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23: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
第一单元
一、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乌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选文中“朋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小动物。
2.圈出画线句子中的动词,并试着用几个动词写句话。
3.画横线的句子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4.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描写能突出民族小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B.把鸟儿、蝴蝶当作人来写,十分生动,从侧面表现孩子们读书时的认真。
C.这几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的静。
5.下课后,你在学校的操场上都做些什么?请写下来吧。
二、阅读。
《花的学校》选段
①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③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④他们关了门做(功 工)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⑤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⑥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sù shù)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第①自然段中写到了____、____、 ____等事物。
2.“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写出了花的( )。(多选)
A.快乐    B.娇弱    C.色彩艳丽    D.生机勃勃
3.用“   ”划出括号内正确的字或读音。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写得多有趣呀!请你也来写一写。
__________一来,他们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不懂就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了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文字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语段中表示一点儿声音也没有的词语是:( )
A.寂静无声 B.鸦雀无声
2.把“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陈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用。 B.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
3.下面哪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选一选( )。
A.本文表现了孙中山胆子大。
B.本文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品质。
C.本文赞扬了孙中山专心学习的品质。
四、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
有一次,我有了一个新发现。
那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上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快到中午,当我返回家时,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可是,傍晚我经过草地,草地又变绿了。于是我走近草地,仔细观察,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起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从那时起。我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因为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
1.给短文加个适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写反义词。
喜爱——( ) 仔细——( ) 合拢——( )
3.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4.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
A.“我”很喜欢钓鱼
B.“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C.蒲公英的花很漂亮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案】鸟儿 蝴蝶 猴子
【解析】本题考查寻找文中关键信息。从文中:“乌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可知答案。
2.【答案】摇 叫 停 听 读  跑。他站起来不安地四处走动,不一会儿他看到了窗外飞舞的蝴蝶,顿时被吸引住,于是他扑过去。
【解析】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用几个动词造句时,语句要通顺,没有错别字。动词:是一类词性,一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汇。仔细阅读文章选段,“摇、叫、停、听、读、跑”这几个字是动词。用几个动词造句:来到学校,小明赶紧跑进教室,放下书包,抄起一把笤帚跑向清洁区。
3.【答案】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真好听!
【解析】本题考查寻找中心句。这短话主要讲述了同学们上课一起朗读课文,连外面的小动物都安静下来,认真地听,所以是围绕:“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来写的。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从修辞手法上来看,这几句话把小动物们当做人来写。鸟不交了,蝴蝶停在了花朵上,是因为同学们在认真读书,猴子也好奇地听着,都是被孩子们读书时的动听的声音所吸引。书中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等身边的事物来体现,这就是侧面描写。
5.【答案】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乒兵小将们打得可真起劲,你推我挡,常常打十几个回合还分不出胜负。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想一想你们平时下课后会到学校操场做些什么呢?比如:踢足球,跳绳,打乒乓球之类的。描述下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什么吧。要求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答案不唯一。
二、1.【答案】雷云 阵雨 东风
【解析】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文中第一段写到了“雷云”、“阵雨”、“东风”这些事物。
2.【答案】AD
【解析】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选文中说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们非常欢快。
3.【答案】功 sù
【解析】此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平时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认清字形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答案】清风 摇头
【解析】考查了照样子写句子,句子的形式是:什么怎么样,重点关注是否展开了想象,注意了拟人的手法,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如:清风一来,他们便摇头。
三、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从句子“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可知文中表示一点儿声音也没有的词语是:鸦雀无声。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其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內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本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所以,我们如果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不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也要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学习他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1.【答案】金色的草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拟定标题的能力。文章叙述了蒲公英傍晚花瓣合拢、日出重新开放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从此非常喜爱蒲公英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了蒲公英的奇妙变化,“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因此,标题可拟定为:金色的草地。
2.【答案】讨厌 粗心 张开
【解析】考查了写词语的反义词,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反义词:讨厌。仔细:当心、细心。反义词:粗心.合拢:合到一起。反义词:张开。
3.【答案】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理解。从“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可知,这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写的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选项B符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