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21:4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雨四季不同的特点。
2、品读课文,学习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
3、感受景物之美,体味倾注其中的情感。
重点:赏析语言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难点: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导语: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板书。请同学们齐读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声音很洪亮,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学好一篇文章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作者、认识不熟悉的字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作者简介。(动作举手)
生:读作者简介。
一、作者介绍
刘湛秋,当代诗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师:读得不错,请坐下。现在请第7小组的同学来逐一读生字,其他同学在心里默读,并听一听我们的同学有没有读错的。
明确:静谧( mì ) 莅临( lì ) 吝啬(lìn)(sè)干涩(sè)
咄咄逼人(duō ) 粗犷(guǎng )
师:很棒,没有一个错误(或有错误的地方同学们听出来了吗?有没有同学能读出这个字词的正确发音)现在请同学们将字词齐读两遍。
生:读字词
师:非常棒,一个好的开始为我们走入这篇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请大家伴着一段音乐自由诵读课文,可以选择性跳读。边读边用笔进行圈点勾画,找出雨在四季不同的特点,并用词语来概括。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雨给作者刘湛秋怎样的形象和记忆?你能不能找到文中最直接的那句话?
生读(3分钟读完书应该是上课10分钟)10:25
师:大家刚刚读的非常认真,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那雨到底给刘湛秋先生怎样的形象和记忆?最直接的那句话是?
生回答。
师:很好,我们都知道雨在刘湛秋心里是永远美丽的,那么同学们找出或总结能概括雨在每个季节的特点的词语。现在4个季节,一个大组一个季节。一大组春、二大组夏、三大组秋、四大组冬。回答问题时请按照这个答题格式进行答题。现在可以开始讨论了。
生回答(此处总时5分钟)时间是10:30
师:同学们找的都十分准确,在刘湛秋先生的笔下我们仿佛看到了,如少女般娇媚、活泼的春雨,如女汉子般热烈、粗犷的夏雨,如妇人般端庄、沉静的秋雨,如公主般平静又不乏浪漫的冬雨。不论哪个他,在刘湛秋先生的眼中都是美的。
师:那么,四季的雨到底美在哪儿呢? 我们先从春雨和夏雨谈起。左边两组同学品读春雨,右边两组品读夏雨。老师希望你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语段,边读边品,展开联想,说说透过字里行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开始吧。
生:自由读(2分钟)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告诉我,在文中春夏这两个季节你看到了什么?读出你找到的句子。
生:回答
师:引导: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双眼睛,你是否看到了树的内心,它怎样的心情?
生:温柔
师:很好,我们看到了春雨,那夏雨你看到了哪种美?
生:回答。
师:哇,花儿在怒放,树叶鼓着汁,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生:生命力,等
师:是的,夏雨让我们看到了蓬勃的生命力。海绵原是吸收水分,现在吸收暑气,它吸收了暑气那么夏天还有那么炎热吗?
生:没有。
师:是的,好像这样一来夏天不热了。看到了这样的春雨,夏雨,在这中间大家有听到些什么闻到些什么吗?请举手。
生回答。
师:真的很不错呢!在春天我们听到了小草翻动的声音,闻到了空气中的清香。那夏天呢?
生: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夏天的蛙声,蝉鸣声。那在这有蛙声的时候你有没有闻到些什么呢?
生:稻田香,荷叶的清香。
师:是的,在这夏天我们听到了也闻到了荷叶香。
师:那看来春夏各有特色,不过似乎都是视觉、听觉、嗅觉上的,没有触觉,真的没有可以触摸的吗?
生:有。
师:请说。
生回答。
师:你淋湿了一身,他却说你会更喜欢周围的一切。雨点与肌肤充分接触,是怎样一种体验?
生:回答。
师:是的,我们用尽了我们的感官,去感受这春雨与夏雨的美,那么秋雨和冬雨呢?说到秋天与冬天大家会想到什么?
生:收获、冷、雪等等
师:大家都沉浸在丰收的狂喜中,这秋雨下的似乎不是时候。在寒冷的冬天,雨的似乎有些干巴,这样的秋雨,这样的冬雨,还是美的吗?还是以刚才的分组,左边的同学秋雨,右边的同学冬雨。这次,不用出声,默默体会。在体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找到一下三句话,细细品味。(2分钟)
师:请同学们齐读本句话感受其中的意境。
生齐读
师: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的秋雨是格格不入的,那他为什么美呢?
生回答
师:说的很好,当收获已在大门口的时候,秋雨来临,它提醒着人们——不要被冲昏了头脑,静下心来,想一想过去,思考一下未来,记得保持灵魂的纯净。秋雨提醒我们安静与沉思,那冬雨呢?看看这两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师:从“化妆”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雨有几种形态?
生回答。
师:所以雨有两种形态,并且各有千秋。可在寒冷的冬天为什么冬雨的降临师一种特殊的温暖?
生回答。
师:通过刘湛秋先生自然美妙的笔调,饱含深情的笔墨,深刻独到的观察,让我们看到雨的美丽,体会这些美不仅需要我们调动感官、展开联想,更需要冷静的思考,去感受那些内在美。
(更换PPT)时间是10:50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看到第一自然段,找到那个美字,我们看到在“美”字前作者加上“永远”一词,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师:作者如此的喜欢雨,请找出这篇文章直接抒发作者爱雨之情的段落。
生:最后两段。
师:请大家带着感情齐读这两段。
生齐读(看时间有时间就指导)时间是10:55
师:读得很不错,在课后可以多加感受。(注意人称的转换,情感的强烈抒发)有人说“每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人可以诗意地活着”,但我想说:“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那诗意的境界的,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用心观察自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现在请同学们通过细心的观察、积极的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