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2节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2节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9 16:32: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2节测试卷
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
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kg棉花质量与2kg木头质量并不相等
B.将一铁块加热后压扁了,其质量不变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其质量变小
D.宇航员将一块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
3.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平衡,则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所得到的结果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4.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
A.你的钢笔 B.你的课桌 C.你的质量 D.你的电脑
5.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冰块熔化成水 B.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C.航天员在太空行走 D.一支铅笔用去一半
6.在讲物质的构成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先在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总体积;再将量筒反复颠倒摇晃,记下混合后的总体积。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后的总体积与未混合前的总体积一样大
B.混合后的总体积比未混合前的总体积大
C.根据这个实验的现象,即可得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的结论
D.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用形象的宏观现象类比不易观测的物质微观结构
7.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减少砝码
8.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一金属块,用镊子向右盘内加减砝码,但怎么也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应该.....( )
A.把两个托盘对调 B.把物体放在天平右盘内测量
C.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D.使用游码
9.小明有6个外观完全相同的玻璃球,其中一个次品质量较小,其余质量相同,最少用几次就能把次品找出来......(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0.用天平测出质量为100g的水,步骤有: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b.往右盘加人100g的砝码;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d.在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就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A.a→b→c→d B.a→c--d--b C.a--c→b--d D.a-→d→c→b
11.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则烧瓶内剩余气体的分布为......( )
A B C D
12.要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订书钉的质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一枚订书钉放在天平托盘上仔细测量
B.多次测量同一枚订书钉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C.测出100枚相同订书钉的质量,然后计算平均值
D.测出一枚订书钉和橡皮的总质量,再减去橡皮的质量
13.在已调好的天平上称物体时,某次发现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可使天平平衡的方法是( )
A.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一点 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将游码向右移动一点 D.增加右盘中的砝码
14.对下面四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的快慢相同
B.如图是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只有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抽去玻璃板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不会进入上面的瓶子
D.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5.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的方法是( )
A.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
B.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
D.不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16.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7.5克药品,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17.某同学用量程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质量是75.2克,则铁块实际质量是.....( )
A.74.8克 B.75克 C.75.2克 D.65克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的爸爸不得不承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留了证据
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发现压缩气体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分子引力的作用
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
19.作为质量标准单位的国际千克原器,百余年来因表面被污染而增重约50微克。若以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为标准,测量物体的质量,则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0.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不相符的是......( )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
21.(1)300毫克= 克= 千克。
(2)600克= 千克= 毫克。
22.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
(2)一瓶酒的质量约为500 。
(3)一卡车煤的质量约为4 。
(4)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500 。
23.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内,当天平平衡时,另一盘内有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这个物体的质量是......( )
24.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 。五星红旗亮相太空,如图所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航天员从地球到太空的过程中,他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6分)小明同学喜欢亲手做各种实验,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原因,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分析。这次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将一支洁净的大胶头滴管倒置(如图所示),向其中注入红色的水,水量约占总体积的一半(至A处),再继续向其中注满酒精(至B处),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请你和小明一起观察、分析有关现象:
(1)这时,大胶头滴管内的液体都变成了 色,同时发现橡胶头稍稍变瘪了。
(2)如果此时将拇指移开,那么会发现管内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
(3)你认为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
26.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无关。
27.小科同学想知道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步骤。
(1)请帮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几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砝码放在右盘内测量
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 ,使天平平衡
C.数出左盘内大头针的数目,算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D.移动 ,使横梁平衡
E.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
F.计算几枚大头针的总质量,总质量=右盘内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按正确顺序重新排列: 。
(2)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只调节游码,则应向 调(填“左”或“右”),天平才能平衡。
(3)若小科测量大头针的质量时,误将大头针放在了天平的右盘,按正常方法读出物体的质量为
11.4g,则大头针的实际质量为 ,通过计算小科知道了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最小砝码为5g)
28.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间是有间隙的;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上述理论与如图所列现象相对应的是:
② 、③ 、④ (以上三空选填如图中的字母代号即可)。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9.下面是丁宇学习用托盘天平、玻璃杯测量食用油质量的测量过程及记录的数据,请你完成填空。
图1 图2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如图1所示,把适量食用油倒入玻璃杯中,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 g。
(3)把玻璃杯中的适量食用油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4)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玻璃杯的质量时,丁宇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2甲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2乙所示的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2丙所示,此时,玻璃杯和食用油的质量是 g。
(5)倒在另一个容器中的食用油的质量为 g。
30.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的有关知识后,小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的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体 碎块
橡皮泥的质量/g 28 28 28 28
实验时,小明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小红说此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
(4)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
是 。
四、分析说明题(每空2分,共12分)
31.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
(1) 、 。
(2)纠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___________g。
32.天平出现下列状况时,该如何操作?
