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端午粽 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端午粽 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1 08:3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
教案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叶”2个生字。
2.通过初读课文,结合识字法,重点识字。设计游戏环节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有很多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2.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3.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图片,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4、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给“端”和“粽”加拼音。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3)标出自然段,检查预习情况。圈出的生字看3个检查3个。
之后对照课件答案检查。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标出前鼻音节“ ”后鼻音节“ ”三拼音节
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一个一个举手表决
重点识字(结合识字法)
认识“端”字,新偏旁“立”,联系字义识字,跟站立有关。
认识“粽”字,新偏旁“米”,加一加,跟粮食/食物有关。
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4)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4.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摘气球。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多种形式的读
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并且领读
(3)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午”,看图学习生字。
(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板书
《端午粽》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在读中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