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30 14:1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
第五单元
一、阅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选段,完成练习。
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②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③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势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选文以“__________________”这中心句引领,分别从_______和______两个方向进行具体描写。
2.第②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结构。
3.第②段写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说说写了哪些小动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的?
4.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根据文意,再续写一句。
二、阅读理解。
盼(节选)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片段中加点的词语“逗引”是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的心理。
2.画线的句子具体描写了“______”(填1个字)这一心理活动,在文章的结构上起______的作用。(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
A.点明中心 B.引出下文 C.承上启下 D.总结上文
3.选文第2段围绕 “雨后美景”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安静的四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4.“我”一直盼着下雨,可当下雨后,我又盼着雨停,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下列问题。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
“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呢。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真的吗?”妈妈问。
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1.“我”嚷着奔进厨房,其实“妈妈”后边省略了一个句子是( )。
A.外边刮风啦! B.外边下雨啦! C.外边天黑啦!
2.片段中出现三个表示看的词语,分别是:看、________、________。后边的这两个词可以替换为“看”吗?为什么?
3.选文重点抓住了“我”和妈妈的( )来写。
A.语言 B.动作 C.神态
4.“我”是真的想给妈妈买酱油吗?“我”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5.“我”为什么脸红了?( )。
A.因为“我”很着急。
B.因为“我”对妈妈撒谎了,我没见爸爸。
C.因为天气炎热,让我感到不舒适。
四、课内阅读。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选文选自___________。
2.选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写出了“我”的情感变化过程,失望——期待——___________。
3.选文画线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下雨的时候,路人都加快了速度,为什么“我”却放慢了速度?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原因。
5.生活中,你有过这种盼的心理吗?试着描写一下。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案】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 非生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内容可以得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中心句引领,分别从生物和非生物两个方向进行具体描写。
2.【答案】总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结构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和写作的结构可以得出,第②段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总写“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然后分写“棚架上看瓜藤”“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等。
3.【答案】写了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通过写个把月不见它们就有了妈妈的一半大,体现夏天生物长得快的中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从文段中“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可以看出写了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通过写个把月不见它们就有了妈妈的一半大,体现夏天生物长得快的中心。
4.【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小草长,柳条长,河边是一天一天地变得富有生机。苹果长,梨长,果园是一天一天地变成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辨析,仔细阅读原句内容,从文段中“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势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可以得出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仿写句子时要注意运用相同的句式,写出相应的句子即可,例如可以写成,小草长,柳条长,河边是一天一天地变得富有生机。苹果长,梨长,果园是一天一天地变成熟。
二、1.【答案】拟人 “我”想穿新雨衣出门的急切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逗引,意思是指用惹人可笑的言行,逗弄对方。结合句意,“逗引”描述雨的,故这句话采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想穿新雨衣出门的急切的心理。
2.【答案】盼 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原文围绕“盼”字,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展开,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文章展现了儿童细腻、有趣的内心世界,赞美了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怀念之情。画线的句子具体描写了“盼”,希望雨能够留到明天下,让“我”可以穿着新雨衣出门,引出下文雨停和雨后的美景,故第二空选B。
3.【答案】凉爽的空气 大雨冲刷过的马路 路旁的小杨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根据“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概括出答案。
4.【答案】不矛盾。“我”之前盼着下雨,是因为下雨“我”就可以穿着雨衣出去,可是当“我”知道自己不能出去以后,“我”又盼着雨停,怕雨今天下完了明天就不下了,实际上“我”是希望雨明天再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情感的把控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我”之前盼着下雨,是因为下雨“我”就可以穿着雨衣出去,可是当“我”知道自己不能出去以后,“我”又盼着雨停,怕雨今天下完了明天就不下了实际上“我”是希望雨明天再下。因此不矛盾。
三、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后文可知,我一直在盼着下雨,好能穿上雨衣。因此,“我”嚷着奔进厨房,其实“妈妈”后边省略了一个句子是:外边下雨啦!
2.【答案】瞟 盯 不可以。因为“瞟”是指很短的时间,怕妈妈发现“我”的小心思。“盯”是着急,想要在碗架的瓶瓶罐罐中间找到出去的理由,所以很认真地看和寻找空的瓶罐。
【解析】本题考查对相近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在本文中,跟“看”相似的词有:①瞟②盯③。这两个词不能替换为“看”,因为“瞟”是指很短的时间,怕妈妈发现“我”的小心思。“盯”是着急,想要在碗架的瓶瓶罐罐中间找到出去的理由,所以很认真地看和寻找空的瓶罐。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手法的掌握情况。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选文来看,短文呈现的是“我”和妈妈的对话,因此是语言描写。
4.【答案】“我”并不是真的想给妈妈买酱油。“我”这样说是想借着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漂亮的雨衣出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选文内容可知,文中的“我”非常想要穿上漂亮的雨衣,而妈妈只想要文中的“我”听英语讲座,因此只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漂亮的新雨衣。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文中句子“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可知,我脸红的原因是撒谎了,没有见过爸爸。
四、1.【答案】《盼》
【解析】通过平时的学习我们知道,选文选自课文《盼》。
2.【答案】盼 兴奋
【解析】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选文以“盼”为线索,写出了“我”的情感变化过程,失望——期待——兴奋。
3.【答案】天气骤然变化 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表现了“我”对雨的期盼之情
【解析】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选文画线的句子描写了天气骤然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表现了“我”对雨的期盼之情。
4.【答案】路人加快速度是怕被雨淋湿,“我”放慢速度是因为“我”希望雨下大点儿,这样“我”就可以穿雨衣了。
【解析】我们在做此类题目时,同样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路人加快速度是怕被雨淋湿,“我”放慢速度是因为“我”希望雨下大点儿,这样“我”就可以穿雨衣了。
5.【答案】示例:终于熬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晚上,我看着电视,爸爸妈妈早早地睡了,我心想:我为什么不先去吃一点年货呢?反正那么多,妈妈又不会发现。想到这儿,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厨房,打开橱柜,在最顶层发现了一包美味的薯片。我回到卧室,打开台灯,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也许是因为盼了太久,这包薯片是我从小到大吃过的最好吃的一包薯片。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在做此题时,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