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师大附属实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山西师大附属实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1 09:36:54

文档简介

山西师大附属实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数学试题 解析版
一、单选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6 分)
1. 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交集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因为,
则 .
故选:B.
2. 已知复数满足,则的虚部为( )
A. B. C. 1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复数概念、复数的四则运算求解.
【详解】,
所以的虚部为-1.故A,B,C错误.
故选:D.
3. 连续抛掷一枚硬币3次,观察正面出现情况,事件“至少2次出现正面”的对立事件是( )
A. 只有2次出现反面 B. 至多2次出现正面
C. 有2次或3次出现正面 D. 有0次或1次出现正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连续抛掷一枚硬币3次,“至少2次出现正面”即有2次或3次出现正面,即可知其对立事件至多出现一次正面,可得答案.
【详解】连续抛掷一枚硬币3次,“至少2次出现正面”即有2次或3次出现正面,
对立事件为有0次或1次出现正面,
故选:D.
4. 命题“,”的否定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全称命题的否定即可选出答案.
【详解】命题“,”的否定是 “,”
故选:C.
5. 设顶角为等腰三角形为最美三角形,已知最美三角形顶角的余弦值为,则最美三角形底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求出底角为,然后利用余弦的二倍角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底角为,
则.
故选:B
6. 已知 表示不同的点, 表示直线, 表示不同的平面, 则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
A.
B.
C. 直线 与直线是异面直线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结合公理1和公理3逐一对A、B、C、D四个选项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对A,利用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故A正确;
对B,根据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共点,这些公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故B正确;
对C,直线与点,则不能判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故C不正确;
对D,直线l与平面内有公共点A,又,则直线与平面只能相交,故D正确.
故选:C
7.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B=2,AC=4,点P在以A为圆心且与边BC相切的圆上,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根据可求其最大值.
【详解】以为原点建系,,
,即,故圆的半径为,
∴圆,设中点为,

,∴,
故选:D.
8. 关于用统计方法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某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解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合理的调查方式为抽样调查
B. 为了解高一学生的视力情况,现有高一男生480人,女生420人,按性别进行分层抽样,样本量按比例分配,若从女生中抽取的样本量为63,则样本容量为135
C. 若甲 乙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满足则可以估计乙比甲更稳定
D. 若数据的平均数为,则数据的平均数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于A,根据普查的适用情形即可求解;
对于B,根据分层抽样的抽样比即可求解;
对于C,根据标准差的含义即可求解;
对于D,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对于A,了解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合理的调查方式为抽样调查,故A正确;
对于B,根据分层抽样抽样比可知,样本容量为,故B正确;
对于C,因为,所以甲的数据更稳定,故C不正确;
对于D,因为数据的平均数为,
所以,
所以数据的平均数为
,故D正确.
故选:C.
9. 声强级 (单位: ) 由公式 给出, 其中 为声强 (单位: ). 某班级为规范同学在公共场所说话的文明礼仪, 开展了 “不敢高声语, 恐惊读书人” 主题活动, 要求课下同学之间交流时, 每人的声强级不超过 . 现已知 3 位同学课间交流时, 每人的声强分别为 , 则这 3 人中达到班级要求的人数为( )
A. 0 B. 1 C. D. 3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所给声强级公式计算声强级不超过40dB的声强,即可求解.
【详解】依题意,,
∴,
故声强为,的两人达到要求,
故选:C
10. 已知函数 是定义域为 的偶函数, 且 , 若 在 上是单调递减的, 那么 在 上是( )
A. 单调递增 B. 单调递减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可判断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结合即可判断答案.
【详解】由函数是定义域为的偶函数,在上是单调递减的,
可知在上单调递增,
又,即2为函数的一个周期,
故在上单调递增,
故选:A
11. 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灌溉工具, 因其经济又环保, 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使用 (图 1),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画描绘了筒车的工作原理 (图 2).现有一个半径为 3 米的筒车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旋转 1 圈, 筒车的轴心距离水面的高度为 2 米, 设筒车上的某个盛水筒 到水面的距离为 (单位: 米) (在水面下则 为负数), 若以盛水筒 刚浮出水面为初始时刻, 经过 秒后,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参考数据: )
①, 其中, 且 ,
②, 其中, 且 ,
③当 时, 盛水筒再次进入水中,
④当 时, 盛水筒到达最高点.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为筒车的轴心的位置,为水面,过作于点,为筒车经过秒后的位置,连接,过作于点,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进而得出,,即可判断①②,将代入求得的解析式可判断③,将代入求得的解析式可判断④.
