞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左宝贵平壤御敌
2.(2022 年江苏连云港) 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 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
A. 祖冲之 B. 李清照 C. 曹雪芹 D. 林则徐
3.(2022 年甘肃平凉) 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中写道:“I841—1842 年的远征军在1841 年 8 月 21 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22 年辽宁营口) 鸦片战争结束后, 英国为了谋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 使其利益“最大化”, 强迫清政府签订(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5.(2022 年黑龙江牡丹江、 鸡西)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 该卡片的主题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维护国家主权 C. 推动经济发展 D. 加强文化交流
6.(2022 年四川德阳) 下图是 2018 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纪念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 )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7.(2022 年河南) 鸦片战争后, 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 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 誓灭英夷”的口号。 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8.(2022 年广东) 上海开埠后不久, 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 买办、 船民、 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 这反映出, 当时上海( )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C.实践《资政新篇》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9.(2022 年天津)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0.(2022 年四川乐山) 1842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严重损害
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 2100 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1.(2022 年四川眉山) 1854 年, 英、 美、 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提出: “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 自由贸易, “往来无碍”, “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 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等。 这些要求旨在(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12.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 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13.(2022 年山东东营) 1856 年 10 月, 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 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华权益
B. 目的: 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 借口: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 虎门销烟
D. 影响: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2022 年黑龙江绥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沙俄
15.(2022 年黑龙江) “天父天兄手段高, 打得清兵四处跑, 拿下南京立天国, 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
A. 陈胜、 吴广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李自成起义 D. 黄巾起义
16.(2022 年黑龙江齐齐哈尔) 太平天国运动将衣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17.(2021 年江苏镇江) 如图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 这部文献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8.(2021 年山东临沂) 如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 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 拯救百姓。 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 )
A. 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B. 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C.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并积极传教
D. 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
19.(2021 年内蒙古通辽) 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 中国反应之所以迟钝, 是由于中国社会在 19 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 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 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 主要是指( )
A. 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 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 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20.(2021 年江苏盐城) 1861 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 要雨果歌颂他们。 他认为, “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 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 材料中所谓的“荣耀” , 表现为( )
A. 割占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掀起瓜分狂潮 D. 索银 4. 5 亿两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23分,第22题21分,第23题16分,共60分)
21.(23分)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6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6分)
材料三 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3)根据材料三,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8分)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3分)
22.(21分)中国近代历史是伴随着血与火、侵略与反侵略进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被什么事件打破的?
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材料一中马克思所说的“新鲜空气”指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材料二 从 1840 年开始, 在炮口的逼迫下, 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 随后的一百余年里, 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 地剥夺榨取、 管束控制中国, 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 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问哪一西方列强在 1840 年将炮口对向中国? 该国通过一条约“合法” 侵占了我国的什么岛?(4分)
材料三 当我们走进行宫的时候,火声“啪啪”地响着,很使人震惊,并且穿过重重的烟雾,太阳照耀中天,使一些花草树木,都带了一种憔悴的病色,殷红的火焰,映在放火的军人们的面庞上,使他们看起来仿佛恶魔一样,虽是毁坏他们所不能恢复的东西,却洋洋自得的,觉得很是光荣。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期间?(4分)
材料四 马克思说:“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一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4)材料四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五 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因《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为割地赔款而获得安宁,相反,侵略者得寸进尺。皇家园林被毁、大片领土被割占,中国仍处在劫难之中……
(5)看完材料四,你有何感想?(3分)
2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和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文件内容为什么没有实现?它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图二文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没有付诸实践?(8分)
材料三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清朝的统治基础还是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上,在“反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薄、李鸿章甚至袁世凯都是受益者,这些“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成为“领导者”。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的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仆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
(3)根据材料三,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全优卷(B卷)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 年湖北恩施) 1987 年, 联合国把 6 月 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陈化成吴淞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左宝贵平壤御敌
【答案】 A
【解析】 1839 年 6 月 3 日, 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 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前后用了 23 天, 销毁鸦片110 多万千克。 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振奋了民族精神, 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987 年, 联合国决定将 6 月 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国际禁毒日”的设立与虎门销烟有关, A 项正确; 陈化成吴淞抗英与题干无关, 排除 B 项;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左宗棠收复新疆, 排除 C 项;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左宝贵平壤御敌, 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2.(2022 年江苏连云港) 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 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
A. 祖冲之 B. 李清照 C. 曹雪芹 D. 林则徐
【答案】 D
【解析】 表格中戚继光是抗倭英雄,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他研究的主题, 因此, 林则徐可以入选。 1839 年 6 月 , 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D 项正确; 祖冲之是古代数学家, 排除 A 项; 李清照是南宋的词人, 排除 C 项; 曹雪芹是小说家, 排除 C 项。 故选 D 项。
