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现代文阅读复习卷(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复习卷(二)(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09:5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复习卷(二)(试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游子的平安符
娘的眼睛越来越糟糕了,经常把邻家的柱子认成我。
这是父亲在信中告诉我的。
突然意识到,已经有9年没有回老家了。这些年,在外求学、当兵提干、娶妻生子,家乡的概念早已被“家”代替。当《常回家看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吹遍神州大地时,在妻和女儿的一再央求下,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回家乡的路。娘拉着妻和女儿的手,轻轻摩挲(mó suō用手抚摩)着,浑浊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淘气的女儿不知从哪儿翻出一个红布包,像是找到了什么宝贝,举着给我们看。娘接过来,捧在手里,一层层剥开,对女儿说:“这些是你爸爸离家后写的信,我都给收好了,一共52封,一封也不差。”
这些年工作忙,也没顾上回来看看双亲,只是偶尔写封信捎上一片问候,没想到娘还一直珍藏着,我的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愧疚。禁不住问:“娘,这些信你还留它干啥?”
娘不紧不慢地说:“老辈人说,出门在外的人捎回家的东西,用红布包好,才能保佑平安。我经常翻翻你寄回的这些信,心里就踏实……”望着满头白发目不识丁的母亲,看着那一封封都捆着小红线的信,我的眼睛湿润了。
出门在外的游子,就像放飞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那一端始终系在母亲的心头,维系着这份亲情的就是那长长的牵挂。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 目不识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紧不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填空.
(1) “神州”指中国,请你再写出中国的别称(至少两个)  。
(2) 题目中的“平安符”是指  。
(3) 第4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了 。
(4) 第5自然段中“愧疚”一词的近义词是 ,从中表达了“我 的心情。
3.回答问题。
(1) 有人认为娘用红布包信祈求儿子平安是迷信的举动,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说我们长大赚到钱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是孝顺他们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孝顺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绿色之都莫斯科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绿色之都”,平均每人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全市面积的40%,有11个自然森林、98座公园,占地约2000公顷。市区还有700多座街心花园,占地约1256公顷,加上湛蓝的莫斯科河、上千座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古迹及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     )的现代建筑,使它对游人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它建立在七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林立着式样各异、(装饰 装扮)多样的建筑。入夜,万家灯火映彻长空,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放射出宝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座全世界都知道,非常著名(      )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挺立 矗立)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十月革命后,红场就成了举行庆祝活动的地方。曾经用黑色和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宁墓,就在红场一旁的克里姆林宫宫墙下。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起莫斯科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八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生态环境的(改造 改善),美化了市容,(调动 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之都。
4.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5.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错落有致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莫斯科被称为“______________”,平均每人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
(2)莫斯科以前被称为“沙漠城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
(1)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 ( )
(2)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
(3)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 )
9.莫斯科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煮 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 )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0.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
11.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______________。
(3)“煮书”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
12.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13.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一句你积累的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材料二
景点名称 位 置 特 点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地势险要,是明代首都的重要屏障。
山海关长城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有“天下第一关”的盛誉。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是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北京密云与河北滦平交界的燕山山脉中。这里的长城构筑复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15.长城始建于___时期,修长城的目的是_______。
16.比较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你能看出关于长城的哪些信息 (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两句和长城有关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少年闰土》片段,答题。
①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②“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③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8.读第①自然段,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素:___________。 如许:___________。
19.选文第②自然段写了闰土说的一件新鲜事是______________。
20.选文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中反复出现“不知道”三个字,有什么作用?从中可以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做题。
山沟里的孩子
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
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地暗下来了。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笼罩着他们。
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里的路黑黑的。远处,狼在嚎,羊栏边的黄狗汪汪叫,天黑洞洞的。忽然,天空中亮起了一盏灯,哦,那是月亮哟,它把清辉撒向山野,照亮了孩子们回家的路。
传说,山沟里埋藏着一把金钥匙,谁能找到它,谁就能打开智慧的宝库,改变山沟的面貌。山沟里的孩子们就是怀着这样的理想,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寻找。他们要用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宝席,用知识的力量改变村庄,改变山沟的穷面貌。
啊!山沟里的孩子不怕从黑夜启程,他们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22.文中写颜色最多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短文第二节多次写到了颜色的变化,其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 ”画出写时间的句子。
24.请把与文中画线句子相对应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山沟里埋藏着一把金钥匙。”“金钥匙”指的是( )
A.金做的钥匙 B.知识 C.开门的钥匙
26.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7.短文赞扬了( )
A.山沟孩子能吃苦。
B.山沟孩子胆子大。
C.山沟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
课外阅读。
十根手指
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菜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而后操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刷刷”扫起来;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全身的器官,除了它们,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们。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
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28.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我”是怎样对待手指的?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手指的惨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请来的“手”有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
B.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学作文的小故事
我学作文的“历史”中,曾有这么一件十分有趣的小故事。
那是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很调皮,手脚总是闲不住,做什么作业都不认真。特别是三年级开始作文了,更不习惯。一个星期天,老师布置写一篇作文:《记一件趣事》。一早,我在妈妈的督促下拿纸笔来做作文。心里一边想着玩,一边想着应付检查,总得写几句呀,但是想来想去,有什么趣事好记呢!心里就暗暗埋怨起老师来,你什么题目不好出,偏偏出这个题目——趣事、趣事,一点趣味也没有。想了半天,连一个开头还写不出,就心一横,自言自语说:“对,还是先去玩一会再来写吧!”
