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9 16:33: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测试卷
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国产大型飞机C919的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之所以用铝锂合金材料制作机身而不用钢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质量小 B.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体积小
C.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小 D.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大
【答案】C
【解析】根据ρ=可知,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大。据此分析。
【分析】此题考查密度及其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性质基本不同,决定了它们在用途上的不同,生活中要多观察,注重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详解】铝锂合金的密度小于钢,体积相同的铝锂合金和钢材,铝锂合金的质量小得多,故用铝锂合金而不用钢材作C919部分机身的材料。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木头比铁轻,所以木头的密度比铁小
B.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固体的密度小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关系
D.一滴水的质量小于一桶水的质量,因此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A. 因为单位体积的木头比单位体积的铁轻,所以木头的密度比铁小,故A错误;
液体的密度不一定比固体的密度小,故B错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关系,故C正确;
虽然一滴水的质量小于一桶水的质量,但一滴水的密度等于一桶水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C
3.如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纯水 1.0×103 冰 0.9×103
炼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铅 11.3×103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答案】C
【解析】(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2)通常情况下,固态物质密度大于液态物质密度;
(3)物质的密度与温度、状态有关;
(4)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此类题给定信息题解决的关键是在于从所给信息中抽象出相应的物理问题。
【详解】A、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干松木的密度小于水、煤油和酒精的密度,故A错误;
B、煤油和酒精的密度是相同的,所以B错误.
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但在不同的状态下,其密度不同,故C正确;
D、因为ρ=,ρ铅>ρ铜,m铅=m铜,所以V铅<V铜,故D错误。
故选:C
4.小明用一个最多能装5kg水的塑料桶装豆油(ρ豆油<ρ水),则桶内豆油的质量......(▲)
A.大于5kg B.小于5kg C.一定等于5kg D.可能等于5kg
【答案】B
【解析】已知塑料桶的体积不变,也就是说水和植物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求桶内植物油的质量。
【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大小的计算,关键是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应用,难点是知道水和植物油的体积是相同的。
【详解】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植物油的密度,水的体积与植物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一定小于水的质量,也就是小于5kg。
故选:B
5.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答案】A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受热时温度升高,水银柱的高度升高,体积变大,但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质量的特点:与物质多少有关,与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无关.
【详解】略
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结合图象找关键点,即可判断。
【分析】考查了密度的计算的知识点.
【详解】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m3时,a的质量为4×103kg,b的质量为2×103kg,c的质量是1×103kg,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故a物质的密度最大,符合题意。
故选:A
7.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内装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由图可知,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A.甲容器中液体 B.乙容器中液体 C.丙容器中液体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已知三种液体质量相同,容器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液体体积大小已知,利用公式ρ=比较密度的大小。
【分析】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情况,牢记密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变形公式是正确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详解】因为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知,丙容器中液体体积最小.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得:乙容器中液体密度最大。
故选:C
8.若需取用48g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A.100mL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50mL的量筒 D.50mL的烧杯
【答案】C
【解析】根据定量液体的取用(用量筒):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接近读数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进行解答本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定量液体的取用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详解】A、100mL的量筒量程太大,精确度不高;故错误;
B、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托盘天平是称量或称取固体药品质量的。水是液体,一般用量筒量取,故错误;
C、48g水的体积约为48mL,与50mL的量筒量程最接近,在选择量程时,要求只量一次,且量程与需求值最接近,误差最小;故正确;
D、50mL烧杯,由于没有刻度,不能准确量取48mL水;故错误;
故答案为:C
9.实验室里有甲、乙、丙、丁四种量筒,规格如表所示,为了量取100克酒精,应选取的量筒是
(ρ酒精=0.8克/厘米3)......(▲)
种类 甲 乙 丙 丁
量筒/毫升 0∽50 0∽100 0∽250 0∽500
最小刻度/毫升 5 2 5 10
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首先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酒精的体积,选用量筒时应选择量程稍微大些的,只称一次且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分析】此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及量筒量程的选择,在学生做实验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是物理实验中的基本技能,属于基础题。