(1)在称量前,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 。
(2)在称量小石块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右偏,则应 。
(3)在称100克水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2节测试卷
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
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
【答案】A
【解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而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注意二者的区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及其与机械运动区别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有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详解】A、沙尘漫天浮动,这是沙土的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符合题意;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B不合题意;
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合题意;
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kg棉花质量与2kg木头质量并不相等
B.将一铁块加热后压扁了,其质量不变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其质量变小
D.宇航员将一块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
【答案】B
【解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质量。
【详解】A、2kg棉花质量与2kg木头,虽然体积不同,但是都是2千克,质量是相同的,故A错误.
B、将一铁块加热后压扁了,虽然形状变了,但是质量不变,故B正确;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但是密度变大了,故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宇航员将一块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上,空间位置变了,但是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平衡,则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所得到的结果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称量物体质量之前游码没有在零刻度,称量物体质量时,实际上零刻度不是在零刻度线的位置,零刻度右移了,读数时按照零刻度线读数。
【分析】掌握正确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如何放置天平,如何调节天平,如何称量物体,如何计算物体质量。
【详解】游码没有在零刻度,就将天平的横梁调节平衡,实际上零刻度的位置向右移动,物体的实际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称量之前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测量值没有减去称量前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测量值偏大。
故选:A
4.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A.你的钢笔 B.你的课桌 C.你的质量 D.你的电脑
【答案】A
【解析】先进行单位换算,把mg换算成同学们熟悉的单位再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些物体的质量。
【分析】本题考查单位换算和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估测,所以一定要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多积累经验。
【详解】1.5×104mg=15g,A、钢笔的质量约为15g左右,所以A正确;
课桌的质量约为10kg左右,所以B不正确;
人的质量约为60kg左右,所以C不正确;
D、笔记本电脑的质量约为4kg左右,所以D不正确;
故选:A
5.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A.冰块熔化成水 B.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C.航天员在太空行走 D.一支铅笔用去一半
【答案】D
【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质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把握住物质多少是否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详解】A、冰块熔化成水,状态发生变化,但质量与状态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泥团捏成小动物,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与形状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航天员在太空行走,位置改变,但质量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一支铅笔用去一半,铅笔的质量会减少,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在讲物质的构成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先在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总体积;再将量筒反复颠倒摇晃,记下混合后的总体积。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后的总体积与未混合前的总体积一样大
B.混合后的总体积比未混合前的总体积大
C.根据这个实验的现象,即可得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的结论
D.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用形象的宏观现象类比不易观测的物质微观结构
【答案】D
【解析】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①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③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我们要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来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分子总是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而且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详解】AB、因为黄豆粒比较大,黄豆粒之间有空隙,和芝麻混合时,芝麻会弥补这些空隙,所以半瓶芝麻与半瓶黄豆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原因是:芝麻运动到黄豆之间的空隙中去了;故AB错误;
因为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扩散到对方分子的空隙中的结果,但芝麻和黄豆之间的间隙不是分子之间的间隙,故不能得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的结论,故C错误;
通过这一个模拟实验,用形象的宏观现象类比不易观测的物质微观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7.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减少砝码
【答案】C
【解析】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进行分析即可。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再进一步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向右盘增加砝码。
故选:C
8.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一金属块,用镊子向右盘内加减砝码,但怎么也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应该.....(▲)
A.把两个托盘对调 B.把物体放在天平右盘内测量
C.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D.使用游码
