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活动版精品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竹节人》活动版精品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11: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竹节人
第一课时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这是名叫“竹节人”的手工玩具。
观察并猜一猜这是什么?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风靡 俨然 一绺 悻悻然 窦尔敦
偃月刀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鏖战犹酣 赫赫伟绩
.
.
.
.
.
.
.
.
.
.
.
.
.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前功尽弃:
威风凛凛:
挖空心思: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
弄巧成拙:
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
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佩。
形容费尽心计。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虎视眈眈:
大步流星:
津津有味: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形容趣味特别浓厚。
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课文中形容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入迷程度。
非常满足。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划分课文层次,尝试概括各部分内容。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19):
第三部分(20~29):
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是自己做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了斗竹节人。
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以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写“我”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下课后,“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时候和小伙伴迷上了斗竹节人的游戏,作者既写了做竹节人的方法,又介绍了斗竹节人的玩法,尤其回忆了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如果给你以下任务,你会怎么读《竹节人》这篇文章?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读导读,回忆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
浏览全文
筛选提取
展开想象
复述
……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一,需要关注材料中的哪些内容?
写玩具制作指南
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制作材料、工具、制作步骤
动作、具体玩法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竹节人制作指南
材料工具
制作过程
注意事项
材料:毛笔杆、鞋线
工具:锯子、钻子
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做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
第二步:在上面钻一小眼,供装手臂。
第三步: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
第四步: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
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找出竹节人的玩法相关自然段( )并复述竹节人的玩法。
先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再将鞋线一松一紧,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就是搏斗了。
第8~9自然段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读句子,找出文中出现的其他样式的竹节人。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①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②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③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如果你是作者,你还会做哪些样式的竹节人?
布置作业
1.将今天学习的内容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讨论分享他们儿时的玩具。
2.请你按照“竹节人制作指南”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竹节人吧。
竹节人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你们还记得任务一的内容和阅读方法吗?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阅读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斗竹节人的情景和乐趣的段落。
(8~19自然段)
画出体现“我们”装饰竹节人、斗竹节人时的快乐和投入的相关词句。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哪位同学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制作过程和心得?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大家玩的都非常开心,文中的“我”也是这样,上课铃响了,可“我”还没有玩得尽兴,于是和同桌偷偷玩了起来,结果如何?
被老师发现,没收了。
老师没收竹节人后会怎样处理呢?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阅读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关于老师和斗竹节相关内容。
(20~29自然段)
起因
经过
结果
讲讲有关
老师的故事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老师对竹节人的态度又有着怎样的变化?
“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念念
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
老师对竹节人态度的转换,体现了什么?
老师是一个具有童真童趣的大人,也从侧面展
现了斗竹节人这个游戏十分有趣。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回顾根据本课学习,面对三个阅读任务,用到了哪些阅读方法?
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为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我主要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聚焦导读,完成任务
有目的地阅读
带着阅读目的浏览课文,接着找到相应的内容,再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再采用合适的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同步试题二。
板书设计
竹节人
阅读目的
有目的阅读
阅读方法 相关内容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