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2、知道是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大小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交流与分享的品质。
3、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猜想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五、教学准备
材料相同大小不同的伞面、不同长度的线绳、多个螺丝帽。
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课题
播放一段空军跳伞学习视频。提出问题: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板书课题:降落伞)
(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1):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利用降落伞?它们有什么用
(2):你认为降落伞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板书:由伞包、伞绳、重物三部分组成。
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快速制作降落伞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自主制作快速制作降落伞。选三名学生站在桌椅上展示他们自己的作品(注意:三人的高度大致相同)。提醒其它同学仔细观察伞包的大小、伞绳的长短、重物的大小以及降落伞下降的快慢。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相同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组讨论, 再次释放,使学生有一个再认识和修正的过程,全班交流。老师记录并展示。
(三)设计实验,猜想验证,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猜想可能比较多,一下子研究不了,再加上课堂上材料的限制,老师提出其中两个探究课题——伞包的大小和伞绳的长短。其它留待课后。每一小组任选一个课题进行探究。小组讨论自己的验证方案,并完成“我们的实验记录”表格前三步。(提示: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举例))
如果要研究悬挂物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影响时,那就要选择伞面大小、材料、绳长及数量完全相同,只有悬挂物不同的两个伞作对比,或者用同一个伞悬挂不同重物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还要保证相同的地点、用相同的释放方法,以消除风力、高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学生交流实验方案,师生共同提出意见及建议。
(四)小组实验。
实验要求:
1、实验中要及时记录数据,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2、多实验几次,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实验结束及时整理好实验材料。
(五)汇报实验结果及结论
板书:伞面大小和伞绳的长短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问题:谁能用本节所获得的知识试着来解释课堂上所播放视频中跳伞员下降过程中快慢变化的原因?
(六)拓展延伸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场所使用的降落伞都有哪些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