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德强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德强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1 10: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试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 pì ) 一摞.(luò ) 锲.而不舍( qì ) B.胸 脯.(pǔ) 粗拙.(zhuō) 血.气方刚( xuè )
C. 憎. 恶 (zēng) 呜 咽.(yè) 怏.怏. 不 乐 ( yàng ) D. 卓. 越 (zhuó) 取 缔.(tì ) 屏. 息 凝 神 (bǐng)
2.(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褪色 凛冽 锋芒必露 B.矜持 闲遐 妇孺皆知 C.烦燥 俯瞰 语无伦次 D.惶恐 醒悟 姗姗来迟
3.(3 分)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疫情后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把“增加”改为“提高”。)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 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从语文教育来看,整本书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换。) 4.(3 分)下面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B.木兰诗 ——北朝时期南方乐府民歌 C.卖油翁——欧阳修 D.骆驼祥子——老舍
5.(3 分)假如有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情,又不肯向别人道歉,你该怎么劝他?
下列几种说法中,最容易被他接受的是( )
A.这件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向人家说清楚。 B.这件事你错了,你必须向别人道歉。
C.你考虑后果了吗?你可是有责任的。 D.你还不赶快去赔礼道歉!都是你的错!
6.(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7.(7 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 念 天 地 之 悠 悠 , !( 陈 子 昂 《 登 幽 州 台 歌 》 )
(2) , 吟 鞭 东 指 即 天 涯 。 ( 龚 自 珍 《 己 亥 杂 诗 》 )
(3) 从 今 若 许 闲 乘 月 , 。 ( 陆 游 《 游 山 西 村 》 )
(4) 不 畏 浮 云 遮 望 眼 , 。 ( 王 安 石 《 登 飞 来 峰 》 )
(5) ,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 ( 李 白 《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 )
( 6 ) 《望岳》中表现自己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
是 : , 。
二.阅读(45 分)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 8-10 题(9 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2 分)解释加点实词。
(1)蕃: (2)植: 9.(4 分)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3 分)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莲花的形象?
(二)阅读《拒绝做“热量富豪”》, 回答 11-14 题。 (10 分)
拒绝做“热量富豪”
①要想瘦,热量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我们对热量又了解多少呢?
②热量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基础,很多人也都知道,只有消耗的热量超过摄入的热量,才能达到减重的目的。那么,我们摄入的热量都从哪里消耗呢?
③一部分是人体的基础能量消耗,这是我们热量消耗最主要的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在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等各种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60%~70%, 基础能量消耗虽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体表面积、年龄、性别、激素、季节、劳动强度等因素,但它基本是恒定的。
④第二是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也就是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我们体内消化、代谢需要消耗的能量。第三个是体力、脑力活动的消耗,这也是我们最可控的一部分。第四是生长发育的消耗, 这主要针对的是儿童和孕妇。所以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基础能量消耗若基本恒定,那么可以控制的,就只有我们摄入的食物和我们的体力消耗了。
⑤那么,该如何计算食物及我们消耗的热量呢?
⑥先来看看该如何“丈量”食物。首先,我们要养成看食物包装上食物成分表的习惯。一般 上面都会注明食物所含的热量是多少,这样就很客易估算出我们摄入的热量。而对于那些没有标 明热量的食物,《2016 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特别提出 :“食物标准份量的概念,从量化到形象化, 让人们更客易把握食物用量和平衡膳食。”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到的食物作为参照物, 来衡量我们吃的食物。假如午餐我们吃了 100 克主食,一份蔬菜炒肉,那摄入的热量是 530 千卡。
⑦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哪些运动可以消耗 530 千卡热量呢?如果想要消耗掉 530 千卡,就需
要快走 120 分钟,或者慢跑 70 分钟,或者游泳 50 分钟。是不是吃进去热量很容易,但想要消耗掉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常说,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管住嘴、迈开腿。
⑧需要强调的是,减重是一个自律的过程,吃、动合理兼顾,科学计算我们的摄入与消耗, 拒绝做“热.量.富.豪.”, 才能达到最终目标。
(2 分)从第②段看,要想达到减重的目的,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4 分)根据选文内容,说说我们摄入的热量都是从哪里消耗的?