3.(2022 年甘肃平凉) 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中写道:“I841—1842 年的远征军在1841 年 8 月 21 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 英国派远征军入侵中国, A 项正确;1856 年,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 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900 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排除 BCD 项。 故选 A 项。
4.(2022 年辽宁营口) 鸦片战争结束后, 英国为了谋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 使其利益“最大化”, 强迫清政府签订(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 签订, 英国谋求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 B 项正确; 《虎门条约》 提出片面最惠国待遇, 排除 A 项; 《黄埔条约》 是与法国签订的, 《望厦条约》 是与美国签订的, 排除 CD 项。 故选 B 项。
5.(2022 年四川德阳) 下图是 2018 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纪念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 )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 他抗击的侵略者是英军, 不是英法联军、 日军和八国联军, A 项正确, 排除 BCD 项。 故选 A 项。
6.(2022 年黑龙江牡丹江、 鸡西)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 该卡片的主题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维护国家主权 C. 推动经济发展 D. 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 “台湾者, 中国之土地也, 久为贵国所踞, 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体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 “罗刹扰我黑龙江、 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 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指的是康熙帝时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入侵我国黑龙江的沙俄侵略军, “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之理”体现的是林则徐禁烟, 以上都是维护国家主权之举, B 项正确; 题干名句所指事件均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 推动经济发展、 加强文化交流, 排除 ACD 项。 故选 B 项。
7.(2022 年河南) 鸦片战争后, 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 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 誓灭英夷”的口号。 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后, 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可知反映的是英国的侵略, 题干“不共戴天, 誓灭英夷”反映反抗英国的决心, B 项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对清政府失望, 反帝救国的信息, 排除 AD项;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 康梁等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排除 C 项。 故选 B 项。
8.(2022 年广东) 上海开埠后不久, 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 买办、 船民、 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 这反映出, 当时上海( )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答案】 A
【解析】 1842 年, 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由材料“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 买办、 船民、 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可知, 上海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排除 B 项; 鸦片战争以来, 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 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排除 B 项; 上海是通商口岸, 并非太平天国控制的地盘, 没有实践《资政新篇》, 排除 C 项; 材料没有反映上海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9.(2022 年天津)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并结合所学可知, D 项是作者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属于历史解释, D 项正确; ABC 项属于历史史实的陈述, 属于历史叙述,排除 ABC 项。 故选 D 项。
10.(2022 年四川乐山) 1842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严重损害
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 2100 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知识,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割香港岛给英国, A 项正确; BCD 都是《南京条约》 内容, 与题意要求的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无关, 排除 BCD 项。 故选 A 项。
11.(2022 年四川眉山) 1854 年, 英、 美、 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提出: “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 自由贸易, “往来无碍”, “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 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等。 这些要求旨在(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答案】 C
【解析】 根据“1854 年, 英、 美、 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些要求旨在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C 项正确; 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不是提出修约要求的目的, 排除 A 项; 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不是修约的目的, 排除 B 项; 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不是修约的主要目的, 排除 D 项。 故选 C 项。
12.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 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答案】 A
【解析】 依据表格时间“1858-1860 年”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A 项正确; 戊戌变法是19 世纪末期, 排除 B 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 1900 年爆发, 排除 C 项; 辛亥革命是 1911年, 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13.(2022 年山东东营) 1856 年 10 月, 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 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华权益
B. 目的: 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 借口: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 虎门销烟
D. 影响: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 A
【解析】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英、 法两国在俄、 美两国的支持下, 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 于 1856 年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A 项正确; 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 排除 B 项;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排除 C 项;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辛丑条约》 的后果, 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14.(2022 年黑龙江绥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沙俄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趁火打劫,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不费一兵一卒,共割占中国东北、 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项正确; 排除 ABC 项。 故选 D 项。
15.(2022 年黑龙江) “天父天兄手段高, 打得清兵四处跑, 拿下南京立天国, 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
A. 陈胜、 吴广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李自成起义 D. 黄巾起义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天父天兄手段高, 打得清兵四处跑, 拿下南京立天国, 旗开得胜万民笑……”, 再结合所学可知, 这是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称“天王”, 1853 年攻占南京, 将南京改名为天京, 作为都城, B 项正确; 陈胜、 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 排除 A 项; 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 排除 C 项; 黄巾起义, 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 排除 D 项。 故选 B 项。
16.(2022 年黑龙江齐齐哈尔) 太平天国运动将衣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 1851 年, 洪秀全在广西组织发动金田起义, 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爆发, 洪秀全称天王, 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导人, A 项正确; 黄兴、 秋瑾、 徐锡麟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代表人物, 排除 BCD 项。 故选 A 项。
17.(2021 年江苏镇江) 如图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 这部文献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由图片信息“太平天国、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结合所学, 1853 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可知, A 符合题意。 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中国土地法大纲》 颁布于解放战争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颁布于新中国成立后, 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8.(2021 年山东临沂) 如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 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 拯救百姓。 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 )
A. 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B. 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C.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并积极传教
D. 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由图片“金田起义” 可知, 武装起义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ABC 都是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的背景。 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发生在金田起义之后, 永安建制不是金田起义爆发的背景。 故选 D。