【答案】D
【解析】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一金属块,用镊子向右盘内加减砝码,增加最小砝码会使天平横梁右端下沉,减少最小砝码天平的左端下沉,此时要移动游码。
【分析】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横梁不平衡,增加最小砝码会使天平横梁右端下沉,减少最小砝码天平的左端下沉,此时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增加了砝码。
【详解】A、使用天平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不能任意更换,不符合题意;
B、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不符合题意;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
D、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增加最小砝码会使天平横梁右端下沉,减少最小砝码天平的左端下沉,此时要移动游码,符合题意;
故选:D
9.小明有6个外观完全相同的玻璃球,其中一个次品质量较小,其余质量相同,最少用几次就能把次品找出来......(▲)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找次品
【详解】(1)把6个玻璃球分成两组:3个1组,进行第一次称量,那么次品就在较轻的那一组中;(2)把较轻的3个玻璃球分成3组:1组1个,任意称其中两个玻璃球,如果左右相等,那么说明剩下的一个是次品,如果左右不等,那么较轻的那个是次品,共需2次即可。
故选:B
10.用天平测出质量为100g的水,步骤有: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b.往右盘加人100g的砝码;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d.在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就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A.a→b→c→d B.a→c--d--b C.a--c→b--d D.a-→d→c→b
【答案】C
【解析】对于该题应先将天平调节平衡,而后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而后在此平衡的基础上,向右盘中放上100g的砝码,后向左盘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此时烧杯中的水的质量就是100g。
【分析】熟悉天平的正确使用,并知道测量液体质量的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详解】其正确的次序是:
a.调节天平的衡梁平衡;
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b.往右盘加入100g的砝码;
d.在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
故正确的顺序是:a→c→b→d;
故选:C
11.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则烧瓶内剩余气体的分布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气体分子极度散乱,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很小,具有流动性。
【分析】此题考查了气体分子的性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要知道气体容易被压缩。
【详解】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瓶子里的气体减少,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下面的气体分子会向上运动,充满整个瓶子。
故选:D
12.要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订书钉的质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一枚订书钉放在天平托盘上仔细测量
B.多次测量同一枚订书钉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C.测出100枚相同订书钉的质量,然后计算平均值
D.测出一枚订书钉和橡皮的总质量,再减去橡皮的质量
【答案】C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个订书钉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最小测量值),要想测出一个订书钉的质量,应该应用积累法,即测出多个订书钉的质量,用总重量除以订书钉的个数就得出一个订书钉的质量。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质量的特殊测量,对于微小物体的质量,需要应用“积累法”进行测量。易错点是误选S。
【详解】AB、天平测量的精确程度一般为0.1g或0.2g,而一个订书钉的质量远远小于这个数值,所以无法直接测量;故AB不可行;
由于一个订书钉质量较小,可测出100个订书钉的质量,然后除以100,即可得到一个订书钉的质量,运用的是“累积法”,方法可行;
D、一个订书钉远远小于橡皮的质量,“一个订书钉和橡皮的总质量”与“橡皮的质量”天平无法区分大小,所以无法得出一个订书钉的质量。故方法不可行;
故选:C
13.在已调好的天平上称物体时,某次发现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可使天平平衡的方法是(▲)
A.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一点 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将游码向右移动一点 D.增加右盘中的砝码
【答案】B
【解析】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可以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样天平平衡。
【分析】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天平的正确使用,容易出错的是与天平使用前调节横梁平衡搞混,学生错误地认为把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详解】由图可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的砝码质量偏大,应该减少右盘的砝码。
故选:B
14.对下面四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的快慢相同
B.如图是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只有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抽去玻璃板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不会进入上面的瓶子
D.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D
【解析】(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运动论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详解】A、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故A错误;
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硫酸铜分子和水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抽去玻璃板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会进入上面的瓶子,故C错误;
D、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15.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的方法是(▲)
A.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
B.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
D.不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答案】B
【解析】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移动,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当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右盘中再放砝码会下沉,取出砝码会上翘时,需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时候移动平衡螺母、什么时候增减砝码、什么时候移动游码。
【详解】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
