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补充作业1(2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补充作业1(2份)(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9 16:23: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补充作业2
------质量的测量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同一物体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kg棉花比1kg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答案】B
【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属性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详解】A、水结冰后,状态发生变化,但所含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错误;
同一物体在北京、在上海,位置变化、质量不变,故B正确;
C、1kg的棉花与1kg的铁块质量相同,故C错误;
将铁块压成铁饼,形状改变、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小明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当他向右盘添加一个10g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右,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B.将10g砝码取下,换上5g砝码
C.移动游码 D.继续向右盘添加5g砝码
【答案】B
【解析】在称量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指针向哪侧偏,说明哪侧的物体质量重,故只能靠增加或减少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平衡螺母,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需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分析】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平衡螺母,在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需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详解】称量过程中出现指针右偏的情况,说明砝码质量太大,则应更换质量较小的砝码,即将10g的砝码取下来换上5g的砝码。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答案】B
【解析】(1)对天平不平衡时的处理,在调节过程中要依靠调平衡螺母,在称量过程中则要靠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当然,我们还要根据具体偏转的方向来确定;
(2)对于天平来说,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
(3)天平在使用时不能超过最大量程;
(4)天平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②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药品时,要注意称量一般药品时,要在左右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如果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否则会把托盘腐蚀,造成称量的误差;③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④天平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横梁达到平衡。
【分析】天平是物理学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属于精密的测量仪器,它的调节与使用都有特定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
【详解】A. 使用天平时,称量前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A错误;
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故B正确;
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故C错误;
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故D错误。
故选:B
4.某一同学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1g及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其读数为13.5g。那么,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A.14g B.13.5g C.13g D.12.5g
【答案】D
【解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
【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误差分析、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详解】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某一同学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1g及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其读数为13.5g,则他用的是13g的砝码和0.5g的游码;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该物体的实际质量=13g-0.5g=12-0.5g=12.5g。
故选:D
5.小科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他用了50g、20g、5g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A.73.0g B.77.0g C.77.2g D.72.5g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天平平衡的实质为m左=m右+m游,而现在物体被放在了右盘,所以它的质量应该是m右=m左-m游=50g+20g+5g-2g=73g。
故选:A
6.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
① ▲ ;
② ▲ 。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 g。
【答案】(1)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①用手拿砝码 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
(3)应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 47.4
【解析】天平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是一个重点知识,包括放置天平、怎样调节横梁平衡、调节横梁平衡前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怎样读数等等。
【分析】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需要熟练掌握。
【详解】(1)如图,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偏向左侧,应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做法是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2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存在两个错误是:①用手拿砝码,会腐蚀砝码,影响以后测量的准确性,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物体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左盘的物体质量大,右盘应该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2.4g。物体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20g+5g+2.4g=47.4g。
故答案为:(1)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①用手拿砝码 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
(3)应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 47.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补充作业2
------质量的测量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同一物体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kg棉花比1kg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2.小明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当他向右盘添加一个10g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右,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B.将10g砝码取下,换上5g砝码
C.移动游码 D.继续向右盘添加5g砝码
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4.某一同学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1g及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其读数为13.5g。那么,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
A.14g B.13.5g C.13g D.12.5g
5.小科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他用了50g、20g、5g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
A.73.0g B.77.0g C.77.2g D.72.5g
6.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
① ;
② 。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补充作业1
------物质的构成
1.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D
【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详解】A、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间存在隙,故A正确;B、八月桂花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1滴水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C正确;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D
2.下图是“物质的构成”一课中的四个重要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
B.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倒立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
【答案】D
【解析】根据分子作用力和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分析判断。
【分析】分子动理论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要注要区分是分子运动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
【详解】A、图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二氧化氮集气瓶的红棕色逐渐变浅,盛有空气的集气瓶的颜色加深,最终二个瓶内的颜色一致,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故A描述正确;
图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最终水和酒精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比它们原来的体积之和偏小,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倒立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故B描述正确;
图丙中,盛有热水的杯子里的水变红的速度比盛有冷水的杯子里的水变红的速度快,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C描述正确;
D、图丁说明黄豆与芝麻中间有空隙,是宏观现象,不是表达分子间的间隙,而图乙通过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小,表达分子间有间隔,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相同,而实验结论不同,故D描述错误。
故选:D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 ▲ ,作用力较 ▲ ,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 ▲ ,作用力较 ▲ 。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 。
【答案】(1)小 大 (2)大 小
(3)液体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解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去分析。固态时分子只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液态时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能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气态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分子间距离较大。
【分析】正确理解掌握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详解】(1)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固体分子间距离较小 作用力较大,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它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
(2)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小,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自由移动,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
(3)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液态时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能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不易被压缩。所以,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故答案为:(1)小 大 (2)大 小
液体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补充作业1
------物质的构成
1.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2.下图是“物质的构成”一课中的四个重要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
B.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倒立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