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教师 曹倩 备课日期 共( 2)课时
备课内容 气候 章节 第二章第二节
教学设计 复备内容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包括“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三部分。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提供了六幅地图,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活动,了解我国气候特征“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通过了解夏季风、冬季风的性质,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来认识到这一气候特征。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通过图片和知识之窗让同学们认识到我国灾害性多发,以及对灾害性天气的危害有一定认识,树立防灾、减灾的灾害性预防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的气候类型、温度带和干湿区,认识到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 2、认识我国季风气候典型的特征,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认识我国气候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灾害性天气,掌握预防灾害性天气的基本常识,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农业和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全班分成8个“中国地形地势的考察小组”,每小组6人,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各小组表现进行星级评比,一般回答对一个问题加一颗星。学生每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再利用山脉模型、地形模型等教具以及多媒体手段加以纠正讲解,利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整节课上有思考、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等环节,让学生有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的欲望,并创设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运用课本提供的6幅地图,在读图分析基础上认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进而去分析其影响因素。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差异大,这些与南北纬度(纬度位置)、东西经度跨度大(海陆位置),地形复杂等因素有关。 2、季风气候显著 让学生读“我国的夏季风”和“我国的冬季风”,了解风向和影响范围,从季风的特点去理解气候的特征。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认识到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1、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让学生说说本地的灾害性天气,引入本部分教学,结合实际,说明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防灾和减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回顾之前学习的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自主学习1: 读图,估算海南省与黑龙江省气温大约相差多少? 学生展示考察结果: 选取一个小组阐述他们的考察结果。 课件展示: 1、气温分布规律: ①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受纬度影响) 自主学习2: 读图,估算我国7月平均气温大于16℃的地区占我国总面积的比例? 学生活动: 各小组讨论,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 教师讲解: 1、气温分布规律: ②夏季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划分了中国温度带。 课件展示: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学生活动: 学生记忆各温度带的分布,各地形区主要分布在什么温度带。 学生展示考察结果: 学生指图说出各地形区主要分布的温度带。 承转过渡: 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的气温,那我国的降水又如何呢? 学生活动: 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 学生展示考察结果: 1.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课件展示: 中国四城市年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我国降水在时间分布的特点。 教师小结: 2.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承转过渡: 根据我国各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 课件展示: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教师讲解: 观察《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记忆各干湿地区的位置。 学生活动: 记忆各干湿地区的位置并完成活动。找到各地形区所属的干湿地区。 承转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界线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教师讲解: 在讲到地形地势时我们就讲到过这条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课件展示: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学生活动: 观察这几幅图找到丘陵—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展示考察结果: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①1月0℃等温线 ②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③800mm等降水量线 ④半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⑤中国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的分界线。 ” 师生共同总结: 1.读图分析中国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 2.熟悉部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熟记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地区 板书设计 1.气温的分布规律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受纬度影响) 夏季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2.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3.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①1月0℃等温线 ②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③800mm等降水量线 ④半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⑤中国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的分界线。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1.问题导入:在我国气候类型中,季风气候分布最广,原因是什么? 2.认识季风显著的原因 学生活动: 读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回忆7年级下第七章亚洲气候的内容。 总结: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 学生活动:认识夏季风和冬季风 读夏季风、冬季风图,比较分析,思考: 1、我国冬、夏季风的风向如何?有什么性质及对降水的影响是什么? 季风来源风向性质降水冬季风内陆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寒冷干燥降水少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西南季风、东南季风温暖湿润降水多
2、我国高温与多雨同期,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教师讲解: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使农作物和植物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高得多。 学生活动:认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参与活动: 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与什么季风有关?(夏季风,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那条等降水量线重合(400毫米) 3、贵州是否属于季风区? 学生活动: 读灾害性天气图,参与活动: 1、我国灾害性天气有哪些?(霜冻、洪涝、台风、干旱) 2、洪涝和干旱是怎样产生的 (夏季风强弱,进退早晚) 思考:夏季风过强或过弱会给长江流域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天气? (夏季风过强,异发生洪涝灾害,过弱异发生干旱) 阅读知识之窗:台风 寒潮 说说台风和寒潮的危害、特点和预防措施、 寒潮台风危害剧烈的降温、大风、风沙及常伴随霜冻、结冰,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给农作物的生长也带来危害。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发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在海上掀起巨浪危机海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特点剧烈的降温,伴有大风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预防措施关注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及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等
板书设计: 一、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 我国的气候类型。 2、 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3、 干湿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4、 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5、 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二、 讥讽气候显著 1、 成因:海陆之间热力性质差异大 2、 冬季风和夏季风 季风 来源 风向 性质 降水 冬季风 内陆 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寒冷干燥 降水少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西南季风、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降水多 3、 特点:夏季雨热同期 4、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分 三、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1、 灾害性天气:霜冻、洪涝、台风、干旱 2、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洪涝和干旱 成因:与夏季风强弱有关 3、 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