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设计思想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建构起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科普微电影的情景引领下,以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取新知识,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从科普微电影入手,激发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兴趣,通过铁锈蚀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得出铁生锈的条件,通过传感器的现场测试,加深对铁生锈条件的理解,通过锈蚀数据和事件展示了解铁生锈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寻找防止钢铁锈蚀的措施。通过原音重现和环保倡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形成爱护金属资源的思想。
采用双屏、平板、传感器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站在互联网+化学的课堂上师生互动、与社会、与生活、与智能化传感技术互动。让信息技术与化学课深度融合。在未来教室里让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为化学课堂服务,让化学知识更好地帮助人们更有质量的生活。
知识有价,理念无价,通过本堂课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学会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收获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
教材分析
1.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本教学设计是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课标中具体的教学标准及活动与探究建议确定了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了解钢铁锈蚀的条件,设计实验探究铁制品生锈的原理,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认识回收利用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本课内容融合了铁、铝等金属活动性的比较、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以及金属的防护等知识,其内容向上可以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铁冶炼后需在密闭环境中冷却等知识联系,向下可以跟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化学除锈)等知识联系,有助于知识网络的形成。
2.我对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节课内容,根据学生情况,本课设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钢铁生锈的条件 氧气和水;了解金属防护的基本原理 隔绝氧气(空气)和水;了解金属防锈的简单方法。了解废金属回收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讨论金属防护的措施。指导学生了解废金属废弃的危险和回收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
3.我采用的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钢铁的冶炼及其锈蚀与防护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背景,本节课运用可欧微电影设置情境、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手段等教学方法,采用双屏、平板、传感器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站在互联网+化学的课堂上师生互动、与社会、与生活、与智能化传感技术互动。将课前和课堂的实验探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4.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
铁是学生最常见的金属,铁生锈是常见现象。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采用课前实践、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将所学知识系统化,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生锈的条件和金属的防腐。
难点:铁生锈的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1.科普微电影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科普微电影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场景一: 三位同学正在自行车棚旁扫地,突然男生大叫一生,什么东西掉在我头上,三位同学围过来,是一块铁锈。三位同学朝车棚好的地方望去,女生说到“好端端的铁怎么会生锈呢?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呢?”另一位女生女同学建议到“我们去问老师吧“屏幕黑掉
设计意图:用同龄人的科普微电影导入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同时,形成本节课的情境主线。
活动2【活动】2.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平板互动
2.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平板互动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铁生锈的条件吗?请做出你的猜想?
请每位学生在自己的白板上进行书写,完成后传给老师
老师抽样同学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猜想完成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为下面教学的展开做好铺垫的同时,培养学生规范的科学探究程序。
活动3【活动】3.科普微电影展示实验,观察分析
3.科普微电影展示实验,观察分析
过渡: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继续看微电影
场景二:男同学问李老师“李老师,铁为什么会生锈呢?李老师回答:要了解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我带你们去实验室做实验吧?
场景三: 女同学说“我们按照李老师的要求开始实验吧”。三位同学分别在实验室里一到五号试管。拍照,屏幕字幕,一周以后,1到5号试管的现象。拍照男生大叫一声“我发现铁生锈的条件了,你们发现了吗?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自己的分析吗?
学生现场观察实物,完成分析后,结果通过平板上传老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实验中的物质和现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成结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学会合作、团结合作的能力。
活动4【练习】4.现场模拟钢铁生锈,传感测试
4.现场模拟钢铁生锈,传感测试
学生利用温度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测试模拟铁生锈过程中氧气浓度和温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直接观察和分析铁生锈过程中现象氧气浓度和温度的变化,加深对铁生锈条件和变化的理解。通过传感器的应用,让现代化智能仪器更好地为化学课堂服务,达成三维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些,培养与他人学会合作、团结合作的能力。
活动5【练习】5.上网查询铁锈资料,交流分析
5.上网查询铁锈资料,交流分析
过渡:是不是这样呢?
