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节日》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国家,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相关资料的书。
学生:课前搜集民族节日有关的资料、教科书、彩笔、彩纸、剪刀、胶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物产丰富,资源辽阔,各个民族兄弟姐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能说出几个民族的名称?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生活特点和习俗,也就出现了许多的节日。大家来说说你所知道的节日吧!那你还想不想了解和熟悉更多有关民族的民俗和节日呢?
2.出示课题《绘画中的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回答环节,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探究结构启发构思
1.绘画中的节日赏析
欣赏画家的画。如何表现我们的节日呢
欣赏画家的画《枣园来了秧歌队》。
问:作品表现了一个什么节日和什么内容 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故事?哪里的农民头上爱扎白毛巾
鼓励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主要人物放在中间,形成一个圆心,突出重点。
红色为主,烘托喜悦气氛。
人们载歌载舞表现喜悦的心情。
自由发言。学生自学过程可以讨论,提高相互交流能力。
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增强自信心。
2.学生作品赏析
猜一猜,这几幅学生作品分别表现了哪些节日 这些表现节日的学生作品在内容和色彩上都有什么特点 请你分析一下。欣赏:
(1)《庆丰收》
色彩以红、黄为主,烘托出节日气氛,人们身着漂亮的衣服庆丰收,欢歌笑语响成一片。
(2)《舞龙灯》
弯曲的彩龙把画面连接在一起。
(3)《扭秧歌》、《赛龙舟》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三、艺术实践
1.你想表现什么节日?
2.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作业要求: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众多节日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日进行创作,需要学生自己选择和构思绘画内容,拉近学生跟节日的距离。
四、欣赏点评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老师进行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国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能够做到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和初步评价能力,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