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埭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自主学习单(13) 2013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3
【学习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我自学】
1、溶液中根据溶质的多少可以把溶液分为 溶液和 溶液。
2、溶液的浓稀只是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那我们常用 的质量分数来 表示溶液的浓度。
3、溶液中溶液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5、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g甘油溶解在100g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6、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
溶质质量/g 溶剂(水)质量/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20 80
7、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该如何操作
阅读P30页活动
a、归纳配制溶液的步骤: 、 、
b、所需仪器:
溶解:____;____
(3)如果配置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如果配置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我展示】
1.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我们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表示每______份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含______份质量的氯化钠、______份质量的水。
3、现有10℃时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钠溶液500g,从溶液中取出50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其中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含溶剂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
4、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100g水中溶解了10g 食盐 B、100g 食盐溶液中含有10g 食盐
C、 食盐与溶液质量之比是1:10 D、将10g 食盐溶于90g水中所得溶液
5、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400g,需用CuSO4_________g,需水________g。
【我检测】
1、从一瓶生理盐水中倒出一半溶液,那么剩下的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确定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
氯化钠 g,水 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4.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和__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我拓展】
1、不断地加热一杯不饱和食盐水到它变成饱和食盐水,蒸发其中的溶剂,该溶液中各量是如何变化的?完成下表,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蒸发溶剂
2、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3、某一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2克,把它蒸干后,得到食盐3.2克。计算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称:____;____
量:____;____
称量
①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推导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溶质质量分数)
质量和体积换算公式: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密度(m=ρV)林埭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自主学习单(14) 2013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4
【学习目标】
1、 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 理解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m(浓)×a%(浓)=[m(浓)+m(水)] ×a%(稀)
【我自学】
1、向80g20%的溶液中,再加入20g水,充分混合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A 20% B 18% C 14% D 16%
2、在上题目中加水后,溶液中各量的变化关系是: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加水后
3、溶液中加入溶剂后,溶液浓度 (“变大”“变小”或“不变”),溶液中 (填“溶液”“溶质”或“溶剂”)的质量不变。
4、某溶液的密度是1.2g/cm3,实验测得每100ml该溶液中含溶质24g,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如配制50 k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各多少Kg
6、把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水多少克?
【我展示】
知识点:溶液稀释的计算
增加溶液浓度的方法: 、
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 的质量不变,可用计算式表示:
1、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来使用,需加水多少克?
2、配制1070克10%的稀 3、配制1000毫升10%的稀硫 硫酸溶液需纯硫酸多少克? 酸溶液需纯硫酸多少克?
4、若配制1000毫升10%的稀 5、配制1000毫升10%的稀硫酸
硫酸溶液需98%浓硫酸多少克? 溶液需98%浓硫酸多少毫升?
【我检测】
1、配制90g10%的NaNO3溶液后,向其中加入10gNaNO3搅拌至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NO3质量分数是( )
A.19% B.10% C.9% D.无法计算
2、配制2000g20%的稀硫酸用以除锈,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克?
3、为了给水果消毒,某同学要把30g15%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成0.3%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我拓展】
1、浓度为10%的食盐溶液100克,将其浓度增加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10克食盐固体 B.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C.加入100克10%的食盐溶液 D.把水蒸发掉50克
2、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现欲配制50g5%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2)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3)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
A.取水时俯视读数 B.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了
C.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中有少量1%的氯化钠溶液
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中时,有部分氯化钠固体散落在实验桌上.
1、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25毫升(密度为1.84克/厘米3),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60克/厘米3),需加水多少毫升?
2、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
察瓶上的标签(如右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克,其中含溶质_____克
(2)他将这100毫升浓硫酸与500毫升水均匀
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林埭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自主学习单(11) 2013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溶解能力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还跟温度有关
2、以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水中溶解为例,确认物质溶解时可能放出热量,也可能吸收热量
3、通过探究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我自学】
1、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1)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够溶解的蔗糖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2)在同样多的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中,哪杯能溶解的蔗糖要多?
2、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物质的
3、书P25活动1:将一药匙蔗糖放入20毫升水的烧杯中,并进行搅拌,你估测能看到的现象是 ,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估测可看到的现象是
活动说明:
4、若将活动1中蔗糖没有完全溶解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蔗糖能继续溶解吗?
说明:
5、若要活动1中没有完全溶解的蔗糖溶解,除加热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吗?
6、若在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一只放入高锰酸钾,另一只放入等量的泥沙,你会发现这些物质是否都能溶解于水中。高锰酸钾 、泥沙
说明:
7、洗碗的时候我们发现:油污很难在水中溶解,而易溶于 中,
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 有关。
8、将雪碧倒在杯子中,我们会看到雪碧中会冒出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
喝了雪碧后,我们会打嗝,这又是为什么呢?