场景四: 女生微笑道“我也发现了,铁生锈要跟氧气、水等物质使用,在有酸和氯化钠溶液时,生锈速度更快。”三位同学一起拍手,并齐声说到,好开心啊,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这时突然另一位女生看着铁锈沉思到:这个铁锈到底是啥物质啊?“男生建议到”我们一起上网查资料吧“屏幕变黑
场景五:三位同学,一起上网查找资料,男生自言自语道“原来铁锈是这样一种物质……
过渡:铁锈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物质呢?请每位同学用平板上网搜索资料,交流分析
学生上网搜索铁锈的信息,并交流分析
过渡:老师也查到了一段,一起交流一下
信息材料:
铁锈成分复杂,呈红棕色,主要是氧化铁。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能让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内层渗透,持续跟铁反应,直至铁完全被锈蚀。因此铁生锈以后,要及时把铁锈除去。
师生一起,把关键的信息划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平板上网搜索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
这也是未来课堂的一种模式,学生站在互联网+ 的课堂风口上,与外界有效联通。
活动6【练习】4.数据和事件展示锈蚀危害,充分了解
4.数据和事件展示锈蚀危害,充分了解
过渡;铁生锈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数据展示:金属锈蚀造成的损失(师生一起分析)
事件展示:那些年发生的锈蚀大事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因为锈蚀而发生的灾难事故让学生充分了解到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和灾难,以便了解金属防锈的重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7【讲授】6.科普微电影引入防锈措施,系统分析
6.科普微电影引入防锈措施,系统分析
场景五:三位同学边走路,边对话,男生“铁生锈真可怕,好端端的铁就这样烂掉了”,女生“必须及时预防铁生锈”,男生“怎么预防啊”。另一位女生“不让它接触氧气,接触水吧”。这时,他们看到了自行车,男生自言自语到“这么新的车,防锈功夫肯定做得不错,”我们去看看,三人一边看着自行车,一边说到“这油漆,真好看,这轮头是镀金属的,这钢圈好像是不锈钢,这链条涂过油的,这个地方没做什么生锈了……
提问:怎样才能防止铁生锈?看了刚才的视频,说说你的看法和你说知道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课件展示,系统分析防锈措施
设计意图:从生活到课堂,让学生对防锈的措施有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活动8【练习】7.体验金属防锈措施,实践探索
7.体验金属防锈措施,实践探索
活动:玩具手枪、弹簧、螺母、搪瓷杯或盆、不锈钢、镀锌自来水管等物质
学生摸一摸、想一想、完成作业平板上传老师,教师进行统计和点评。
设计意图:从生活到课堂,让学生对防锈的措施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信实践出真知。
活动9【活动】8.铁粉双吸解密,拓展认识
8.铁粉双吸解密,拓展认识
过渡:看来防止铁生锈方法很多,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加以重视,防止可怕的铁生锈。来看看微电影中对于铁生锈还有什么问题。
场景六:
男生一边在吃月饼,一边在说肚子好饿啊,月饼真好吃,又香又干。一位女生看着月饼盒里的小包包,等等。这是什么,这好像是生锈的铁粉。男生月饼都扔了,跑过来,“怎么回事”……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把月饼盒里的铁粉带过来了,大家看看。想想铁粉在月饼盒里起到什么作用。课件上出现盒月饼和干燥剂
总结:人们在重视铁生锈危害的同时,也用利用铁生锈原理的时候。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铁生锈给人类带来损失和危害的同时,作为一个化学变化,人们也有利用这个原理的时候,但是强调铁生锈的危害.
活动10【活动】9.采访获取回收真经,勇于实践
9.采访获取回收真经,勇于实践
过渡:看来铁生锈确实能给人来带来帮助,虽然我们很惋惜地看到各种金属被腐蚀掉,那么,这些废金属怎么处理呢?一起看微电影。
场景八:三位同学放学一起回家,男生说“你们家的电脑真破,应该扔了。“早就扔了,你的旧手机也扔了吧”“嗯,这些放着没用”(随手扔掉易拉罐)“就是啊,破电池,讨厌”(随手仍在河里) 第三位同学“你们,你们,太气人了”另两位同学一口同声问“为什么”(屏幕黑掉)
场景九:原音重现:采访废金属回收厂厂长
数据展示:
(1)金属使用年限展示
(2)
你知道吗?
据估算,回收一个铝制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便宜20%,而且还可节约金属资源和95%的能源。1t废钢铁回炉冶炼可炼成近1t的钢,跟用铁矿石冶炼比,能节约11t煤和铁矿石,减少污染空气的悬浮微粒11kg。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的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废旧电池中含有汞等,如果废旧电池随意丢弃,汞等渗出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如果将汞等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废金属弃之不用的危害和回收的意义
微电影:两位男生纠正自己的行为
活动:每位同学说出一条环保倡议 交流
集体朗读:环保倡议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回收废金属的重要意义,从生活走到课堂,再从课堂走到生活,重在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活动11【练习】10.总结本节课收获,结束寄语
10.总结本节课收获,结束寄语
微电影结束:三位同学灿烂的笑脸,挥手再见
字幕:谨以此片献给爱生活、爱化学的同学们
学生交流本节课在知识、方法、操作、感悟上的收获
结束寄语: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知识绝非仅仅来自书本,来自课堂,更多来源于生活。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他可以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行万里路,把自身的所学用于生活,把生活实践中的点滴积累融进生活,书写属于我们的新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为课堂走向生活,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再应用于实践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更重要的是懂得化学可以让人们更有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