(2 分)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在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等各种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 60%~70%, 基础能量消耗虽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体表面积、年龄、性别、激素、季节、劳动强度等因素,但它基本是恒定的。
( )( )
(2 分)文中第⑧段加点的词语“热量富豪”的含义是什么?
(三)阅读《会飞的兔子》,回答 15—19 题。(14 分)
会 飞 的 兔 子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实在实在太宽了,足有几
十米,恐怕任何野兽都无法逾越,除非长着翅膀的鸟。
兔子叹了口气,它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会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痛快地美餐一顿。它正胡乱地想着,忽然有一团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躲之不及,被刮上了天空, 兔子只觉得天旋地转,晕晕乎乎,弄不清东西南北,一会儿的功夫,它轻轻地摔在了地上。
它揉了揉眼睛,惊呆了,原来自己已被旋风裹着飞过了山涧,脚下正是它做梦都想到的绿草地。这时,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便赶紧跑过来看个究竟。到近前一瞧,它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会飞的东西是兔子。于是大家把兔子抬起举向空中, 表示对兔子本领的欣赏。尔后大家如众星捧月般地围着兔子,问长问短,表现出对兔子的崇拜之意。兔子成为动物们的核心,它自然高兴极了。
兔子会飞的消息很快在动物王国传开了,兔子成为动物体育明星。由于它创造了只身飞跃山 涧的动物界纪录,动物们对它心服口服。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所有的 同类作报告。兔子便常常伴着阵阵掌声,走上讲台,慷慨陈词,它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
它 越 讲 越 激 动 , 越 讲 越 上 瘾 , 常 常 一 讲 就 是 半 天 。 兔 子 从 童 年 讲 到 青 年 , 从 讲 到 , 从 讲 到 , 从 自
己的腰围讲到自己的体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兔子的演讲水平迅速提高。
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便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心血来潮, 当着动物们的面,说自己要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绝技。只见它站在山涧边上,用足了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它只飞出了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15.(2 分)本文记叙了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6.(4 分)细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展开想象,将文中第四段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充完整。从 讲 到
从 讲 到
17.(2 分)文章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写了兔子“会飞”的哪几个阶段?
18.(3 分)文中第一段画线句的描写有何作用?
19.(3 分)这只会飞的兔子最终“坠到山涧里去了”,造成这一下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阅读记叙文《生活的轨迹》,完成 20-24 题。(12 分)
生活的轨迹
①我已经差不多 10 年,没有走进麦当劳了。
②此前我常去,因为儿子小时候特别爱吃西式快餐。离我家不远的这家麦当劳店,就成了我 常带他去打牙祭的地方。路边靠窗的第二个座位,是我们父子俩常坐的位子。他吃,我看着他吃。
③最后一次陪他去吃麦当劳,是他初中一次考试后。自那之后,他也许隔三差五还会去吃一顿,但不再让我陪着,而我自己,虽然经常路过,却再也没有跨进去过半步。路边靠窗的第二个座位上,偶尔也会坐着一对父子,像我和儿子当年一样,儿子吃,父亲看着他吃。
④伴随着儿子的成长,我们的生活轨迹,也随之改变。
⑤与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儿子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去动物园玩。老家的动物园很小,动物不 多,连狮子和老虎都没有,但儿子还是喜欢得不得了,每次我们带他去动物园玩,都像过节一样。后来,我们全家搬到省城,第一次带儿子去那么大的动物园,把儿子乐坏了,兴高采烈地玩了一 天,傍晚,人家要关门了,还恋恋不舍,不肯离去。因为儿子热爱动物,我们一家人出外游玩, 不管到哪儿,动物园都是必去的景点。
⑥儿子上中学后,学业紧张,我们再也没有过全家出动一起去动物园了。
⑦儿子读的初中在一条巷子里,对面是一个很大的居民小区。从大路拐进去,一边是绿地, 另一边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因为离家远,每天都是我开车接送儿子。早上送他到校门口,他下了车,我就可以走了;晚上去接他放学,就比较费时间,因为我到了,他却未必下课放学,只能在校外等。干等无聊,便闲逛、闲看。边上的两家书店、一家文具店、两家小吃店、三家小卖铺, 还有一家理发店、一家水果店、一家快餐店……我都弄得非常熟,比我自家小区门口还要熟悉。整整三年,除了节假日,我天天早晨 7 点之前,准时把儿子送到这儿,傍晚 5 点准时来等儿子放学。我的身影,一次次穿梭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很规律、很频繁,仿佛会一直这样,永远这样。