【详解】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为筒车的轴心的位置,为水面,过作于点,为筒车经过秒后的位置,连接,过作于点,筒车的角速度为,
由题意可知,,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其中, 且 ,所以①错误,②正确,
对于③,当时,,,,所以,故盛水筒没有进入水中,所以③错误,
对于④,当时,,,即,所以,所以盛水筒到达最高点,所以④正确,
故选:C
12. 地球环境科学亚欧合作组织在某地举办地球环境科学峰会, 为表彰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卓越贡献的地球科研卫士, 会议组织方特别制作了富有地球寓意的精美奖杯, 奖杯主体由一个铜球和一个三足托盘组成, 如图(1), 已知球的表面积为 , 底座由边长为 4 的正三角形铜片 沿各边中点的连线垂直向上折叠成直二面角所得, 如图(2), 则下列 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1)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2)底座多面体 的体积为
(3)平面 平面
(4)球面上的点距离球托底面 的最小距离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图形的形成可知,三点在底面上的投影分别是三边中点,,,由平面可得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可判断(1);多面体的体积为直三棱柱体积减去三个相同的三棱锥,利用几何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可判断(2);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平面,可判断(3);由已知可得球的半径,计算球心到平面的距离,即可判断(4).
【详解】解:根据图形的形成可知,三点在底面上的投影分别是三边中点,,,如图所示,
对于(1),平面,∴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是等边三角形,∴,(1)正确;
对于(2),将几何体补全为直三棱柱,如下图示,
∴多面体的体积为直三棱柱体积减去三个相同的三棱锥,
∴由下图知:,
故(2)正确;
对于(3),因为且,故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
因为、分别为、的中点,则,故,
∵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因为过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平行,显然平面与平面不重合,
故平面与平面不平行,故(3)错误;
对于(4),由上面讨论知,设是球心,球半径为,
由得,则是正四面体,棱长为1,
设是的中心,则平面,又平面,
所以,,则,又.
所以球离球托底面的最小距离为,(4)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 共 16 分)
13. 已知平面向量,,若,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求出的值,再根据模长的坐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
14. 已知样本,,,…,方差,则样本,,,…,方差______.
【答案】18
【解析】
【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时,方差不变,都乘以一个数时,方差变成这个数的平方倍,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因为样本,,,…,方差,方差的性质: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时,方差不变,都乘以一个数时,方差变成这个数的平方倍,
所以样本,,,…,的方差为,
故答案为:18.
15. 某海轮以海里/时的速度航行,在点测得海面上油井在南偏东方向上,向北航行分钟后到达点,测得油井在点的南偏东方向上,海轮改为北偏东的航向再行驶分钟到达点,则、间的距离为______海里.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在中由正弦定理解出,在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详解】如图,在中,(海里),
,,
由,得,
解得海里.
在中,(海里),
由已知得,
所以(海里),
所以、间的距离为海里.
故答案为:.
16. 六氟化硫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臭无毒不燃的稳定气体,密度约为空气密度的5倍,是强电负性气体,广泛用于超高压和特高压电力系统.六氟化硫分子结构呈正八面体排布(8个面都是正三角形).若此正八面体的表面积为,则该正八面体的内切球的体积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先由正八面体的结构特征求出内切球半径,求出a=4,即可求出正八面体的体积.
【详解】解:设该正八面体的棱长为a,则,解得a=4.
故内切球圆心O到各顶点的距离为.
故在正三棱锥O-ABC中,,
故.
由正八面体的结构特征可得的长为内切球半径.
所以该正八面体的内切球体积为.
故答案为:.
三. 解答题(每小题 12 分, 共 48 分)
17. 在中,设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向量,,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即可解出;
(2)由正弦定理先求出的关系,再由余弦定理即可解出,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出
【小问1详解】
由可得,,所以,而,所以.
【小问2详解】
由得,而,即,解得,所以,故的面积为.
18. 已知函数,且函数图像中相邻两条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1)求的值及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当时,求函数的最值,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
【答案】(1),单调递增区间为
(2)时,取最小值;时,取最大值2
【解析】
【分析】(1)先由题意求出,再由解出即可求解;
(2)由可得,结合函数的图像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因为函数图像中相邻两条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所以,
所以,即,
所以,
由,
得,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小问2详解】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即时,取最小值;
即时,取最大值.
19. 为了解市民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满意度,从本市居民中随机抽取若干居民进行评分(满分100分),根据调查数据制成表格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已知评分在的居民有300人.
满意度评分
满意度等级 不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的值及所调查的总人数;
(2)根据所给数据,估计样本的中位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定义满意度指数(满意程度的平均分)/100,若,则疫苗接种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否则不需要调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市疫苗接种工作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答案】(1),1200人
(2)82.9 (3)不需要进行调整.
【解析】
【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面积和为1可求得,由的居民有300人,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频率可求得所调查的总人数;
(2)根据小于中位数的频率和为0.5计算中位数即可;
(3)根据所给计算公式,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数据直接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即,解得,
设总共调查人,则,解得.
即调查的总人数为1200人.
【小问2详解】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的频率为:,
的频率为,
设样本的中位数为,则,解得.
所以样本的中位数约为82.9.
【小问3详解】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各段的频率分别为:0.02,0.04,0.14,0.20,0.35,0.25,
∴,
∴该市疫苗接种工作不需要进行调整.
20. 如图,在直角梯形中,,,,为的中点,沿将折起,使得点到点的位置,且,为的中点,是上的动点(与点,不重合).
