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温故
撒哈拉以南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黑种人的故乡
古代绚丽文明的文化
壁画
金字塔
战士浮雕
独特的文化习俗
鼓、舞文化
在非洲这块辽阔而神奇的土地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艺术,那是幽玄与瑰丽,粗犷与妩媚的交融。而非洲的雕刻艺术则更具一格,曾在无数人的心中激荡并引起美的思索。毕加索则毫不客气地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中国和非洲,而西方根本没有艺术可言
非洲木雕
非洲人绝顶的铁头功
曾经看到关于非洲人的一段话印象非常深刻:非洲人的脑袋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用来顶的。上面这段话,虽然说得有些偏颇,但却是反映了非洲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而印象最深的要算是加纳。
加纳,一定不要因为下面两件事而吃惊:一件是当街叫卖一只鞋子,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叫卖任何东西;另外一件是你给他一个苹果,他可能马上会顶到脑袋上。
北非
热带
热带大陆
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沙漠
位置和范围
(2)海陆位置
大西洋
几内
亚湾
印度洋
好望角
马达加斯加岛
索马里半岛(非洲之角)
莫桑比克海峡
红 海
2.该区的地形以 为主
3.地势特征:
地形
1.在书本地图圈画出:
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刚果盆地、南非高原、
乞力马扎罗山、撒哈拉沙漠
高原
导学任务:
东
非
高
原
埃塞尔比亚高原
刚果盆地
南
非
高
原
乞力马扎罗山
撒哈拉沙漠
小结:
东南高,西北低。
高原大陆
东非高原
埃塞比亚高原
南非高原
刚果盆地
赤道雪峰
乞力马扎罗山
地形因素
(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
东非大裂谷
地壳运动形成。
地球的伤疤
非洲板块 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形成。
死海
赞比西河
河湖
尼罗河
刚果河
1.在课本地图中勾画:
尼罗河、刚果河
流向 注入海洋
尼罗河
刚果河
自南向北
地中海
自东向西
大西洋
2.填写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流向和注入
海洋。
导学任务:
维多利亚湖
坦噶尼喀湖
尼罗河与刚果河谁的水量更大?
1、气候类型?
2、气候分布特点: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同在赤道附近,为什么有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最广:
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因素
东非高原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⑤
气候
收成不好,我活不下去了
湿 风
干 风
沙漠
雨
林
草
原
收成很好
生活不错
湿 风
干 风
林
沙 漠
草
原
雨
热带草原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自然灾害:
旱灾
正常年份(热带草原湿季风调雨顺时)
异常年份(热带草原干季延长缺雨时)
结合下图 ,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活动: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处热带草原。当地人建房充分考虑到气候的影响,就地取材。茅草屋墙体由木棍、树枝和泥土构成,比较薄,透气性好。房顶由厚厚的茅草覆盖。房屋阴凉通风,遮风避雨,既适应了气候,也满足了当地人们居住的需要。
活动:分析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1.当地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就地取材,搭建房屋。
2.当地传统民居易于搭建,适合游牧生活;
3.茅草屋由木棍树枝和泥土构成,比较薄,透气性较好
4.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不大,茅草屋有显著的避雨功能。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动物——猎豹
热带草原动物---长颈鹿
热带草原动物--鸵鸟
热带草原动物--斑马
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迁徙
在东非草原上,每年有一次上百万头有蹄类兽群大迁徙,这是一段3000公里的漫长旅程,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猎豹埋伏的草原,还要跨越布满鳄鱼、河马的马拉河,集体奔腾而过的壮观景象极其震撼人心。
200多万只迁徙队伍就像一个巨大的割草机组成的远征大军,从坦桑尼亚自南向北进入肯尼亚的马塞马拉自然保护区, 是野生动物(主要是角马、斑马、瞪羚)为寻求水源和食草进行的规律性年度迁移活动。
为什么这些动物要冒生命危险进行长距离迁徙?
坦桑尼亚
肯尼亚
赤道
坦桑尼亚
肯尼亚
结合地图分析:
非洲动物迁徙时间、方向有何规律,并结合降水图分析原因。
迁徙规律:
2月~7月 自南向北迁徙
10月~12月 自北向南迁徙
肯尼亚
坦桑尼亚
热带草原气候代表植物
——波巴布树
“猴面包树”
热带沙漠动物-
单峰骆驼
热带雨林动物
非洲象、黑猩猩、河马等
知识小结
地跨南北半球,热带大陆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刚果河
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
热带草原动植物丰富
鼓舞文化、雕刻、音乐、体育等
茅草屋
1、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数居民属于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2、这里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鸵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
的脖子吃树上的嫩叶,还有成群的斑马、凶猛的狮子。这种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热带沙漠地区 B、热带草原地区 C、温带荒漠地区 D、温带草原地区3、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的特点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4、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飓风 D、旱灾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民居是
A、茅草屋 B、竹楼 C、蒙古包 D、高脚屋
课堂练习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丰富的生物资源:
“有希望的大陆”!