19.(2021 年内蒙古通辽) 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 中国反应之所以迟钝, 是由于中国社会在 19 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 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 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 主要是指( )
A. 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 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 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根据“由于中国社会在 19 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 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ACD 选项的内容不是发生 19 世中叶。 在 1851 年 1月 11 日,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 故选 B。
20.(2021 年江苏盐城) 1861 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 要雨果歌颂他们。 他认为, “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 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 材料中所谓的“荣耀” , 表现为( )
A. 割占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掀起瓜分狂潮 D. 索银 4. 5 亿两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依据题干“1861” “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 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 结合所学可知, 材料中所谓的“荣耀” 是指火烧圆明园。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 1856 年 10 月 , 英法联军为主凶, 美俄两国为帮凶, 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 年 10 月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闯进圆明园, 疯狂抢掠园中珍宝, 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 十二生肖兽首丢失, 为了掩人耳目, 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故选 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23分,第22题21分,第23题16分,共60分)
21.(23分)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6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6分)
材料三 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3)根据材料三,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8分)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3分)
【答案】(1)危害: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加深,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事件:虎门销烟。领导者:林则徐。评价: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3)影响: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银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原因:鸦片战争以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解析】(1)根据材料“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提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要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散煎,君知火筋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鹅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包括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渐到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推我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鸦片走私,林则徐受命担任饮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
(2)材料反映的是虎门销,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林则徐,林则徐是当之无的民族英雄。
(3)根据材料“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库、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包括制香港鸟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根据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通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朵一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跨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鹏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而说“这场战争(鹏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2.(21分)中国近代历史是伴随着血与火、侵略与反侵略进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被什么事件打破的?
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材料一中马克思所说的“新鲜空气”指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材料二 从 1840 年开始, 在炮口的逼迫下, 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 随后的一百余年里, 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 地剥夺榨取、 管束控制中国, 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 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问哪一西方列强在 1840 年将炮口对向中国? 该国通过一条约“合法” 侵占了我国的什么岛?(4分)
材料三 当我们走进行宫的时候,火声“啪啪”地响着,很使人震惊,并且穿过重重的烟雾,太阳照耀中天,使一些花草树木,都带了一种憔悴的病色,殷红的火焰,映在放火的军人们的面庞上,使他们看起来仿佛恶魔一样,虽是毁坏他们所不能恢复的东西,却洋洋自得的,觉得很是光荣。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期间?(4分)
材料四 马克思说:“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一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4)材料四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五 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因《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为割地赔款而获得安宁,相反,侵略者得寸进尺。皇家园林被毁、大片领土被割占,中国仍处在劫难之中……
(5)看完材料四,你有何感想?(3分)
【答案】(1)事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新鲜空气”:西方思想文化。变化:中国开始(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英国、 香港岛。(3)事件:火烧圆明园。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4)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5)感想: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等”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处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因此中国当时是封建制度.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越来越闭塞,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材料中“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指的是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最终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关税等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导致清政府“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原因主要是对外政策上的闭关锁国.“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指的是鸦片战争清朝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新鲜空气”:西方思想文化。变化:中国开始(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方列强英国在 1840 年将炮口对向中国, 发动了鸦片战争, 该国通过《南京条约》 “合法” 侵占了香港岛。(3)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4)主要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所以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5)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和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文件内容为什么没有实现?它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图二文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没有付诸实践?(8分)
材料三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清朝的统治基础还是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上,在“反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薄、李鸿章甚至袁世凯都是受益者,这些“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成为“领导者”。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的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仆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
(3)根据材料三,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4分)
【答案】(1)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2)原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历史作用:《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特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原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3)历史影响:严重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壮大了汉族地主的力量(或:“汉族精英”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推动了后世的反清斗争。(回答出两个方面,意思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贴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的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图一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历史作用是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第二小问:图二文件在内容上的特点是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3)根据材料三“太平天国运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仆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的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严重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壮大了汉族地主的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