(1)证明:平面平面;
(2)是否存在点,使得二面角的正切值为?若存在,确定点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 (2)存在,为的中点,
【解析】
【分析】(1)由已知可得平面,则,则有平面,所以,而,所以平面,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假设存在点满足题意,过作于,过作于,连接,可证得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不妨设,则,则由∽,可得,再由可求出的值,从而可确定出点的位置
小问1详解】
证明:因为,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
因为,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小问2详解】
假设存在点满足题意,如图,过作于,
因为,所以∥,
由(1)知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过作于,连接,
因为,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不妨设,则,
在中,设,
因为∽,
所以,
所以,得,
所以,解得,
即此时为中点,
综上,存在点,使得二面角的正切值为,此时为的中点,
【点睛】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面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二面角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过作于,过作于,连接,结合已知条件证明出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根据题意求解,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较难题山西师大附属实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数学试题 原卷版
一、单选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6 分)
1. 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2. 已知复数满足,则的虚部为( )
A. B. C. 1 D.
3. 连续抛掷一枚硬币3次,观察正面出现的情况,事件“至少2次出现正面”的对立事件是( )
A. 只有2次出现反面 B. 至多2次出现正面
C. 有2次或3次出现正面 D. 有0次或1次出现正面
4. 命题“,”的否定是( )
A. , B. ,
C. , D. ,
5. 设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为最美三角形,已知最美三角形顶角的余弦值为,则最美三角形底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6. 已知 表示不同点, 表示直线, 表示不同的平面, 则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
A.
B.
C. 直线 与直线是异面直线
D.
7.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B=2,AC=4,点P在以A为圆心且与边BC相切的圆上,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8. 关于用统计方法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某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解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合理的调查方式为抽样调查
B. 为了解高一学生的视力情况,现有高一男生480人,女生420人,按性别进行分层抽样,样本量按比例分配,若从女生中抽取的样本量为63,则样本容量为135
C. 若甲 乙两组数据标准差满足则可以估计乙比甲更稳定
D. 若数据的平均数为,则数据的平均数为
9. 声强级 (单位: ) 由公式 给出, 其中 为声强 (单位: ). 某班级为规范同学在公共场所说话文明礼仪, 开展了 “不敢高声语, 恐惊读书人” 主题活动, 要求课下同学之间交流时, 每人的声强级不超过 . 现已知 3 位同学课间交流时, 每人的声强分别为 , 则这 3 人中达到班级要求的人数为( )
A. 0 B. 1 C. D. 3
10. 已知函数 是定义域为 的偶函数, 且 , 若 在 上是单调递减的, 那么 在 上是( )
A. 单调递增 B. 单调递减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11. 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灌溉工具, 因其经济又环保, 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使用 (图 1),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画描绘了筒车的工作原理 (图 2).现有一个半径为 3 米的筒车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旋转 1 圈, 筒车的轴心距离水面的高度为 2 米, 设筒车上的某个盛水筒 到水面的距离为 (单位: 米) (在水面下则 为负数), 若以盛水筒 刚浮出水面为初始时刻, 经过 秒后,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参考数据: )
①, 其中, 且 ,
②, 其中, 且 ,
③当 时, 盛水筒再次进入水中,
④当 时, 盛水筒到达最高点.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2. 地球环境科学亚欧合作组织在某地举办地球环境科学峰会, 为表彰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卓越贡献的地球科研卫士, 会议组织方特别制作了富有地球寓意的精美奖杯, 奖杯主体由一个铜球和一个三足托盘组成, 如图(1), 已知球的表面积为 , 底座由边长为 4 的正三角形铜片 沿各边中点的连线垂直向上折叠成直二面角所得, 如图(2), 则下列 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1)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2)底座多面体 的体积为
(3)平面 平面
(4)球面上的点距离球托底面 的最小距离为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 共 16 分)
13. 已知平面向量,,若,则________.
14. 已知样本,,,…,方差,则样本,,,…,方差______.
15. 某海轮以海里/时的速度航行,在点测得海面上油井在南偏东方向上,向北航行分钟后到达点,测得油井在点的南偏东方向上,海轮改为北偏东的航向再行驶分钟到达点,则、间的距离为______海里.
16. 六氟化硫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臭无毒不燃稳定气体,密度约为空气密度的5倍,是强电负性气体,广泛用于超高压和特高压电力系统.六氟化硫分子结构呈正八面体排布(8个面都是正三角形).若此正八面体的表面积为,则该正八面体的内切球的体积为______.
三. 解答题(每小题 12 分, 共 48 分)
17. 在中,设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向量,,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的面积.
18. 已知函数,且函数图像中相邻两条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1)求的值及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当时,求函数的最值,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
19. 为了解市民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满意度,从本市居民中随机抽取若干居民进行评分(满分100分),根据调查数据制成表格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已知评分在的居民有300人.
满意度评分
满意度等级 不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的值及所调查的总人数;
(2)根据所给数据,估计样本的中位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定义满意度指数(满意程度的平均分)/100,若,则疫苗接种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否则不需要调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市疫苗接种工作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0. 如图,在直角梯形中,,,,为的中点,沿将折起,使得点到点的位置,且,为的中点,是上的动点(与点,不重合).
(1)证明:平面平面;
(2)是否存在点,使得二面角的正切值为?若存在,确定点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