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你能再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竹节人的玩法吗?
竹节人
说一说
回顾任务一,你能再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竹节人的玩法吗?
◇单独玩:把竹节人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拉,一松一紧,竹节人就手舞足蹈。
◇和同学的竹节人放在一起,就可以搏斗了。
◇自己还可以给竹节人做不同的衣服、兵器等,给竹节人起自己喜欢的名字。
说一说:要完成第二个阅读任务,你关注了哪些内容?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小组交流
怎样玩竹节人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说一说
A.
B.
C.
D.
E.
F.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神气!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神气!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乐趣无穷
两个“神气”体现出同学们亲手制作玩具感到骄傲自豪。
搏斗
呆头呆脑
神气!
神气!
跺脚拍手,咋咋
呼呼,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阅读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方法总结
阅读任务二时,抓住重点词句——注意到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且关注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从中体会到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阅读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方法探究
主要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梳理方法
“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玩具,下课后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
“我”和同桌相视一笑,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
“大步流星”“怒气冲冲”似乎表现出的是老师不苟言笑、威严无比的形象。但这些夸张的描写与后文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了老师温柔赤诚的内心和活泼亲切的形象。
读一读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到志趣相近,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也消失了。
读一读
读一读,填一填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回顾:带着以下任务,我们是怎么读《竹节人》这篇文章的?
阅读任务 要关注的内容
1.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快乐。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说一说
(1)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们重点关注课文第3~7自然段,提取出关键信息。
(2)完成第二个阅读任务,我们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还原当时大家玩竹节人的热闹场景,也和同学们一起演一演相关动作,感受玩竹节人的乐趣。
(3)完成第三个阅读任务,我们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运用复述的方法进行讲述。
读一读
威风凛凛
疙 瘩
棍 子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橡 皮
雕 像
跺 脚
颓 然
沮 丧
趴 下
抽 屉
溜 了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