B、取出最小的砝码,此时天平的横梁右端上翘,左端沉,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符合题意;
C、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
D、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指针会更偏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7.5克药品,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答案】A
【解析】要根据称量7.5克药品的步骤来考虑分析本题。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的实验步骤。
【详解】称量7.5克药品的步骤:先调节天平平衡,再将砝码和游码放好,再向左盘放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多了,所以要减少药品。
故选:A
17.某同学用量程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质量是75.2克,则铁块实际质量是.....(▲)
A.74.8克 B.75克 C.75.2克 D.65克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实验中读出的铁块的质量是75.2g,托盘天平标尺的最小刻度为0.2g,最小砝码为5g,实验中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颠倒了,可判断出左盘中所放砝码的质量是75g,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是0.2g。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颠倒了,不能按以往的方法计算物体的质量。
根据 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可知: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铁块的质量m=75g-0.2g=74.8g。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的爸爸不得不承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留了证据
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发现压缩气体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分子引力的作用
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
【答案】B
【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
【分析】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分子动理论即可正确解题。
【详解】A、烟分子不停地运动,通过扩散可以到达被子中,因此能闻到被子里有烟味,故A正确;
B、封住打气筒的出气口,压缩气体时,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大,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很难压缩活塞;向外拉活塞时,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大气压,封闭气体与大气压的压力差很大,很难拉出活塞,这是气体压力作用,与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无关,故B错误;
C、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所以双手水平提起水面上漂浮的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木板离开水面后,木板不受水分子的引力作用,所以木板离开水面后,提起木板很轻松,故C正确;
D、因为泡泡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泡泡弹性好,不易破裂,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B
19.作为质量标准单位的国际千克原器,百余年来因表面被污染而增重约50微克。若以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为标准,测量物体的质量,则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国际千克原器因表面遭污染而增重,而物体的质量经这样的砝码测出来会仍按国际千克原器所标的质量读出,物体的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分析】在分析测量质量误差时,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国际千克原器磨损,会使实际质量变小,测量结果变大;二是国际千克原器因污染,会使实际质量变大,测量结果变小,是我们应该重点区分的。
【详解】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右边的国际千克原器因表面遭污染而增重,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实际上等于国际千克原器加污染物,而我们会按国际千克原器所标的质量读数,没加上污染物的质量,所以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故B正确。
故选:B
20.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不相符的是......(▲)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A. 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通过分子的运动散发气味,正确;
B. 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错误;
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正确;
D. 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
21.(1)300毫克= ▲ 克= ▲ 千克。
(2)600克= ▲ 千克= ▲ 毫克。
【答案】(1)0.3 0.0003
(2)0.6 600000
【解析】【分析】【详解】∵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1)300毫克=0.3克=0.0003千克;
(2)600克=0.6千克=600000毫克。
故答案为:(1)0.3 0.0003
(2)0.6 600000
22.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 。
(2)一瓶酒的质量约为500 ▲ 。
(3)一卡车煤的质量约为4 ▲ 。
(4)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500 ▲ 。
【答案】(1)kg (2)g (3)t (4)mg
【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分析】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 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详解】(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2)一瓶酒的质量一般是1斤=500g;
(3)一卡车煤的质量比较大,约在4t左右;
(4)一般药片的质量很小,一片的质量约500mg。
故答案为:(1)kg (2)g (3)t (4)mg
23.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 ▲ 盘内,当天平平衡时,另一盘内有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这个物体的质量是......(▲)
【答案】左 25.8g
【解析】天平正常使用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在读数时,根据每一克划分的小格的数量计算出天平的分度值;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左侧所对数值。
【分析】【详解】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中,将游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质量】);由图示可知,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g,所以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0.8g克,因此物体的质量m=20g+5g+0.8g=25.8g。
故答案为:左 25.8
24.物体所含 ▲ 的多少叫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 ▲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 ▲ 。五星红旗亮相太空,如图所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航天员从地球到太空的过程中,他的质量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物质 千克 托盘天平 不变
