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有理数的乘法[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6-10-27 12: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有理数的乘法(1)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 理数乘法运算
难点:法则的推导问题的提出假如我们每天中餐花掉4元,那么5顿中餐一共花了多少元?现在若规定钱花掉记为负,则该怎么列式?-4×5=-204×5=20
-4×5=-20比较以上两式你有什么发现?探究当我们把两个正数乘积中的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时,其乘积的结果也变成了原来的相反数。一般的,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试试你自己(-5)×2=3×(-4)=-6-10-123×(-2)= 一般的,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回主页思考:回主页(-3)×(-2)=(-3)×2我们知道它的乘积是-6,当我们把因数2变成其相反数(-2)时,由刚才的道理(规则)可知,其乘积也应当变为原来乘积的相反数。63×2=6(-3)×2=-6(-5)×2=-103×(-4)=-12(-3)×(-2)=6
从以上的练习等都在表明两数相乘之间的某种规律,你能说说么?
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我们可以从两数的符号变化来探究积的符号变化,并决定乘得的最后数值结果。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我的解释感受法则、理解法则:有理数乘法法则也秉承了有理数加减的探究思路,即将问题予以归类处理,分类计算,这样有助于我们问题的解决。
例如计算(-5)×(-2)一,是同号相乘,所乘得的结果应为正。可以先得到(-5)×(-2)=+( )的判断二,把绝对值相乘,得出结果。所以有
(-5)×(-2)=+(10)的结果 感受法则、理解法则:再例如计算(-6)×4一,是异号相乘,所乘得的结果应为负。可以先得到(-6)×4= -( )的判断二,把绝对值相乘,得出结果。所以有
(-6)×4= -(24)的结果 感受法则、理解法则若均用 或 表示是相同符号的数相乘的话,请判断下面几种图形相乘所得到的图形结果。+-+-×=+++---×××===-+-+回主页例题学习计算:
①(-5)×(6); ②解: (-5)×(6)解:=-( 5×6)=-30回主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课堂练习任何数同1相乘,结果仍得原数;任何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计算:
(1) 6×(-9) (2) (-4) ×6
(3) (-6) ×(-1) (4) (-6) ×0
(5) (-9) ×1 (6) 0.5×21, -1, 0.5 , , , 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0有倒数吗?数a(a≠0)的倒数是什么?课堂练习(正误辨析)你能看出下面计算有误么?计算:解:原式==这个解答正确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答案是多少呢?实际应用:商店降价销售某种商品,每件降5元,售出60件后,与按原价销售同样数量的商品相比,销售额有什么变化?课堂练习(选择题)1)如果a×b=0,则这两个数 ( )A 都等于0, B 有一个等于0,另一个不等于0;
C 至少有一个等于0, D 互为相反数2)已知-3a是一个负数,则 ( )A a>0 B a<0 C a≥0 D a≤0CA课堂练习3)两个有理数和为0,积为负,则这两个数的关系是 ( )A 两个数均为0, B 两个数中一个为0
C 两数互为相反数, D 两数互为相反数,但不为0。D回主页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特殊的乘法运算,比如任何数同0相乘,任何数(除0)同1或者(-1)相乘,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乘等等。
3)我们在进行乘法运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回主页 读一读 数字成语算式(三天打渔)- (两天晒网)=(一事无成) 3 - 2 = 1(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各有千秋) 10 × 100 = 1000(三顾茅庐) + (三十六计)=(五湖四海) 3 + 6 = 9成语与算式(五颜六色) ÷(七窍生烟)=(八面玲珑) 56 ÷ 7 = 8(一问三不知) × (六神无主)=(七荤八素) 13 × 6 = 78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