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同步练习题
选择题
1、“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 )
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了北伐任务
B.孙传芳是北伐的援军
C.先扫除吴佩孚,再歼灭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
D.张作霖不是讨伐对象
2、毛泽东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八七会议
3、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B.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
C.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
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4、在北伐战争中被消灭了的军阀有 ( )
①吴佩孚 ②孙传芳 ③张作霖 ④袁世凯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5、“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的词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6. “在此国民革命急速进展与民众热烈盼望国民革命完成之时期,政府谨遵总理遗志,接受多数同志之主张,依据中央政府会议决议,于四月十八日(1927年)在南京开始办公。南京地位在党务上、政治上、军事上、地理上均较武汉重要,定都以后,在本政府所负领导国民革命与建设民国之责任愈益重大。”文中的“本政府”是( )
A. 清政府 B. 南京临时政府
C. 北洋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7. 学校组织一次红色旅游,选择了南昌,你认为主要是了解(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人民军队诞生
C. 七七事变
D.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
8. 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9.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右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A.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0.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创建初期遇到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下史实与古田会议精神相符合的是( )
A. 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观点
B.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C.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11.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
A. (1) B. (2) C. (3) D. (4)
12.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13.下图是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刊登的一位风云人物,这是《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14.下列诗词中,描写红军长征的是( )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D.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15.下列红色经典影片都反映了长征的内容,其中体现了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的是( )
A. B. C. D.
16.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红军长征
17.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
A. 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 B. 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C. 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 D. 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18.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 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 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 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 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19.下列组图是某次烟标收藏博览会上的一组专题展品。其中,红军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 )
A. 赤水河 B. 金沙江
C. 大渡河 D. 泸定桥
20.1930年中共中央军委主办的《军事通讯》指出:在瑞金独立政权中,可以见到许多独一无二的经验。这里的“经验”主要指( )
中心城市暴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议会和平斗争 D.地主减租减息
非选择题
21、探究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回答相关问题。
(1)在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创办了哪一军校?该军校创办的历史意义?
(2)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的目的是什么?主要讨伐三大军阀的代表人物是谁?
(3)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哪两个省份?
(4)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最终结果如何?
(5)北伐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2、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
材料二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先后攻占茶陵、遂川、宁冈等地,建立县区乡工农兵政府。各级政府先后没收土豪的一切土地,发动群众开展分田运动。边界建立了赤卫队、暴动队、独立团等地方武装。
——杨河主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
根据材料二,提炼井冈山斗争实践为“革命之路”的探索提供的经验。
材料三 1928 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并指出开辟新道路的目的。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2)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3)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冲击,与“五四运动”的力度一样,产生了令人震惊的效果。随着无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陈独秀等人积极组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2)材料二中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列举三项即可)?南昌打响第一枪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指的是什么?这条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道路的诞生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材料四: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美国作家莫尔伍德:长征是一次解放……解除了人们心理上的桎梏,使人们的思想从古老的狭隘的乡土观念中解放出来……揭示出民族精神遗产之博大。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长征不仅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还孕育了伟大的民间文学。美国记者斯诺:长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
(5)以上材料是外国友人从不同的视角对长征的评价,请你从中概括出长征在哪些领域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征胜利八十余载,我们应传承哪些长征精神?
(6)综上所述,概括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
答案
1-5CDABC 6-10DBACC 11-15ABCBB 16-20BBDBB
21、(1)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湖南湖北
(4)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5)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2、(1)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2)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3)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革命新道路。
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解放。
23、(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他列举只要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即可)
(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红军长征精神是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4、(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无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历史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开始。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5)领域:思想领域、文学领域、军事领域;精神:不怕艰险,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革命斗争的锻炼;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