【详解】酒精质量m=100g,
酒精密度ρ=0.8×103kg/m3=0.8g/cm3
∵ρ=,
∴酒精的体积是:
V==125cm3=125mL
∴量筒的量程应大于125mL,并且分度值较小的,故丙符合要求。
故选:C
10.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千克/米3,ρ筒=8.9×103千克/米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C.铜球和铝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铝球和铜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答案】A
【解析】假设两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两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两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铝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分析时注意条件:体积和质量都相 同。
【详解】若二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铝球体积V铝=,铜球体积V铜= 因为ρ铝<ρ铜,所以V铝>V铜,又因为二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A
11.完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盘上,天平恰好平衡,已知酒精的体积是10毫升,则水的体积是......(▲)
A.8毫升 B.10毫升 C.12.5毫升 D.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设水的体积是v毫升,由题意得,水和酒精的质量相同,
则1×103×V=0.8×103×10 解得,V=8 则水的体积是8毫升。
故选:A
12.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还可用量筒天平得到相同质量的液体。分析每一个实验需要的器材,看天平、量筒、水能完成哪些实验。
【分析】本题用天平、量筒、水做多个实验,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做出一个、两个,做全做对要求有较高的能力,学生能大胆去做就是最好的收获。
【详解】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
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
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
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
故选:C
1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1:2 D.2:1
【答案】D
【解析】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分析】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V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
【详解】因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且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ρ=可得:
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
即ρ甲V=2ρ乙V,
ρ甲:ρ乙=2:1
故选:D
14.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计算煤油的密度;(4)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质量为m2;(5)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要求测量煤油的密度误差较小,这些混乱的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1) B.(2)或(4) C.(4) D.(5)
【答案】A
【解析】测量煤油的密度时,要根据密度公式,确定其质量和体积。其中质量利用天平和矿泉水瓶测量,体积利用量筒测量。
【分析】利用身边器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了物理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此题中,如果没有量筒,借助于水,也可以得到煤油的密度,体现的是转换思想。
【详解】测量煤油密度的步骤是:a 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b 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c 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质量为m2;d计算煤油的密度。所以测量过程中可以省去的是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故选:A
15.小妍同学在研究物体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做出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
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ρ1>ρ2>ρ3>ρ4 B.ρ4>ρ3>ρ2>ρ1
C.体积相同时,固体4的质量最小 D.体积相同时,固体1的质量最大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略
16.一个瓶子的质量是200克,装满水时质量是700克,若装另一种液体,最多能装600克,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0.8×103千克/米3 B.0.86×103千克/米3
C.1.2×103千克/米3 D.3×103千克/米3
【答案】C
【解析】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装另一液体时,液体的最大体积和瓶子的容积相等,又已知另一种液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的应用,审题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条件“瓶子的容积不变”,在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详解】水的质量: m水=700g-200g=500g,
根据ρ=mV可得:
水的体积V水=m水ρ水==500cm3,
瓶子的容积: V=V水=500cm3;
即另一种液体的体积: V液=V=500cm3,
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1.2g/cm3=1.2×103kg/m3
故选:C
17.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20%以下 C.掺水含量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
【答案】C
【解析】【分析】熟练运用密度的公式求取物质的密度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相关的信息,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判断。
【详解】由密度公式可得该牛奶的密度为 =1.022g/cm3。从题中表格可看出该密度值介于牛奶中掺水含量20%~30%的牛奶密度之间,由此可知该牛奶的掺水含量20%~30%。
故选:C
18.某次油价调整日消息:本周五零时,将汽油价格每吨提高200元,测算出零售价格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5元。据此估测,92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2号汽油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A.0.80×103千克/米3 B.0.70×103千克/米3
C.0.72×103千克/米3 D.0.75×103千克/米3
【答案】D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上调一元对应的汽油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解密度。
【分析】【详解】 上调1元对应的汽油质量 m==5千克,
上调1元对应的汽油体积 V=升,
则汽油的密度ρ==0.75×103千克/米3。
故选:D
19.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铁<ρ筒<ρ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可以做成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铁球
