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乐园》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课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拆装雕塑动物等活动,学生明白了立体泥塑动物的制作要从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采用切割、揉捏等技法创作。
2.在共同探究中明白了泥塑动物的制作方法,通过参考、借鉴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泥塑作品、剪刀、小棍、牙签等材料。
学生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牙签、小棍、剪刀等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你们希望小动物生活的怎么样?
师:为了让小动物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人类不仅制定了动物保护法,还在世界各地为小动物修建了动物乐园。听说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我们去看看谁来了。
2.出示课题《动物乐园》。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起学生讨论,在师生互动中进入本课内容学习。
二、探究结构启发构思
1.动物特征:
出示马的图片和泥塑作品。比一比泥塑小马和自然界中的小马颜色有什么不同?(说出具体的颜色)
出示羊的图片和泥塑作品。再比一比泥塑小羊和自然界中的小羊造型有什么不同?(身体概括成宽大的球形使泥塑小羊看起来更强壮。)
长颈鹿有什么特点?(长脖子)艺术作品中的长颈鹿跟生活中的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看?(颜色不同,鲜艳的颜色更漂亮)
2.师: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捏捏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勤劳而又灵巧的小手捏捏小动物,创建一个动物乐园。要想把动物捏好,我们要共同创四关,你们有信心吗
探究:捏制的动物与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泥塑动物:
造型:概括、夸张、突出特点。
色彩:更加丰富、图案装饰更漂亮。
【设计意图】通过细致了解动物的特征,更好地区别在泥塑中,不同动物的造型。确定动态,采用切割、划刻等技法进行创作。
三、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捏塑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学生进行泥塑制作,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感受泥塑的乐趣,通过参考、借鉴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四、欣赏点评
1.教师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2.引导学生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教师及时鼓励、点拨和表扬。
3.引导学生评一评同桌的作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和初步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