丰富的矿产资源:
1 塞内加尔
2 冈比亚
3 几内亚比绍
4 几内亚
5 塞拉利昂
7 科特迪瓦
6 利比里亚
8 加纳
9 多哥
10 贝宁
尼日
利亚
南
非
刚
果
赞比亚
几
内
亚
湾
几
内
亚
湾
“原材料仓库”
这里盛产咖啡豆,但这里的人们较少喝咖啡,当地人大多嚼咖啡豆
这里遍地黄金,但很少人穿金戴银,且贫困落后
(高价) 工业制成品
(低价) 初级农矿产品
本地区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的百分比
55%
90%
55%
47%
42%
70%
74%
和日本出口相比,本地区出口的主要商品有什么特点?
发达
国家
撒哈拉以南
非洲的国家
矿产、森林、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
出口
进口
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①价格低,获利少;
②价格波动大,经济基础不稳定。
形成根源
历史上:殖民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
①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②发展民族工业
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为主
不利影响
解决措施
殖民主义者掠夺资源的物产:
象牙
钻石
黄金
尼日利亚、安哥拉:
积极发展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肯尼亚:
积极发展花卉业、旅游业
如何改变落后的经济:
今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南非某地铁站、肯尼亚花卉市场、安哥拉石化工业
东非“小巴黎”内罗毕、安哥拉城市景观
案例分析 加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这里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 2008年出口额约52.5亿美元,进口额约102.4亿美元。
◎ 长期以来,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可可、黄金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
◎ 进口产品包括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工业制成品。
1. 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
2. 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
3. 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
4. 结合加纳的例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提
出建议。
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光热充足,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它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每年因疾病、饥饿而死亡的人数居世界之首。是什么原因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这种状况的?(自然及社会方面)
干旱
热带草原气候下的地区,容易发生旱灾
贫穷
单一的商品经济,经济落后且不稳定
饥饿的黑非洲
快速增长的人口
2005—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一个家庭
人类在面对粮食供应不足的时候会采取哪些措施?
开垦草原
砍伐森林
扩大耕地面积
放牧更多牲畜
这些措施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砍伐森林
开垦草原
扩大耕地面积
放牧更多牲畜
土地肥力下降
草原退化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供应不足
砍伐森林
开垦草原
土地肥力下降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恶化
土地贫瘠
毁林开荒
土地
荒漠化
过度放牧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供应不足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保护生态环境,例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引进优质种子,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生态环境恶化
解决对策:
解决三大问题的办法
增长过快
粮食不足
环境破坏
土地肥力丧失
草原退化
土地荒漠化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科技种田
保护生态环境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
A
B
C
D
E
F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 引进人才和技术
活动题3:
将下列选项按照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入下列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明理由。
理论
现实
自然资源
光热充足
动植物丰富
矿产丰富
?
长期殖民统治
单一商品经济
历史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不足
破坏环境
现实原因
发展民族工业
发展多样化农业
计划生育
科技种田
保护生态环境
原因
解决办法
经济落后
饥饿贫困
经济发达
生活水平高
课堂总结: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
A.铜和石油 B.铝土和铁矿 C.金刚石和磷灰石 D.黄金和金刚石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展的经济类型是( )
A.加工贸易经济 B.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C. 热带农业 D.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遭受饥饿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B.自然条件极其恶劣
C.人口过快增长 D.国家政局不稳定
4、撒哈拉以南非洲农牧业生产落后的历史根源是( )
A.自然条件极其恶劣 B.国家政局不稳定
C.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 D.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课堂练习
1.关于非洲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刚果盆地
B.②代表“非洲屋脊”东非高原
C.③是世界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D.非洲大陆地势东高西低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非洲国家均属于单一商品经济国家
B.图中非洲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商品比重均超过40%
C.尼日利亚主要出口商品石油占比重最高
D.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读非洲大陆沿3°S地形剖面示意图和非洲部分国家主要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比重示意图,完成1-2题。
3.加纳的经济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该地区脱贫的合理措施有
A.努力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
B.引进外资技术,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
C.大力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
D.大力推销外国的产品
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其中提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广泛开展扶贫合作,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读非洲西海岸国家加纳进出口贸易额图,完成3-4题。
4.中非合作加快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消除贫困的进程,但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
①人口多,增长快 ②粮食短缺 ③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④矿产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关系紧张,形成了人地关系的恶性循环,其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依次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粮食产量下降 过度开垦伐木
B.过度开垦伐木 粮食产量下降 水土流失加剧
C.过度开垦伐木 水土流失加剧 粮食产量下降
D.粮食产量下降 过度开垦伐木 水土流失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