于是我避开妈妈,猫着腰,溜到隔壁李明家,隔着门缝,把李明叫出来。
李明问:“你叫我干什么?”我说:“我们到小溪里去捉虾好吗?”李明一听,乐了,立即回去拿了个瓶子,和我一起向村外小溪跑去。
我们在小溪里捉虾,不一会就捉到好几只小虾。它们在玻璃瓶里东冲西撞,逗得我俩哈哈大笑……
玩着,玩着,我忽然想作文还没写呢,不禁轻轻喊了声:“糟糕!”就快步向家里跑。弄得李明莫名其妙,他也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小溪回家去。
到了家,我一看,“上帝保佑”,还好,妈没醒呢,大概她夜班回来又料理了家务太累了。我赶紧溜到房里,翻开作文本写起作文来。这时,不知怎的我的大脑转动得很灵了——我把在小溪里怎样捉虾,怎样看瓶中小虾惊慌失措、东冲西撞……甚至把李明笑得跌坐在溪水中湿了裤子的狼狈情景,也写进去了。
写好作文,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妈妈被我笑醒了,看了我的作文,直夸我的作文写得好。不知怎的,从此,我不但不感到作文难,还养成了随时把亲自做的、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的习惯。因此,我的作文成绩也一年比一年有了提高,这次毕业考的作文我也感到没有什么困难了。
32.从文中可以找到_______个成语,他们分别是_______。( )
A.6;自言自语、莫名其妙、恋恋不舍、惊慌失措、毫不犹豫、锲而不舍
B.6;自言自语、东冲西撞、莫名其妙、恋恋不舍、惊慌失措、情不自禁
C.6;自言自语、东冲西撞、莫名其妙、恋恋不舍、惊慌失措、毫不犹豫
33.作者在“学作文”的小故事时,没有写下列哪一项( )
A.写不出来 B.跑向小溪 C.回家写文
D.爱上作文 E.求助李明
34.第六自然段写了作者“捕虾”很开心,但为什么要略写?( )
A.作者还没有真正地掌握写好作文的秘诀,所以详略把握得还不好。
B.作者是有选择地来写,这部分内容他没有太多话要写,只好略写了。
C.作者写“捕虾”这件事是为了引出怎样把“作文”完成好的,突出文章“学作文”的中心意思。如果详写此部分,那么中心就偏离“学作文”而是“捕虾”了。
35.作者是怎样养成写作的好习惯的?( )
A.搜集材料。 B.留心观察。 C.随时把亲自做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目不识丁:很少受过教育的或没有受过教育。文中指母亲虽不识字但珍藏我寄的信。 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文中指母亲说话的心情很平静。 2.(1) 华夏、神州、九州、中华。
(2)“我”寄回家里的一封封被母亲捆着小红线的信 。
(3)母亲对信十分珍惜和重视。
(4)惭愧或内疚、对母亲、对家的内疚和自责 3. 我不认为这是迷信的举动。因为母亲把信用红布包好,心里祈求在他乡的儿子逢凶化吉、一生平安。那细细的红线其实包的是母亲那颗温暖的心,蕴含着伟大的母爱。 例如:我认为把赚到的钱交给父母、爷爷奶奶,这只是经济上的援助,不是孝顺。我们更应该给与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例如:常回家探望老人,多点关心、问候他们日常生活;带老人去检查身体,平常陪老人去散步、聊家常、锻炼身体等,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
【解析】1.略
2.略
3.略
4.装饰 矗立 改善 调节 5.金碧辉煌 错落有致 举世闻名 6. 绿色之都 以前树木很少 7. 不能去掉。“之一”说明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除了莫斯科还有其他城市,莫斯科只是其中一座。 不能去掉。“曾”说明以前发生过野鹿绝迹的事情,现在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了。 8. √ √ × 9.自1928年起莫斯科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八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
【解析】4.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在识记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做到胸有成竹。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很高。
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解释、运用。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
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
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1)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绿色之都”,平均每人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全市面积的40%,有11个自然森林、98座公园,占地约2000公顷。(2)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
7.文中加点的词语不能随便去掉,因为语言表达要讲求严谨,随便去掉一些词语会使语言表达失去严谨性。
8.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修辞手法。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较容易地解决此类题目。
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
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自1928年起莫斯科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八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之都。
10. 疑惑不解 得心应手 豁然开朗 11. 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把书放在锅里煮 读书时反复诵读品味,积累妙词佳句。 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牢记好词好句,说话和写文章不会犯愁。或者用原文中句子(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不会犯愁。) 12., : “ , , ? , 。 ” 13.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只有多读书,而且要读透,领会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不断地积累好词佳句,不断地增长知识,只有这样写文章说话才得心应手。只有做到博览群书的人,写作时才能妙笔生花。 1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解析】10.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成语意思的掌握,学生平时要多积累。
“心里不明白,不相信。”对应的是④段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中的疑惑不解。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对应的是第④段中的得心应手。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对应的是最后一段“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中的豁然开朗。
1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文章中信息的分析与提取能力,注意认真阅读原文。
(1)在文章中第①段中即交代了令作者奇怪的问题,即“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2)文章中第②段“我”的疑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表明“我”理解的煮书即为“把书放进锅里煮”。
