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的故事》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所以本课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激发学生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儿童画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选取合适的构图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图画纸、水彩笔、蜡笔、勾线笔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1.猜谜语
左边看是权,右边看是对,正面看一看,仅对两相连。(打一字)
2.出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大树上面、下面、树洞里面会有什么有趣的事呢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本课,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探究结构 启发构思
1.课件出示树的照片。
师:你们最喜欢大树的什么部分?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2.认识大树的结构。(课件出示大树的结构图)
组成:树根、树干、树枝、树冠、树洞。
3.请学生说说见过哪些大树?(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树的图片)
松树、椰树、榕树、银杏树等。
4.欣赏作品
(1)画家的作品。
(2)小朋友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种类,欣赏相关美术作品,增加学生对树的认识和感情。
三、艺术实践
1.教师黑板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椰子树,请同学根据构图来构思一下椰子树的故事。
故事1:小猴子和椰子树的故事。
故事2:海鸟的椰子树的故事。
思考:
(1)准备画出什么样的有关大树的故事?
(2)你准备表现树的哪部分?
(3)画面中有谁?
(4)用什么方法表现,绘画或制作?
2.学生作画。
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对自己作品创作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绪,学会构思内容。
四、欣赏点评
1.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
2.推荐画得好的作品。
3.说出理由。
4.课后延伸:大树为什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有关大树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和初步评价能力,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