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
第二单元
一、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色,从第____、____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二、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赠刘景文
擎雨盖, 犹有傲霜枝。
, 橘 。
1.补全诗句。
2.《赠刘景文》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这个季节。
3.这首诗写到的颜色有______、______;这个季节还有什么颜色,请写出相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联系上下文,写出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熨帖:_________________
(2)凌乱:_________________
2.“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中的“这”指的是( )。
A.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B.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C.落叶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3.“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这句话要用( )的语气来读。
A.缓慢而低沉 B.欢快而激昂 C.缓慢而轻快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四、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____________________。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积累,推想“五彩缤纷”的意思是
2.请依据原文内容,在短文“______”处补充语句。
3.文中加点词语“你挤我碰”“争着”,形象地写出了
4.这一自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5.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发挥想象写一写。
五、课内阅读。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你好好好地去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括号里。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________
②在每一朵小花 ________
③在每一滴汗水里________
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_______
2.文中写了______种声音,分别是__________发出的。( )
A.4;大树、蟋蟀、大雁、秋风
B.3;叶子、小花、汗水
C.2;大树、蟋蟀
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
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
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案】唐 杜牧 秋 一 四
【解析】第一空考查文化常识的记忆。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第二、三、四空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参见译文)。
2.【答案】山路 人家 白云 红叶
【解析】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3.【答案】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二、1.【答案】荷尽已无 菊残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 绿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识,注意“已”“残”“景”“橙”“绿”的写法。
2.【答案】冬 荷花 菊花 橙 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理解。全诗翻译为: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所以这首诗描写的是秋末初冬的景色,描写的景物有荷花、菊花、橙和橘。
3.【答案】黄色 绿色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积累。诗句最后一句“是橙黄橘绿时”写到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冬季的颜色还有白色,由此想到的描写冬季雪景的诗句,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意“蓑笠翁”的写法。
三、1.【答案】文中指梧桐树叶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 文中指落叶在水泥道上排列得不整齐,没有秩序。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1)熨帖:指把衣物烫平,也指用字、用词贴切、妥帖。文中指梧桐树叶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2)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文中指落叶在水泥道上排列得不整齐,没有秩序。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分析。由“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可知,“这”指的是落叶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句子的语气。“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说的是“我”慢慢地走在梧桐树的落叶中,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仔细地观察着,应使用缓慢而轻快的语气朗读。
4.【答案】表现了“我”愉快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这句话将“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将“我”走路比作“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来表现秋天特有的美,表现了“我”愉快的心情。
四、1.【答案】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在文中指秋天缤纷的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解释。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积累推出答案。五彩缤纷在文中指秋天缤纷的色彩。
2.【答案】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色的海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能力。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再填入恰当的内容。《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3.【答案】秋天果实丰收的景象,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和作用。文中加点词语“你挤我碰”“争着”,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果实丰收的景象,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4.【答案】颜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文章关键信息的定位、抓取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由文章句子“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可知。
5.【答案】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一颗颗葡萄就像晶莹剔透的珍珠,滚啊滚啊,带来了秋天的甜蜜。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首先需要正确判断所模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再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思考、组织语言、仿写。比喻是利用与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手法,且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以及具体。抓住秋天的景物,我们可以把“葡萄”比作“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珍珠”的晶莹剔透。
五、1.【答案】C A D B
【解析】考查了想象能力。结合内容理解。根据诗句的内容展开想象。①在每一片叶子里,想象的画面与“叶子”有关,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故选C。②在每一朵小花上,想象要抓住“花”展开,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故选A。③在每一滴汗水里,抓住“汗水”展开想象,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故选D。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抓住“绽开的谷粒”展开想象,“谷粒”代表着颗粒归仓的丰收,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故选B。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及联系文章内容:听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分析。从“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可知秋来去匆忙,非常短暂。含义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