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6.1《芣苢》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6.1《芣苢》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10:0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芣苢
1、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画面美、情感美。
2、传承劳动美的精神内涵,挖掘劳动的当下意义。
3、掌握高质量“连动”和重章叠唱的恰当运用,使之在写作中锦上添花。
教学重点:通过疏通文章,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不同类型诗歌的赏析,品味诗歌中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难点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孔孟
芣苢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氛围,深化诗的主体,使情感得到尽情抒发,达到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返回
重章叠句
听朗诵: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感知: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诵读感知
边诵边读,用“/”划分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并用“-”标出第二首诗的韵脚。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翻译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得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
通过学生自由朗读,明确: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这首诗是如何描绘劳动场景的?请分析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唱的手法,直接把快乐采摘芣苢的全过程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芣苢》中的“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芣苢》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这首诗的细节描写从动词的精彩运用中能体现出来。对采摘的过程,分别采用了“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概括地描写了整个采摘过程,精练而不烦琐。
① 展现了特写式的劳动动作美。
这六个动词,每一个都抓住了采摘过程中最精彩的环节,把隐藏在生活中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将一瞬间的动作用文字定格成经典,将动作中的细节美展现得细致、丰富。每一个动作就如同摄影里的特写,让人清晰难忘。劳动者从日常的劳动中发现美,并吟出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歌,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劳动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简单麻木的,而是充满乐趣的。
《芣苢》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② 展现了内容丰富的劳动过程美。
诗歌通过“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来概括采摘芣苢的全过程,这六个独立的动作合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动作,看起来层层递进、有条不紊,非常流畅,如行云流水。当几个独立的动作聚在一起进行系统内部优化之后,采摘的过程就变成了一场用肢体表达艺术的活动,把日常的劳动升华成行为的艺术。先民对劳动的熟练程度,给人一种游刃有余的美。原本生长于郊野的车前草,经过劳动者的几道工序就成了盘中餐或者是药,是对先民改造力的生动体现。
《芣苢》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③ 体现了先民快乐幸福的生活感情。
采摘芣苢的人是当时的劳动者,即生活在下层的平民。周朝实行“井田制”,劳动人民生产所得的很大部分要上交给贵族阶层。再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仅仅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能保证最基本的吃穿需要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留给自己的粮食是有限的,人们也会采摘野菜来补充。芣苢既是有食用价值的野草,也是能治病的药材。因此,当人们看到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治病的芣苢,心情是愉悦的、欣喜的。人们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于是哼着这首歌,将草丛中的芣苢采了又采。因为这样的劳动成果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人们唱的歌谣是让人感到快乐幸福的。
第二首标题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中并没有正面写外孙收麦的情景,这样的叙事安排是否合理?
合理。诗歌以“收麦”为叙事线索,虽然没有正面写外孙在田中忙碌收麦的情景,但透过颔联中邻家的忙碌紧张,仿佛看到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时忙碌的情景;而颈联的两个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外孙辛苦劳作的“饥乏”与“苦辛”;尾联诗人毫不吝啬的赞赏再次证明了外孙收麦的辛劳。诗人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收麦辛劳,但诗歌处处体现出外孙收麦的辛劳。
重章叠唱是《诗经》中民间歌谣经常采用的形式,但袁枚曾经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你赞成袁枚的观点吗 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认识。
观点一——不赞成。《芣苢》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这种至为简单的歌谣,韵律婉转,节奏明快,富有民歌情味。
重章叠唱是《诗经》中民间歌谣经常采用的形式,但袁枚曾经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你赞成袁枚的观点吗 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认识。
观点二——赞成。《芣苢》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唱,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这种至为简单的歌谣,难免显得简单重复,缺少诗歌应有的韵味,不值得后人效法。
结合注释思考:采芣苢的一系列动作特别在哪里?
分解刻画
采:采摘。有:采摘后获得。——总体完整的画面,归纳告诉我们在讲什么事。一群妇女在采摘芣苢。(全景)
镜头慢推(特写)
掇:拾取、摘取。“采”摘芣苢的具体画面,把采下芣苢拾起来。捋:张开五指,把芣苢的果实(籽)成把的采取。
结合注释思考:采芣苢的一系列动作特别在哪里?
采摘后如何持有,盛放?
袺:左手持着自己衣襟,右手不停采摘芣苢,采摘之后放进衣襟围成的布兜里盛放。当越采越多的时候已经不方便去持有那么多的芣苢,襭:把衣襟拉起来掖在自己的腰带上,这样可以有更多的盛放的空间。
这首诗歌中变化的部分运用丰富、准确、互为关联的动词一步步分解诠释了采摘的完整过程。
《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启示:(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说出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与其身份。
诗句:“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
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答: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是这样一边采着野菜,一边唱着歌谣,是多么快乐,多么自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快乐也无处不在。你们看,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在干什么?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