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综合训练题
选择题
1.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C.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D.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2.2017年是红军长征开始83周年。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 )
A. 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B.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
A. 黄埔学生军 B. 蒋介石第一军 C.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 吴佩孚的军队
4.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的是( )
A. 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C.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 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5.毛泽东是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放弃了靠“工人阶级进行革命,从而夺取大城市”这一马克思主义原则,创新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最早的实践是( )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C. 井冈山会师 D. 长征
6.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
A. 北伐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红军长征 D.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选择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的一组是( )
A. 虎门销烟遗迹——圆明园遗址——威海卫战役纪念馆
B. 大沽炮台遗址——天津义和团遗迹——武昌起义纪念馆
C. 詹天佑故居——张謇故居——徐悲鸿故居
D.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革命圣地延安
8.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直接原因( )
A.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粹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 抗日战争爆发,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C. 为了实现红军大会师,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D. 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9. 右图这栋建筑能够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的原因是( )
A.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D. 洗刷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
10.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吴起镇会师 D. 会宁会师
11.(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末)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2.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它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13.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闽西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14.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古田会议 B.红军长征 C.井冈山会师 D.转战陕北
15.在党的某次会议上,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6、2004年2月8日 ,江泽民来到广东省肇庆市阅江楼,参观了《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后,欣然题词“北伐先锋,永垂青史”。题字赞颂的是北伐战争时攻克武昌、消灭吴佩孚的一位名将。这位北伐将领是( )
A.周恩来 B.蒋介石 C.叶挺 D.孙中山
17、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18、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一年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是( )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19.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A.长征是红军不得已的战略转移 B.长征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企图
C.长征保存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按形成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长征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延安精神”④“红船精神”
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非选择题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2)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你认为长征途中,我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事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22.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
材料一:如图是我校八年级一班历史老师给同学们推荐的两个旅游地点:
材料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学校组织共青团开展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冬季户外活动。
(1)图一描绘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图二描绘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井冈山,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以什么地方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的建立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下面是为本次活动设计的旅游路线,①②③处不慎被污损,请根据提示在方框内填上正确的地名,将路线补充完整。
(4)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发展红色旅游有何重要意义?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痛苦的记忆:蒙受屈辱的历史见证】
材料一:如下图
(1)图1和图2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与图1对比,图2中列强侵华有何变化?
材料二: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充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某不平等条约第七条
(2)材料中所说的地方在北京的哪条胡同?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强在这条胡同里取得了哪些特权(一点即可)?
【不屈的抗争:逐渐觉醒的民族意识】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3)林则徐领导的哪一抗争活动充分体现了材料中的这一精神?
材料四: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几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觉醒”?
材料五: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毛泽东也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
(5)材料中,国共两党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举例说明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是如何践行这一认识的?
【自信的重塑:永不停歇的探索足迹】
材料六:一种之所以强,一群之所以立……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
——严复
材料七: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6)依据材料六,严复认为文明强弱的关键是什么?
(7)结合所学知识,严复认为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改造中华文明?他的政治主张属于材料七中的哪一层面?并举出在另外两个层面,中国分别通过哪一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材料八: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8)“中国革命新道路”指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
(9)通过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你获得哪些感悟?
24.“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二:这次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材料三: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中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并说说中国共产党探索出这条革命新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答出一点即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材料三中的“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答案
1-5BDCCB 6-10CDABB 11-15CBBBC 16-20CAACD
21、(1)以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等为代表的错误指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3)遵义会议。因为遵义会议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因此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点拨: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三大主力会师后,长征胜利结束。
22、(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井冈山;从此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3)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会宁会师
(4)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3、(1)图1《南京条约》 图2《马关条约》
变化: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东交民巷 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一点即可)
(3)虎门销烟(或鸦片战争初期抗击英军)
(4)全民族的行动
(5)认识: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战。史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民力、民智、民德
(7)变法图强属于制度层面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精神层面: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等
(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答井冈山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一点即可)
(9)如:落后就挨打、中国人民勇于探索,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等(一点即可)
24、(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足国情、创新(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遵义会议;毛泽东。
(3)长征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