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层作业】(苏教版2017秋)二年级上册4.12玩玻璃纸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体育课上,李老师教同学们如何判断队列是否站直时,他说通常情况下第三个同学看不到第一个同学的头就说明队列是直的,王老师这一方法应用了光 传播的科学知识。
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 ,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千米, 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测量 距离的单位。
4.光从光源发出后沿 传播。
5.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第一个 的实验(有文献记载),证明光是沿 传播的。
【能力培养】
二.选择题(共5小题)
6.光在空气中是沿( ) 传播的。
A.四面八方 B.折线 C.直线
7.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亮发出的光直接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见了月亮
B.点燃的蜡烛是一种光源
C.小孔成像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8.20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 )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A.张衡 B.鲁班 C.墨子
9.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约为( )千米。
A.9.5 B.9亿 C.9.5万亿
10.闪电和打雷是同时产生的,可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视觉比听觉灵敏 B.雷声产生的距离更远
C.光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1.阳光透过树林中的层层树叶在地面形成一个个“光斑”,是由于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的。( )
12.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一个时间单位。 ( )
13.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时不会受阻。 ( )
14.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 )
15.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时间。 ( )
【拓展提高】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下面左图是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情况,右图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传播的情况。
(1)根据这两幅图,关于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的传播方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这种实验的方法叫什么?
五.解答题(共1小题)
17.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解答即可。
【解答】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体育课上,李老师教同学们如何判断队列是否站直时,他说通常情况下第三个同学看不到第一个同学的头就说明队列是直的,王老师这一方法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科学知识。
故答案为:沿直线。
2.【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根据光的反射现象解答即可。
【解答】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反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故答案为:反射。
3.【分析】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路程,根据概念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故答案为:30;光年;恒星间。
4.【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接触面上会发生折射、反射,此时光就不是直线传播了。
【解答】光从光源发出后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不同传播介质的接触面上会发生折射、反射,但是不会有曲线传播现象。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直线。
5.【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解答】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他的做法是,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一面墙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对面的墙上就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倒像,这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故答案为:小孔成像;直线。
二.选择题(共5小题)
6.【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故选:C。
7.【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A、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月球不是光源,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直接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见了月亮,选项观点错误;
B、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点燃的蜡烛是一种光源,选项观点正确;
C、小孔成像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选项观点正确。
故选:A。
8.【分析】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墙体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解答】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他的做法是,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一面墙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对面的墙上就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倒像。小孔成像的实验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故选:C。
9.【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根据光年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一年有365天,一天24小时,1小时是60分钟,1分钟是60秒,即30×60×60×24×365=946080000万千米≈9.5万亿千米。
故选:C。
10.【分析】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340米,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千米,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打雷是带不同电荷的云相遇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此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闪电是光,传播速度很快,先传到人眼,首先被看到,而雷声是声音速度很慢,传播时间较长,传到人耳的时间长,所以后听到雷声。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故选:C。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1.【分析】光斑是太阳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像,树叶缝隙就是小孔,这些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实像,所以光斑是太阳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因此不是树叶的像,也不是太阳的虚像,更不是树叶的影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解答即可。
【解答】光斑是太阳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像,树叶缝隙就是小孔,这些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实像,所以光斑是太阳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因此不是树叶的像,也不是太阳的虚像,更不是树叶的影子。
故答案为:√。
12.【分析】光年是长度单位,用来计量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的距离,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是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单位。
【解答】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一个长度单位。
故答案为:×。
13.【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解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光在传播中遇到半透明物体时,部分穿过物体。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4.【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解答】根据对光的传播方向的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朝一个方向传播,方向性很强,而不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点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5.【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根据概念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不是时间。
故答案为:×。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2)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解答】(1)根据题中这两幅图,关于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的传播方向可知:光只有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
(2)题目中图示给出的两个实验分别是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情况和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传播的情况,通过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实验的方法叫对比实验。
故答案为:
(1)光只有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
(2)对比实验。
五.解答题(共1小题)
17.【分析】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解答】答:不能。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三个圆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故答案为: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