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 达标习题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 达标习题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18:1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3. 古诗三首
一、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 日暮汉宫传(chuán zhuàn)蜡烛,(轻 青)烟散入五侯(hóu hòu)家。
2. 纤(xiān qiàn)纤擢素手,札(zhā zhá)札弄机杼。
3. 盈(yínɡ yín)盈一水(涧 间),脉(mài mò)脉不得语。
4. 中庭地白树栖(qī xī)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第1课时 语基素养专训

.
.
.
.




.
.
.




二、同音字填空。
文(  )  (  )贴  表(  )
(  )息  (  )负  (  )待
轻(  )  晶(  )  (  )救
哭(  )  机(  )  放(  )

zhāng

yíng












三、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春城无处不飞花。(  )
A. 指云南昆明。    B. 指春天的京城。
2. 终日不成章。(  )
A. 文章。 B. 花纹。
B
.
.
.
B
3. 中庭地白树栖鸦。(  )
A.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B. 地面变白了。
4. 泣涕零如雨。(  )
A. 落下。 B. 凋零。
.
A
.
.
A
四、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C.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
五、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照得庭院的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夜色深沉,秋露无声无息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
六、为激发同学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六(1)班举办了一次知识竞赛,请你参与。
1. 下面的节日中,哪些属于传统节日?(  )
(多选)
A. 元宵节    B. 植树节    C. 端午节
D. 劳动节 E. 中秋节 F. 国庆节
ACE
2. 写出下列节日的习俗和与节日相关的故事或传说。
(1)寒食节
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或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
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或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禁火
介子推宁死不仕
吃粽子
屈原投汨罗江
3. 把与诗词句相关的节日名称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并将这几个节日按照先后顺序排序。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第2课时 主题素养特训
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_”,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寒食》——寒食节


(2)发挥想象,根据诗句的描述,把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暮春时节,长安城里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皇城里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摆着。
2.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两句诗中涉及的传统习俗是_____________。
(2)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  )图。
A. 灯火通明      B. 走马传烛
吃冷食、禁火
B
(3)这两句诗表达的情感是(  )
A. 大臣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B. 作者对宫中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之情。
C. 作者对权臣得宠专权的愤慨之情。
C
3. 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本诗取材于我国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主人公是织女。全诗抒发了女子的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夫妻分离的悲哀。 (  )
《迢迢牵牛星》——七夕节

(2)本诗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感染力。 (  )
(3)这首诗运用了“迢迢”“皎皎”等6个叠词,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音乐美,而且使诗歌表达的情感更加动人。 (  )


4. 诗中描写织女因思念爱人而备受折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四句诗描绘的画面是(  )
  
   
A       B      C
B
6.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这两句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_的气氛。
《十五夜望月》——中秋节
月光
鹊鸦
露水
桂花
寂寞冷清
(2)这两句诗不带一个“月”字,但我们由“______”一词可以看出月色皎洁。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尽”的意思是(  )
A. 尽头。 B. 都。
B
(2)“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一项是(  )
A.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知秋思落谁家
D
8. 发挥想象,把《十五夜望月》扩写成一段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练笔
【思路】想象诗歌描写的环境、诗人的心情,把诗句描写的景物具体地描绘出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