【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是kg,测量工具是天平,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状态、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详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千克,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天平。航天员从地球到太空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他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物质 千克 托盘天平 不变
25.(6分)小明同学喜欢亲手做各种实验,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原因,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分析。这次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将一支洁净的大胶头滴管倒置(如图所示),向其中注入红色的水,水量约占总体积的一半(至A处),再继续向其中注满酒精(至B处),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请你和小明一起观察、分析有关现象:
(1)这时,大胶头滴管内的液体都变成了 ▲ 色,同时发现橡胶头稍稍变瘪了。
(2)如果此时将拇指移开,那么会发现管内液面 ▲ (填“上升”或“下降”)。
(3)你认为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 。
【答案】(1)红 (2)下降
(3)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之间有空隙
【解析】【分析】【详解】(1)充分混合后,大胶头滴管内的液体都变成了红色,同时发现橡胶头稍稍变瘪了。
如果此时将拇指移开,那么会发现管内液体变少,液面下降。
大胶头滴管内的液体都变成了红色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橡胶头稍稍变瘪了、管内液面下降的原因是:分子间有空隙。
故答案为:(1)红 (2)下降
(3)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之间有空隙
26.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 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 无关。
【答案】形状 状态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对于本题中的实验,自己有兴趣可以动手做一做。
【详解】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塑料瓶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结果再次测量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用天平测杯和冰的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果再次测量水和杯的总质量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状态无关。
故答案为:形状 状态
27.小科同学想知道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步骤。
(1)请帮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几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砝码放在右盘内测量
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 ▲ ,使天平平衡
C.数出左盘内大头针的数目,算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D.移动 ▲ ,使横梁平衡
E.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
F.计算几枚大头针的总质量,总质量=右盘内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按正确顺序重新排列: ▲ 。
(2)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只调节游码,则应向 ▲ 调(填“左”或“右”),天平才能平衡。
(3)若小科测量大头针的质量时,误将大头针放在了天平的右盘,按正常方法读出物体的质量为
11.4g,则大头针的实际质量为 ▲ ,通过计算小科知道了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最小砝码为5g)
【答案】(1) EBAFDC 平衡螺母 游码
(2)右 (3)8.6g
【解析】(1)天平的正确使用:“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调”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
“称”先在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再在右盘放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
“算”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整”整理器材。
(2)指针向分度盘左侧偏,说明左侧质量大,要使天平平衡,应向右移动游码。
(3)根据第测量的结果,判断出游码的示数,再根据左右盘的等量关系,可求出物体的实际质量。
【分析】本题考查了天平从放置、调节、称量、计算方面的步骤。使用天平时,以下几点应该注意:一、游码是在试加了最小的砝码仍不平衡时才会使用;二、应了解砝码盒中砝码的配置组合特点;三、搞清天平左右两盘的等量关系。
【详解】(1)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很小,在天平上无法直接测量,采用测多个大头针计算一个大头针的质量。无论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步骤是粗还是细,都不会违背分析中的步骤。
具体的步骤:
E.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秤量值和游码标尺上的最小刻度;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A.把几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F.计算几枚大头针的总质量,总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D.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C.数出左盘中大头针的数目,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2)由图所示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从测量结果11.4g判断,游码的示数为1.4g,天平的左盘中添加了10g的砝码。又因为天平左右两盘的等量关系为m左=m右+m游,所以,物体的实际质量=m左-m游=10g-1.4g=8.6g。
故答案为:(1)EBAFDC 平衡螺母 游码
(2)右 (3)8.6g
28.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间是有间隙的;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上述理论与如图所列现象相对应的是:
② ▲ 、③ ▲ 、④ ▲ (以上三空选填如图中的字母代号即可)。
【答案】C A B
【解析】分析图示情景,找出图示现象的原因,然后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答题。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明确图示情景的原因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详解】(1)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当酒精与水混合后,酒精分子(或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酒精分子)间的间隙内,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故②与C对应;
(2)由于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后,墨水分子不停运动,从而使整杯水变红,故③与A对应;
(3)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两铅块在铅分子引力作用下被吸在一起,因此④与B相对应;
故选 C A B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9.下面是丁宇学习用托盘天平、玻璃杯测量食用油质量的测量过程及记录的数据,请你完成填空。