第④段中说明了爷爷理解的煮书,即为“读书时反复诵读品味,积累妙词佳句。”
(3)结合“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可以得到答案。
1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掌握,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使用。
“爷爷笑了”与之后的“说”是承接关系,所以在此之间要用逗号隔开。爷爷说的话从“说”一直到段末要用冒号引出,用双引号括起来。而爷爷说的话中,“怎么不可以煮呢”是疑问句,要在句尾加上问号,而“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是句子的结尾,要加上句号表明句子的结束,其他分句后一律用逗号隔开即可。
1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于句子内容的理解,答案不唯一。
要先说出自己理解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文章中内容予以阐释即可。如: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书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会读出不同的韵味,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书读得多,积累的词汇多,说话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14.本题考查学生积累,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本题答案不唯一,是读书名言即可。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 西周 防御敌人 16.关口多建于险要之处;周围景色比较优美;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17.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分析】15.本题考查的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在本题中,结合原文内容“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可以得出长城始建于西周时期,修长城的目的是防御敌人。
16.本题考查的是对图表内容的分析和以及信息的提取。比较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关于长城的信息有关口多建于险要之处;周围景色比较优美;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17.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积累和分析,结合原文的内容,对和长城有关的古诗词进行积累,例如有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8. 从来 像这样
19.看跳鱼儿 20.“我”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 21.反复出现“不知道”,与闰土见多识广、生活经验丰富形成对比。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敬佩、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
【分析】18.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解释。
解释词语时要结合语境。
“素”在这里是从来、向来的意思。“素不知道”意思是从来不知道。
“如许”在这里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句子中指“五色的贝壳”。
19.本题主要考查概括能力。
本段主要写了潮汛要来时有许多跳鱼儿的新鲜事。
20.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说“我”和朋友们知道的东西太少,远离大自然。
21.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这里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形成了一种对比。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使形象更加鲜明,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2. 黑黑 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天还黑,可是现在天应经变亮,说明由黑夜到白天,天渐渐亮了。 23.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地暗下来了。 24.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 25.B 26.指美好的未来。 27.C
【分析】2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山沟里还黑着、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里的路黑黑的、天黑洞洞的。”可知,文中写颜色最多的一个词是黑黑。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 “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用了三个“由黑变……”组成一句排比句;说明了,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天还黑,可是现在天应经变亮,说明由黑夜到白天,天渐渐亮了。孩子们走的路程远,且时间长。
2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地暗下来了。”,可知,这两个句子是描写时间的句子。
24.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对应的句子是“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
25.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他们要用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宝席,用知识的力量改变村庄,改变山沟的穷面貌。”可知,“山沟里埋藏着一把金钥匙。”“金钥匙”指的是知识。
26.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从“传说,山沟里埋藏着一把金钥匙,谁能找到它,谁就能打开智慧的宝库,改变山沟的面貌。山沟里的孩子们就是怀着这样的理想,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寻找。他们要用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宝席,用知识的力量改变村庄,改变山沟的穷面貌。”可知,山沟孩子为改变山沟的贫穷,起早贪黑去上学,“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是:指的是美好的未来。
27.本题考查了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概括能力。
短文主要写的是山沟孩子为改变山沟的贫穷,起早贪黑去上学,赞扬了山沟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
28.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肚子饿了,它们就去做饭。 29.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 灰头灰脸、鼻青脸肿。 30.不合心,不懂“我”。 31.A
【解析】略
32.B 33.E 34.C 35.C
【解析】32.略
33.略
34.略
35.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