【答案】A
【解析】假设三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铝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分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有三种办法:
一是比密度,也就是算出这个物体的密度,和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进行对比,小于这种物质密度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二是比体积,也就是算出构成这个物体的这种物质的体积,和物体的实际体积比较,小于物体的实际体积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三是质量,也就是算出和物体体积相等的这种物质的质量,和物体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大于物体的实际质量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空心的。
【详解】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
铁球体积V铁= 铜球体积V铜= 铅球体积V铅=
∵ρ铁<ρ铜<ρ铅 ∴V铁>V铜>V铅
又因为题目告诉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A
20.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不发生混合,两个杯子完全相同,则 (▲)
A.甲杯中液体质量较大 B.乙杯中液体质量较大
C.两杯中质量一样大 D.无法确定质量的大小
【答案】B
【解析】如果两种液体混合,那么求混合液体的密度,我们应该用混合液体的质量除以混合液体的体积去进行计算;但是题目中告诉的是“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比较抽象,通过建构模型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本题采用对比模型法。
【分析】密度是中考和竞赛都非常喜欢考的类型知识,这块知识点可难可易,涵盖面比较广。密度让初中生去理解本身就带有些抽象,所以有关密度的题型亟待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建构模型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本题采用对比模型法。
【详解】
模型1即为甲杯:由于ρ1<ρ2,两种液体的质量且各占一半.可得密度ρ1的液体体积大于密度ρ2的液体,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
模型2即为乙杯:两种液体体积相等,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
对照组体现体积相等时之间的分界线。
对模型1密度ρ1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2中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相同,即是容器体积的一半(如图所示)。对模型2中密度ρ2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1中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相同(如图所示),经过处理便可以直接从对比处比较甲、乙两杯内液体质量的大小了,答案很明显是对比处是蓝色的乙杯大.即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21.某种物质 ▲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 。水的密度为 ▲ 。
【答案】单位体积 特性 不同 1.0×103kg/m3(或1g/cm3)
【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大小与多少无关,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对密度定义、水的密度值及其物理意义的掌握作答。
【分析】【详解】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或1g/cm3)。
故答案为:单位体积 特性 不同 1.0×103kg/m3(或1g/cm3)
22.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 ▲ 是0.9×103千克。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 ▲ ,体积将 ▲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质量 不变 变小
【解析】【分析】【详解】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质量是0.9×103千克;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冰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了,质量不变。根据公式ρ=mV,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体积和物体的密度成反比,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质量 不变 变小
23.对照下列固体密度表,若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铅、银四种金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 ;若表里物质的体积相同,则质量最小的是 ▲ ;某纪念币的质量为17.8g,体积为2.0cm3,则制造该纪念币的纯金属材料可能是 ▲ 。
物质 冰 铝 铁 铜 银 铅
密度/(×103kg/m3) 0.9 2.7 7.9 8.9 10.5 11.3
【答案】铁 冰 铜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ρ=、m=ρV、V=。同时要知道如果计算出一个物体的密度从而可以鉴别它是由哪种物质制成的。
【分析】此题通过对判断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及辨别物质,考查了学生对密度知识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详解】查表知,在铁、铜、铅、银中,其中铁的密度最小,根据公式V=,若质量相同,则铁的体积最大。若表里物质中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冰的质量最小;
纪念币的密度为:ρ==8.9g/cm3,根据密度表知,它是用铜制成的。
故答案为:铁 冰 铜
24.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观察这个图像,可以得出:水在 ▲ 时的体积最小。从0℃到6℃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 ▲ 。
【答案】4℃ 先变大后边小
【解析】此题考查了水的密度和体积与温度的关系,要正确分析图象,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同时涉及到了质量的性质。
【分析】(1)分析图象中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2)水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质量不变,根据ρ=判断其密度的变化。
【详解】(1)由图象知,水在4℃时体积最小;
水的温度变化,其质量不变,则根据ρ=得,4℃时密度最大,所以其密度是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为:4℃ 先变大后边小
25.某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由图可知, ▲ (填“甲”或“乙”)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体积均为20厘米3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总质量为 ▲ 克。
【答案】(1)甲 (2)6
【解析】(1)分析图示m-V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可以看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从图象中得出体积为20cm3时,甲、乙 两物质的质量,二者相加即可。
【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
【详解】(1)由图象知甲物质的图线是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图象,由此可见:甲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由图象知,体积为20cm3时,甲物质的质量是4g,乙物质的质量是2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总质量为6g。
