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2 15: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标要求
认识辽宋夏金元在文化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1.能够分析儒学复兴的原因,梳理儒学发展历程。
2.了解宋代理学发展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学会分析儒学复兴的过程、内容和影响
背景回顾 — 辽宋夏金元时代背景
政治:民族政权并立,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经济: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
时空
观念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汤因比
英国历史学家
(1889—1975)
汤因比
唯物
史观
儒学的复兴


















一、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
一、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
学习任务单
探究一:儒学的复兴
1.儒学复兴的背景
2.程朱理学的内容(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
3.程朱理学的影响


的复兴

应运而生
继承发展
春秋
三国
儒学独尊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儒学僵化,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
隋唐
融合
????
五代
时空
观念
根据第8课及12课的内容概括儒学复兴的背景。
(1)从三国至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
(2)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3)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的现实需要。
壹 儒学复兴—— 过 程
儒学复兴
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张载
理学创立
程颢
程颐
理学成熟
集大成者: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壹 程朱理学—— 内 容
程朱理学 ——客观唯心主义
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宇宙观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材料2: 问:天道如何 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历史
解释
壹 儒学复兴—— 内 容
人生观
材料1: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朱文公文集》
材料2: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理学人生观:
天理即“三纲五常”;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3: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文公文集》
三纲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父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历史
解释
壹 儒学复兴—— 内 容
理学的认识论
材料1: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材料2: 物皆有理。穷理格物。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理学认识论:
格物致知
历史
解释
壹 儒学复兴—— 集大成者
理学大师——朱 熹
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中抽取《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料
实证
壹 儒学复兴—— 影 响
历史
解释
材料1: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思考:请结合材料,谈谈理学的积极影响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壹 儒学复兴—— 影 响
历史
解释
思考:请结合材料,谈谈理学的积极影响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壹 儒学复兴—— 影 响
历史
解释
思考:请结合材料,谈谈理学的消极影响
材料3: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
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一、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
二、手工业各部门的成就
课堂小结
一、农业展的突出成就
拓展
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学秀才(对儒家士人的称呼)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事情),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朱熹)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这样)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思考: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
考试内容有两种选择:一是考文学(诗赋),二是考儒家经书。
以程朱理学的相关阐释为标准
理由:重视发挥儒家思想在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和树立社会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
二、手工业各部门的成就
课堂练习
1.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订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  )
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标志着儒学的世俗化
D.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C
一、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
二、手工业各部门的成就
课堂练习
2.宋代理学家都积极地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也不努力于仕途以达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这体现出理学的价值取向是( )
A.追求自我修养的完善 B.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致力于革新教育体制 D.致力于推动政治清明
B
一、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
二、手工业各部门的成就
课堂练习
3.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