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
第一单元
一、课内片段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白线”是指( )。
A.白色的线 B.潮水 C.浪潮
3.由“从远处传来”可以看出作者是按_________的顺序观察浪潮的;由“往东望去”可以看出,大潮是从_____(方向)来的,由“一声闷雷”和“一条白线”可以看出作者是从____和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的。
二、阅读,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注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校头。沟水汩泊,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 )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看文中括号,填一填。
啊,
2.写出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3.课文(节选)第1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画面?
4.按要求做练习。
(1)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流水……”回忆前文,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请写出来。
(2)“走月亮”,除了走过“溪岸”,还走过哪里?
三、阅读,完成练习。
《秋晚的江上》——倦鸟归巢图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关于这句话下面说法正确的打“√”。
(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2)“驮”字突出了鸟的力量大。( )
(3)这句话想象奇丽:夕阳下,鸟儿归巢,看上去就好像是鸟儿在驮着太阳。( )
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句话体现了鸟儿摆脱________,追求________的精神。
(2)想象一下“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全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奇异瑰丽的_______图。
四、课内阅读。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的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全诗使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诗歌充满了天真活泼、烂漫清新的情调。
2.诗歌分为四个部分,描写了花牛的四种不同的动作情态,表现这四种情态的动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个词语最能表现诗歌中花牛的情态( )。
A.忙碌 B.悠闲 C.勤劳 D.调皮
4.下面对“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句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句诗表现了花牛的疲倦,即使太阳快落山了也不想起身回家。
B.这句诗意在说明花牛喜欢做白日梦,整天都不切实际地幻想。
C.这句诗表现了花牛的悠闲,无忧无虑地睡觉,一点儿也不在乎时间。
D.这句诗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花牛没睡多久天就快黑了。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诗歌第二节表现出的画面。
五、阅读理解。
繁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静——( ) 朦胧——( ) 温柔——( )
2.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3.这篇文章是巴金为寻找人生理想和探索生命真理,漂洋过海赴法留学时所写。文章线索清晰,为我们描绘了三幅“望星空”的画面。这三个场面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5.短文通过对繁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案】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
【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文段出自课文《观潮》,语段为: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分析。“白线”指潮水,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说明潮离我们越来越近。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这时,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远望去,好像一条白线。
3.【答案】由远及近 东 声音 样子
【解析】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从远处传来”可以看出作者 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浪潮的;由“往东望去”可以看出,大潮是从东来的。“一声闷雷”是从声音方面来描写大潮的,潮来时的声音就跟闷雷的响声一样是低沉的;“一条白线”是从样子方面来描写大潮的,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远望去,好像一条白线。
二、1.【答案】我和阿妈走月亮……
【解析】考查现代文默写。回顾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即可,注意不要书写错误。
2.【答案】“我”和阿妈此时就像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写出了“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和阿妈一起散步让我觉得无比温馨和愉悦。
【解析】考查理解句子。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描写方法、把我和妈妈比喻成了星星,使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有趣、也表达出母爱的伟大。
3.【答案】秋虫鸣唱、夜鸟拍翅、鱼儿跃水、沟水泪汩、果子香甜、种油菜、找兔草、吹蒲公英、栽水稻等画面。
【解析】考查概括文段内容。通过文段内容“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和“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可以概括出所写画面。
4.【答案】月光下的溪岸边,妈妈牵着孩子的手,闻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沐着月光缓缓而行。 点仓山、村头、大道和小路、溪岸和拱桥、果园和稻田。
【解析】(1)考查想象写话,画面的主人公是“阿妈”和“我”,当时是的场景是“阿妈”牵着“我”,接着围绕主要人物写出画面即可,可以写出当时的场景。写作时可以加入一些好词好句和修辞,将画面写生动。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选文第三段“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可以概括出“走月亮”去过的地方。
三、1.【答案】(1)√(3)√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这句话想象奇丽,写出了夕阳下,鸟儿归巢,看上去就好像是鸟儿在驮着太阳。句中“驮着斜阳回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由此可知,(1)(3)说法正确,(2)中“突出了鸟的力量大”说法错误。
2.【答案】重负 自由 夕阳把白花花的芦苇染成了红色。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1)“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冀于一种自由的生活。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诗人把眼光从江上转移到江边的芦苇。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从飞鸟的双翅到江面,到芦苇丛中,眼前的景物是一片红色。构成秋天黄昏江上一个美丽的画面。
3.【答案】归鸟 斜阳 江水 芦苇 倦鸟归巢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作内容的理解与把握。阅读诗作,从“归巢的鸟儿”“还驮着斜阳回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可知,全诗描绘了归鸟、斜阳、江水、芦苇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奇异瑰丽的倦鸟归巢图。
四、1.【答案】拟人
【解析】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由“坐、眠、做梦”这一系列人类特有的动作来描述花牛,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2.【答案】坐 眠 走 做梦
【解析】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全诗描绘了花牛四个悠闲的动作情态,分别是坐、眠、走、做梦。
3.【答案】B
【解析】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全诗描绘了花牛四个悠闲的动作情态,分别是坐、眠、走、做梦。诗歌呈现的景象是轻松悠闲的:晴空万里白云朵朵,碧绿的草地上一只花牛悠哉悠哉地或坐或卧或甩着尾巴慢悠悠地走着,一点不用考虑时间,随处可卧随时可眠。
4.【答案】C
【解析】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全诗可知此句表述的是花牛悠闲地随处而卧,随时可眠,无忧无虑,哪管太阳已西坠。
5.【答案】花牛在安静地睡觉,天空有很多的白云。
【解析】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诗歌呈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出来,只有符合诗歌意境,语言通顺,条理清晰即可,答案不唯一。
五、1.【答案】静寂 模糊 柔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
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安静,指安宁,平静,鸦雀无声。通读文章,可知是:静寂。朦胧,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这一含义多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读文章,可知是:模糊。温柔,指一个人的性情温和柔软。通读文章,可知是:柔和。
2.【答案】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通读文章,主要表达了对星空的喜爱,可知是: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答案】家乡庭院里望星 三年前南京菜园里望星 如今在海上望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结合“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可概括:家乡庭院里望星。结合“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可知是:三年前南京菜园里望星结合“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可知是:如今在海上望星。
4.【答案】比喻 繁星 萤火虫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学生容易搞混比喻句和“像”字句,在这里教师要明确,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繁星比作萤火虫。
5.【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远离祖国,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情感的把控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文中描写了海轮上看星空的情形,并联系到过去看星空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此文虽然集中描写了自然景色,但是作者并不是为描写而描写,在这里,写景是一种抒情的手段。巴金当时很年轻,离开了祖国和亲人,到遥远的法国去。通过写景抒发了那淡淡的离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