故答案为:(1)甲 (2)6
26.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如下四幅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像是 ▲ ,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是 ▲ 。
【答案】C A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除气体外一般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
【分析】本题属于图象信息题,考查学生的图象分析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对数学函数图象的把握,理解物理量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详解】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C正确;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而改变,是一个恒量,因此图象A正确。
故答案为:C A
27.实验室有下列器材:A.天平;B.砝码;C.铝块;D.盐水;E.量筒;F.刻度尺;G.水;H.烧杯;I.三角板。
(1)若要测盐水的密度需选用的器材有 ▲ (填字母)。
(2)实验步骤有: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平衡
b.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1
c.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1
d.用量筒测出水和铝块的体积V2
e.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f.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m3
g.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3
h.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①若要测盐水的密度,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填字母)。
②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 。
③若要测铝块的密度,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填字母)。
【答案】(1)ABDEH (2)①aebc ② ③afgd
【解析】【分析】【详解】略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下面是小丽同学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她把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在右盘中放入50克、10克和5克的砝码,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于是马上调节平衡螺母,你认为小丽在操作上的明显错误是 ▲ ,正确的做法是 ▲ 。
②改正错误后,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63.4克。
③她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量筒内盐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 厘米3。
④她又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 克。
⑤小丽测得盐水的密度是 ▲ 千克/米3。
实验结束后,小丽用天平、记号笔和刚刚测量过的盐水(密度用ρ盐表示)又测量了一块在盐水中下沉的橡皮的密度,请你帮她完成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橡皮的质量为m。
②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其质量m1。
③将橡皮浸没在盐水中(盐水不溢出),用记号笔记下烧杯中盐水面的位置。
④将橡皮从盐水中取出, ▲ ,测得此时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橡皮的密度ρ= ▲ 。
【答案】(1)称量时调平衡螺母了 取下5g砝码,移动游码 ③26 ④28.6 ⑤1.1×103
(2)向烧杯中倒入相同密度的盐水至记号处
【解析】(1)①在称量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当指针向哪侧偏,说明哪侧的物体质量大,故只能靠增加或减少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
③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视线与末刻度垂直。
④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⑤测量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后,根据密度公式ρ=即可求盐水的密度。
(2)根据密度公式所需条件,实验的步骤就从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入手,从而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分析】此题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及液体密度的计算,量筒和天平是初中物理基本的测量工具,从使用前注意事项、使用时的规定等方面多加练习,掌握好基础知识。
【详解】(1)①称量过程中出现指针右偏的情况,说明砝码质量大,则她应先取下5g砝码再移动游码。
③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平视读数,此量筒分度值为2ml,读数为26ml。即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26cm3。
④由图示可知:
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为:20g+10g+4.8g=34.8g
又因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63.4g
所以量筒内盐水的质量m=63.4g-4.8g=28.6g
⑤因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26cm3
所以盐水的密度:ρ盐水==1.1g/cm3=1.1×103kg/m3
(2)实验步骤是:①用天平测橡皮的质量为m
②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其质量m1
③将橡皮浸没盐水中(盐水不溢出),用记号笔记下烧杯中盐水面的位置;
④去除橡皮,向烧杯中倒入相同密度的盐水至记号处,测出烧杯和盐水面的位置为m2,
此时橡皮的体积V=V盐水=, 所以橡皮的密度ρ=
故答案为:(1)称量时调平衡螺母 取下5g砝码,移动游码 ③26 ④28.6 ⑤1.1×103
(2)向烧杯中倒入相同密度的盐水至记号处
29.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小科的实验方案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
(1)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酸奶的密度ρ= ▲ g/cm3。
(2)在交流讨论中,同学们认为小科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 ▲ 。
【答案】(1)1.1
(2)酸奶倒入量筒时会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中,使测量出的体积偏小,导致密度偏大
【解析】(1) 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认清量筒的分度值,然后读出酸奶的体积。根据公式ρ=计算出酸奶的密度。
(2)根据操作过程分析测量的物理量,由于将酸奶从烧杯倒入量筒时不能完全倒干净,从而造成体积的测量有误,根据体积的偏差来判断密度的大小。
【分析】此题是测量酸奶的密度,掌握测量原理,实验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考虑到导致误差增大的因素,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详解】(1)①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50g+20g+10g+1.4g=81.4g
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所以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40cm3。
