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0 07: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综合测试题
选择题
1.“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
A. 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七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2.遵义会议被誉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B. 人民军队的创建
C. 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 D. 长征的伟大胜利
3.8月1日是我国的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 )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4.一位美国记者赞叹到“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他说的“伟大奇迹”是指( )
A. 秋收起义 B. 红军长征
C. 百团大战 D. 井冈山会师
5.1935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四度赤水河 B. 强度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D. 陕北会师
6.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聂士成 B.叶挺 C.彭德怀 D.刘伯承
7.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
A.吴佩孚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张作霖
8.周恩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重要经历是
A.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领导南昌起义
C.协商妥善解决西安事变 D.出席万隆会议
9.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统一全国为目的的战争( )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渡江战役
10.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1、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
A.资本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道路 C.井冈山道路 D.俄国革命道路
12、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挫
C.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3、下图《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所反映的事件标志着(  )
A.北伐战争结束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南京政府统治全国 D.帝国主义镇压中国革命
1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5、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的红星报上发表了题为红军抗日先遣队已过闽江的报道。这说明红军即将进行( )
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百团大战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 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反帝反封建
17.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刘伯承 D.周恩来
18.朱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下列事件与他相关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井冈山会师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9.“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
C.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20.这一革命壮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该壮举"是指
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瑞金红色政权的建立
C.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D.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并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摘自央视网
材料二: 1947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机关及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打仗不在一城一地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人有失地,地终可得。有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少则一年,多则两年,延安仍要回到人民手中。”此后,毛泽东指示人民解放军事甩灵活机动的“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摘编自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秋收起义后,毛泽东为什幺要到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概括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产生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总结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有哪些?
22.某班举行以“回顾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活动。需要收集以下材料:
(1)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是谁?
(2)长征期间召开的遵义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
(3)四渡赤水和渡过金沙江在长征中各有何作用?
(4)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今年(2022)是伟大的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10月50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长征》
材料二 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采纳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
(1)根据两则材料分析指出,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受挫的原因是什么?
(2)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受挫有何影响?
24.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新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请回答:
(1)这是什么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2)从会议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 关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会议,请你依据材料分析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主张?
(3)“旧三民主义”曾经起过什么作用?
(4)“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什么主张相同?
(5)这 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
1-5BDABA 6-10BBABB 11-15CDBDC 16-20BBBCC
21、(1)原因:①地形险峻,易守难攻。②农民多,有粮食,有兵源。 ③可以最快的与朱德大部队汇合,扩充实力。④景色优美,空气好,精神爽,人们斗志昂扬.。⑤敌人力量薄弱。意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原因:①从战争性质来讲,共产党领导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正义战争②党的正确领导③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④人民的支持⑤国民党不善指挥且内部腐败。
(3)①必须建设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个党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的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某人和私立,密切联系群众,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和善于领导人民向敌人作坚决的斗争。②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势,建设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强大的人民军队,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路线。③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④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主要依靠中国各族人民自身的力量夺取胜利,同时也要争取各国革命力量的援助。
22、.(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博古。
(2)毛泽东。
(3)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4)会宁会师;86周年。
23、(1)国民党军队兵力强大,敌我力量悬殊;李德和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
(2)使中央苏区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4.(1)国民党“一大” 1924年初 广州 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它开始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2)“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3)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反帝反封建。
(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从此,它开始领导国民革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