图1 图2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如图1所示,把适量食用油倒入玻璃杯中,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 ▲ g。
(3)把玻璃杯中的适量食用油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4)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玻璃杯的质量时,丁宇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2甲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2乙所示的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2丙所示,此时,玻璃杯和食用油的质量是 ▲ g。
(5)倒在另一个容器中的食用油的质量为 ▲ g。
【答案】(1)零刻度处 (2)150
(4)取下最小的砝码后,再向右移动游码 117 (5)33
【解析】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进行解答: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分析】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时,称量质量前和称量质量时,操作方法是不同的。称量前调节平衡螺母,称量时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详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玻璃杯和食油的总质量为:m总=100g+50g=150g;
(3)把玻璃杯中的适量食油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4)指针指在如图2甲所示位置,说明天平右端质量小,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图2乙所示的位置,说明天平的左端质量小,所以取下最小的砝码后,再向右移动游码;
玻璃杯和剩余食油的质量为:m剩=100g+10g+5g+2g=117g;
(5)倒在另一个容器中的食油的质量为:m=m总-m剩=150g-117g=33g;
故答案为:(1)零刻度处 (2)150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再向右移动游码 117 (5)33
30.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的有关知识后,小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的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体 碎块
橡皮泥的质量/g 28 28 28 28
实验时,小明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 ▲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
(3)小红说此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 。
(4)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
是 ▲ 。
【答案】(1)橡皮泥的形状容易变形
(2)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3)只有一种物体,实验存在偶然性
(4)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都无关。要探究物体质量和物体形状的关系我们就要控制质量一定。
【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及其特性,了解质量的定义是理解质量特性的前提。同时考查的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和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的关系。
【详解】(1)小明要探究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实验中还要控制质量相同,只改变物体的形状。选择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橡皮泥容易变形。
(2)橡皮泥的形状变化后,其质量保持不变,始终是28g,所以结论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3)小红说此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只有一种物体,实验存在偶然性。
(4)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橡皮泥的形状容易变形
(2)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3)只有一种物体,实验存在偶然性
(4)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四、分析说明题(每空2分,共12分)
31.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
(1) ▲ 、 ▲ 。
(2)纠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 g。
【答案】(1)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 用手直接拿法码 (2)52.4
【解析】(1)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加取砝码时要用镊子,要轻拿轻放。
(2)首先确定标尺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出游码对应的刻度。根据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分析】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如何放置物体和砝码,如何调节天平,如何计算物体的质量。还要掌握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详解】(1)如图,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用手直接拿砝码,会腐蚀砝码,影响砝码的准确度。
(2)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是2.4g。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50g+2.4g=52.4g。
故答案为:(1)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 用手直接拿砝码 (2)52.4
32.天平出现下列状况时,该如何操作?
(1)在称量前,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 ▲ 。
(2)在称量小石块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右偏,则应 ▲ 。
(3)在称100克水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 。
【答案】(1)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使天平平衡
(2)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向右拨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在右盘中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解析】(1)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在砝码盘中加减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指针向左偏转,可增加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或移动游码。
【分析】【详解】(1)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在称量小石块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这时应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向右拨动游码;
(3)在称100g水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则应该在右盘中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使天平平衡
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向右拨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在右盘中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