酸奶的质量为m=81.4g-37.4g=44g
根据ρ===1.1g/cm3
(2)由题意知,当将酸奶倒入量筒时,不能倒干净,所以所测酸奶的体积偏小,根据公式ρ=,所测的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1.1
(2)酸奶倒入量筒时会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中,使测量出的体积偏小,导致密度偏大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0.如图是某容器和内部液体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①容器质量为 ▲ ;
②该液体密度为 ▲ kg/m;③图中当m为110g时,对应的横坐标Vx的值为 ▲ 。
【答案】①50g ②0.8×103kg/m3 ③75cm3
【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像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0时,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50g,故容器的质量为m容=50g;由图像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25cm3时,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70g;
则当液体的体积为25cm3时,液体的质量为m液=m总-m容=70g-50g=20g;
该液体的密度 ρ液==0.8g/cm3=0.8×103kg/m3
当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10g时,液体的质量为 mm -m容=110g-50g=60g;
则当液体的质量为60g时,液体的体积为 V液 ==75cm3。
故图中当m为110g时,对应的横坐标Vx的值为75。
故答案为:①50g ②0.8×103kg/m3 ③75cm3
31.某班同学在“探究某种液体的特性”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一个可以直接读出液体体积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多次测量。
(1)某次实验操作如下:用注射器吸取一部分液体(如图甲所示,注射器内没有空气),将装有液体的注射器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称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可读出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 ▲ 毫升,注射器的总质量为 ▲ 克。
(2)多次测量后,得到注射器的总质量与对应的液体体积,画出如图丙所示图像,由此可得到该液体的密度为 ▲ 千克/米3。
(3)受此实验启发,小明只用该注射器和部分纯净水在家里测出了冰的密度。他的做法是;在注射器内装18毫升的水,将注射器放入冰箱冷冻室足够时间,取出后测出冰的体积是20毫升,则冰的密度为 ▲ 克/厘米3。
【答案】(1)15 24 (2)0.8×103 (3)0.9
【解析】(1)根据注射器的分度值读出液体的体积;根据砝码和游码的质量读出液体的质量;
(2)根据图象求出空注射器的质量,根据总质量求出液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3)水结成冰,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和体积求出冰的密度。
【分析】此题是测量液体的密度,主要考查了有关天平及注射器的读数,同时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在此实验中,要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通过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进行计算。
【详解】(1)由图可知,注射器的分度值为1mL,示数为15mL=15cm3;
注射器的总质量为:20g+4g=24g;
由图可知,当注射器内没有液体时,即液体的体积为0时,质量为12g,即注射器的质量为12g;则注射器内液体的质量为:m=24g-12g=12g;
液体的密度为:ρ==0.8g/cm3=0.8×103kg/m3
在注射器内装18毫升的水,则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g/cm3×18cm3=18g,水结成冰,质量不变,即冰的质量为m冰=18g;
则冰的密度为:ρ冰==0.9/cm3。
故答案为:(1)15 24 (2)0.8×103 (3)0.9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测试卷
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国产大型飞机C919的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之所以用铝锂合金材料制作机身而不用钢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质量小 B.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体积小
C.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小 D.铝锂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大
2.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木头比铁轻,所以木头的密度比铁小
B.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固体的密度小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关系
D.一滴水的质量小于一桶水的质量,因此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3.如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纯水 1.0×103 冰 0.9×103
炼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铅 11.3×103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4.小明用一个最多能装5kg水的塑料桶装豆油(ρ豆油<ρ水),则桶内豆油的质量......( )
A.大于5kg B.小于5kg C.一定等于5kg D.可能等于5kg
5.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内装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由图可知,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 B.乙容器中液体 C.丙容器中液体 D.无法判断
8.若需取用48g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
A.100mL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50mL的量筒 D.50mL的烧杯
9.实验室里有甲、乙、丙、丁四种量筒,规格如表所示,为了量取100克酒精,应选取的量筒是
(ρ酒精=0.8克/厘米3)......( )
种类 甲 乙 丙 丁
量筒/毫升 0∽50 0∽100 0∽250 0∽500
最小刻度/毫升 5 2 5 10
甲 B.乙 C.丙 D.丁
10.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千克/米3,ρ筒=8.9×103千克/米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C.铜球和铝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铝球和铜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11.完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盘上,天平恰好平衡,已知酒精的体积是10毫升,则水的体积是......( )
A.8毫升 B.10毫升 C.12.5毫升 D.无法计算
12.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1:2 D.2:1
14.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计算煤油的密度;(4)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质量为m2;(5)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要求测量煤油的密度误差较小,这些混乱的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 B.(2)或(4) C.(4) D.(5)
15.小妍同学在研究物体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做出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
