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件(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件(2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0 07: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文学:
古希腊
(1)希腊神话: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古希腊十二主神的形象
所谓“神人同形”就是神和我们一样,有着人的形态和肉体,却比人高大健美;“神人同性”是指神有着和人一样的性情,也有各种弱点和缺点。
十二主神特点
宙斯:掌管天界,以贪花好色著名。
赫拉:宙斯夫人,爱嫉炉。
波塞冬:掌管大海,暴躁,贪婪。
哈得斯:掌管冥府,残忍,但很守信。
德墨忒耳:农业女。
阿瑞斯:战争之神;粗暴而嗜血。
雅典娜:智慧女神和女战神;智慧、理智、纯洁。
阿波罗:太阳神,精明练达、老成持重。
阿佛洛狄忒:爱,美和欲望之神。
赫尔墨斯:盗窃者守护神,商业之神、聪明狡猾。
阿耳忒弥斯:女猎神和月神,自由独立,热爱野外生活。
(2)《荷马史诗》:
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荷马史诗》封面
(包含《伊利亚特》
和《奥德赛》)
荷马雕像
描述了公元前11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
2、雕塑:
(1)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
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2) 掷铁饼者
古希腊
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想象图)
《米罗的维纳斯》
《拉奥孔》
雅典神殿雕刻
古希腊雕塑作品多是裸体的人像和神像,表现了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相关史事
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的城市奥林匹亚,在公元前776年以后发展为全希腊的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所有敌对活动一律停止。比赛项目最初只有赛跑一项,后来不断增加。比赛获胜者被本城邦人视为英雄。
材料:
1894年6月16日,顾拜旦精心设计和主持的首次“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召开,通过决议复兴奥运会,规定此后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共举行了293届,历时1169年影响深远。
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是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长期孕育的结果。第一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自截至2022年6月,已有23个国家、41个城市举办过夏奥会与冬奥会,“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已经发展到206个国家和地区,奥运会已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体育文化盛会。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
主要体现在神庙,典型代表是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复原图
帕特农神庙遗址
多立克柱,充满力量感,最早是在希腊人建造神庙时发明的。
爱奥尼克柱,柱头由一对标志性的涡形装饰置于柱帽之上,运用较为广泛。
科林斯柱,柱头是忍冬草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其应用较少。
雅典卫城伊瑞克先神庙
雅典卫城胜利女神庙
2、罗马建筑:
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
古罗马大竞技场
罗马万神殿
古罗马凯旋门
古罗马引水道
三、哲学和法学
1、哲学:
古希腊
(1)德谟克利特:
提出“原子论”
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认为灵魂和理性都是由精细的原子构成的,是同一个东西,并不神秘。
反对宗教神话观念
(2)苏格拉底:
①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地问和答
②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雕像
苏格拉底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
人物扫描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雅典公民。据记载,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在被投入监狱一个月后,这位年已七旬的哲人遣退妻儿,在众位弟子面前饮鸩,从容就死。他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作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他要求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对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提出异议。尽管可以逃生,但苏格拉底宁可为坚持自已的信念而死。
苏格拉底
(3)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
人物扫描: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解剖了许多动物,奠定了动物学基础。他是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
2、法学:
(1)起源:
习惯法
(2)形成:
成文法(渊源:《十二铜表法》)
(3)发展: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古罗马
蒙住双眼、一手提剑、一手握天平的司法女神朱斯提提亚Justitia
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相关史事
罗马的法学家有权在法庭审案时发表意见,有权解释法律。他们的著作将各种法学原理变得可操作,成为罗马法学的基础和权威。罗马规定,若有法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应到法学家著作中寻找答案。
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
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
四、公历的起源
1、凯撒命人编制“儒略历”;
2、4世纪,罗马皇帝以儒略历作为基督教历法;
3、今天使用的公历是以儒略历为基础。
古罗马
儒略历将全年分设为12个月,单数月是大月,长31日,双数月是小月,长为30日,只有2月平年是29日,闰年30日。每年设365日,每四年一闰,闰年366日,每年平均长度是365.25日。
凯撒
知识拓展
公历是如何减少误差的
公历每月的天数不全相同,其实是人为的结果。每年365天原是这样分配:单月31天,双月30天,只有2月为29天。凯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的生日在8月,他从2月抽出1天加到8月,结果2月减少至28天,8月变成大月31天。最终,形成了“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的历制。
公历使用到16世纪时,又产生了误差。于是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闰制进行改革,即仍然4年一闰,但逄能被100整除的那一年不闰,到能被400整除的那一年再闰,这样每400年闰97次,误差就极小了。因此现在通用的公历又叫“格列高利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