9、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硝烟的故事,其实林则徐并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将鸦片放入水中,然后在水中投入大量的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
热量。
【我展示】
1、在室温下,将蔗糖放在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发现溶液的底部有少量的蔗糖晶体未溶解,这说明了 ;然后加热,又观察到底部蔗糖晶体的量会 (“增加”或“减少”),这说明了
2、在菜汤里放一些酱油和麻油,搅拌一下,发现麻油总是浮在汤的上面,而酱油并不会只集中在某些地方,这说明
3、过年时,桌面上常粘有油脂,有经验的妇女会先倒点酒精,然后再用抹布去擦,很容易把油脂擦去,而用水很难把油脂擦去,这说明
4、物质在溶解时,有的温度 (“升高”“降低”或“不变”),要 (“吸收”或“放出”)热量,如硝酸铵等物质溶解在水中。有的温度 (“升高”“降低”或“不变”),要 (“吸收”或“放出”)热量,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物质溶解在水中。
5、小李在暑假跟妈妈学炒菜,一天在煮汤时,小李同时给汤中加入了食盐、味精、糖、黄酒和米醋等调料,结果这些调料都分散到汤里了,小李明白了水里 (“能”或“不能”)同时溶解多种物质。
6、取少量下列家庭常见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
A、食醋 B、蔗糖 C、金龙鱼食用调和油 D、酱油
【我检测】
1、在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蔗糖很快溶解;再向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有部分蔗糖不再溶解。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无限的 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也越多
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数量是有限的 D、在20毫升的水中,不能溶解一药匙蔗糖
2、手上沾了机油,常用煤油或汽油来洗,是因为( )
A、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溶解溶解能力不同
B、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C、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液体中溶解能力不同
D、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3、下列哪种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会上升( )
A、蔗糖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硝酸铵
4、关于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溶解总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物质溶解总要向外界放出热量
C、物质溶解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冬天,装蜂蜜的瓶子里常常析出白色葡萄糖晶体,该现象表明葡萄糖的溶解性随温度降低而 (填“增强”或“减弱”)
【我拓展】
1、在100克水中加入M克的食盐,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A、一定等于(100+M)克 B、可能大于(100+M)克
C、一定小于(100+M)克 D、可能小于(100+M)克
2、小明倒了一杯烫的白开水,因太烫不能,他就在开水里溶解了一些白糖,发现此时的开水已经凉了许多。试推测,白糖溶于水时( )
A、可能放出热 B、可能吸收热 C、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D、肯定放出热
3、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向盛水的试管中慢慢注入3毫升浓硫酸,此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的变化是(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热量)( )
A、液面A高于液面B B、液面B高于液面A
C、无变化 D、A、B液面同时升高
4、某同学做“比较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他对实验提出的下列要求中,多余的是( )
A、取质量相同的蔗糖和食盐 B、取质量相同的两杯水
C、两杯水的温度应当相同 D、蔗糖和食盐放入水中后都不能进行搅拌林埭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自主学习单(12) 2013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2
【学习目标】
1、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
2、 了解溶解度的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
3、 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我自学】
1、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
2、书本P25活动,蔗糖在水中溶解实验,加入过量的蔗糖,蔗糖 (“能”或“不能”)完全溶解,可以用 方法或 方法使没有溶解的蔗糖继续溶解。
3、那么在题目1中的一定的条件指的是 和
4、什么是饱和溶液?
5、什么是不饱和溶液?
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什么?
7、动脑筋:如何用实验证明两瓶溶液中,一瓶是饱和溶液?而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
8、如何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你的方法是 (方法越多越赞)
9、在溶液配制过程中,有的溶液溶有较多的溶质,称为 ;有的溶液溶有较少的溶质,称为 。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别是什么?
10、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常用 来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即在一定的 下,某物质在 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1、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 大于10克 1-10克 0.01-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说明: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时相对的。自然界没有绝对不。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
说说书本P28页表1-6中哪些是易溶物质
哪些是微溶物质
12、看书本P29页表1-7,得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
13、看书本P29页表1-8,得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
【我展示】
1、下列方法中,可用来检验某种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A.蒸发水分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入溶质
2、在两支装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克蔗糖和0.2克熟石灰,振荡后,静置片刻,可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3、在一定的 下,不能继续溶解 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 的溶液称为 溶液。
4、判断题(若错误,写出理由)
1)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 )理由
2)100克水中溶解了36克食盐刚好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 )理由
3)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铵,则20℃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 ( )理由
4)在30℃时,100克水中加入40克氯化钾后达到饱和溶液,则3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克 ( )理由
5、如何使硫酸铜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写出几种方法)
【我检测】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表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B.100克水溶解了36克食盐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C.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D.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36克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3、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还是饱和的
D、某溶液冷却到一定温度,能析出晶体,就可证明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4、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 )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我拓展】
1、对于同一种溶质和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填“一定”或“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又是饱和溶液
B、不改变溶剂的量,饱和溶液不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C、浓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多,这时的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
D、只要降低不饱和溶液的温度,则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3、实验室现有相同体积且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你能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它们区别出来吗?请设计你的实验方案 (方法越多越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