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教材分析】
《气候基本特征》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课包括“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两个子目内容,是学生了解中国气候的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接触地理时间较长,知识层次、理确能力较强,所以他们对地理充满兴趣,对地理有无限的探索欲望,因此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在复习过程当中做到以学生为主,增强趣味性。
【教学目标】
1.记住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2.读图说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及其成因,找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大致范围,掌握冬夏季风的特点。
3.通过阅读图文,了解季风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4.读图归纳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5.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6.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及其成因。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3.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学难点:
结合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对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启发讲解、多媒体教学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大家回头看一下,今天又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因为我们班非常优秀!所以我们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今天我们复习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将从以下四个模块展开复习。
二:模块一:梳理知识,把握基础
最强大脑:(大家应该看过一个综艺节目,名字叫《最强大脑》,这是一个专门训练人记忆的节目,那么我们今天也运用这个训练方式来挑战大家的记忆力,现在给大家三分钟快速记忆以下问题)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综艺节目最强大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口试摸底:检验大家的训练结果,抢答
1.我国气候三大特征?
2.季风气候的成因?
3.降水时空分布规律?最强大脑:
(刚才一轮的训练,大家的记忆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再训练一次,开始三分)口试摸底:检验开始基础反馈:
(通过刚才两轮训练,大家口头背诵的都不错,不知道落实到书面上怎么样?)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做以下题目,核对答案,快速记忆两分钟。
1.影响我们家乡(德州)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___________季风。
2. ___________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季风气候的___________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成熟。
3.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___________。
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___________。
5.塔里木盆地位于___________带;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跨四个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地区的省份是___________。
6.华北平原属于___________气候,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___,油料作物___________,作物熟制为___________。
7.我国气候___________性强,尤其是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更为强烈。
三:模块二:释疑解惑,合作探究
(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上都过关了,咱们来解决点实际问题)分别涉及了社会考场和校园考场两个场景,在社会考场里面,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两次选择衣服和选化妆品。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当红明星赵丽颖为活动主人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能够增强课堂的效率。通过经常出差,发现一条很明显的地理分界线及秦岭淮河,引导学生回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校园考场,大家面试都过了,咱再来测测笔试。
四:模块三:
综合对比、拓展提升
(通过面试和笔试,咱班十几个同学都过了试用期,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贴纸通知书。)设计意图:
大家都知道,平时我们考试做的综合题都不是由一个课时内容组成的,有的是由一个章节或几本课本上的内容组成的,所以有对比才能有提升,因此设计了中国与俄罗斯气候的对比,还有同属亚洲的几个国家的题目作对比,以便提高学生应对综合题的方法。五:模块四:实战演练、模拟中考
(前边三个模块的复习,最终为了中考服务,那我们做几个中考题,做题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掌握方法和技巧
达标检测
2018年 3月 2日,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全国放映。世界首颗“墨子”号卫星升空,“天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等等,无不标志着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读图表资料完成 1-2题。
1.与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气候资料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我国卫星发射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酒泉基地所在地区稻花飘香B.西昌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
C.太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文昌所在地适于晒制海盐
3.上述四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省区的温度带主要是中温带
B.乙所在省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C.丙所在省区的特色农业为绿洲农业
D.丁所在省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4.东北地区沼泽地广布的原因有()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下渗
③河流结冰期长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⑤黑土广布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雪乡 双峰林场(44°30’N,128°51’E),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这里有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积雪,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索有中国“雪乡”的美誉。
材料二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要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材料三东北局部地区图、海南省图和海南岛图
(1) 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为___________。
(2)冬季,东北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海南则是“阳光和煦,瓜果飘香”,试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大家这节课表现的都比往常好,送给自己一次掌声
《气候基本特征》课后反思
1.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够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气候对人以及农作物的影响,在生活中体味地理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合作,全班的共同交流,不断攻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归纳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整体效果,同时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
3.在设计的过程中,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从而将知识学习的难度降低,而引导学生层层递进。
4.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前挂后联,为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5.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度,灵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表扬和鼓励学生。
6.本节课全程使用鼓励机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起到了调控课堂的作用。本节课我的不足之处有:
1.环节之间衔接不自然,比较生硬。表情生硬,没有亲和力。
2.内容不太深入,缺乏对做题方法的指导。
3.整体语言不精湛,有点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