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ρ1>ρ2>ρ3>ρ4 B.ρ4>ρ3>ρ2>ρ1
C.体积相同时,固体4的质量最小 D.体积相同时,固体1的质量最大
16.一个瓶子的质量是200克,装满水时质量是700克,若装另一种液体,最多能装600克,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0.8×103千克/米3 B.0.86×103千克/米3
C.1.2×103千克/米3 D.3×103千克/米3
17.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20%以下 C.掺水含量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
18.某次油价调整日消息:本周五零时,将汽油价格每吨提高200元,测算出零售价格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5元。据此估测,92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2号汽油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0.80×103千克/米3 B.0.70×103千克/米3
C.0.72×103千克/米3 D.0.75×103千克/米3
19.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铁<ρ筒<ρ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可以做成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铁球
20.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不发生混合,两个杯子完全相同,则 ( )
A.甲杯中液体质量较大 B.乙杯中液体质量较大
C.两杯中质量一样大 D.无法确定质量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21.某种物质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水的密度为 。
22.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 是0.9×103千克。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 ,体积将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3.对照下列固体密度表,若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铅、银四种金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若表里物质的体积相同,则质量最小的是 ;某纪念币的质量为17.8g,体积为2.0cm3,则制造该纪念币的纯金属材料可能是 。
物质 冰 铝 铁 铜 银 铅
密度/(×103kg/m3) 0.9 2.7 7.9 8.9 10.5 11.3
24.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观察这个图像,可以得出:水在 时的体积最小。从0℃到6℃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 。
25.某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由图可知, (填“甲”或“乙”)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体积均为20厘米3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总质量为 克。
26.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如下四幅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像是 ,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是 。
27.实验室有下列器材:A.天平;B.砝码;C.铝块;D.盐水;E.量筒;F.刻度尺;G.水;H.烧杯;I.三角板。
(1)若要测盐水的密度需选用的器材有 (填字母)。
(2)实验步骤有: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平衡
b.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1
c.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1
d.用量筒测出水和铝块的体积V2
e.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f.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m3
g.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3
h.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①若要测盐水的密度,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②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
③若要测铝块的密度,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下面是小丽同学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她把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在右盘中放入50克、10克和5克的砝码,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于是马上调节平衡螺母,你认为小丽在操作上的明显错误是 ,正确的做法是 。
②改正错误后,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63.4克。
③她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量筒内盐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厘米3。
④她又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克。
⑤小丽测得盐水的密度是 千克/米3。
实验结束后,小丽用天平、记号笔和刚刚测量过的盐水(密度用ρ盐表示)又测量了一块在盐水中下沉的橡皮的密度,请你帮她完成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橡皮的质量为m。
②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其质量m1。
③将橡皮浸没在盐水中(盐水不溢出),用记号笔记下烧杯中盐水面的位置。
④将橡皮从盐水中取出, ,测得此时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橡皮的密度ρ= 。
29.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小科的实验方案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
(1)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酸奶的密度ρ= g/cm3。
(2)在交流讨论中,同学们认为小科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 。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0.如图是某容器和内部液体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①容器质量为 ;
②该液体密度为 kg/m;③图中当m为110g时,对应的横坐标Vx的值为 。
31.某班同学在“探究某种液体的特性”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一个可以直接读出液体体积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多次测量。
(1)某次实验操作如下:用注射器吸取一部分液体(如图甲所示,注射器内没有空气),将装有液体的注射器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称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可读出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 毫升,注射器的总质量为 克。
(2)多次测量后,得到注射器的总质量与对应的液体体积,画出如图丙所示图像,由此可得到该液体的密度为 千克/米3。
(3)受此实验启发,小明只用该注射器和部分纯净水在家里测出了冰的密度。他的做法是;在注射器内装18毫升的水,将注射器放入冰箱冷冻室足够时间,取出后测出冰的体积是20毫升,则冰的密度为 克/厘米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