⑧三年后,儿子初中毕业去读高中。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儿子初中的学校以及那条巷子。那条巷子依然是热闹的,只是换了一茬人又一茬人而已。
⑨儿子上的大学,在成都。在此之前,我没有去过成都,甚至连四川都没有到过。儿子去报 到,我和妻子都去了。与其说是我们送儿子去读大学,不如说,我们是趁机到四川旅游。虽然同 样是第一次到成都,但儿子却像个老练的主人一样,领着我和他妈妈,看他们学校,游杜甫草堂, 逛宽窄巷,那一刻,恍然觉得,儿子长大了。他正如那羽翼马上要长满了的雄鹰一般,即将展开翅膀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围着他转。他喜欢去的地方,亦是我们乐意去的地方;他在哪个学校上学,我们就会像对待自己的母校一样,关注它爱护它;只要对他成长有助,我们甘做一切。
如果把我们的生活轨迹标注出来的话,你会发现,你的轨迹其实就是孩子成长的轨迹;反过来,孩子的足迹,亦正是你反复踏足的地方。
前几天,偶尔路过儿子读的小学附近,校园依旧,梧桐树依旧,石板路依旧,十几年前的那一天,我就是顺着这个墙根,牵着儿子的小手,送他走进这所学校的大门的。我们的身影,已经很久没有再出现在这里了。我仿佛依稀看见,石板路上,一个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孩子,走在梧桐树荫下,走向远方。
你和孩子轨迹重复的地方,是你的陪伴。陪伴越多,爱越浓。
(
时间
“我”的生活轨迹
儿子小时候
“我”常去家附近的麦当劳,陪儿子吃快餐。
儿子小时候
儿子读初中
儿子上大学
) 20.(3 分)文章记叙了“我”陪伴儿子的生活轨迹。阅读①—⑨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1.(3 分)赏析文中⑦段加点词,体会表达效果。
整.整.三.年.,除了节假日,我天.天.早晨 7 点之前,准时把儿子送到这儿,傍晚 5 点准时来等儿子放学。
22.(3 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的划线句子。
他正如那羽翼马上要长满了的雄鹰一般,即将展开翅膀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23.(3 分)文章以“生活的轨迹”为题,有什么作用?
24.作文(50 分)
下面两个文题,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半命题作文
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 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快。经过一个假期的修 整,你走进了初三学年,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
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去年的自己进行比较,以“我变得 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③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 600 字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命题作文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生活中的细小环节(或情节),就像一滴水折射着光芒,就像一朵野花开在小河旁;就像一棵麦苗长在田野上
细节中藏着太多的美好
有时即使是不起眼的细节也能轻轻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请以“细节中的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 600 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试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C 2. D 3.B 4. B 5. A 6. C
7.(7 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独怆然而涕下
浩荡离愁白日斜
拄杖无时夜叩门
自缘身在最高层
谁家玉笛暗飞声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二.阅读(45 分)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 8-10 题(9 分)
8. (1) 多 (2) 树 立
9.(1)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对于牡丹的爱,人应当很多了。10.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 二)阅读《拒绝做“热量富豪”》, 回答 11-14 题。 (10 分)
11. 消耗的热量超过摄入的热量。
1 2. 人体的基础能量消耗(1 分);食物特殊动力作用(1 分);体力、脑力活动消耗(1 分);生长 发育消耗(1 分)。
13. 举 例 子 列 数 字
拥有很高热量的人。
(三)阅读《会飞的兔子》,回答 15—19 题。(14 分)
记叙了一只兔子在赞美声中过高估计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坠落山涧的故事。
参考示例:从身上漂亮的毛讲到自己的跳跃;从喜欢吃的青草讲到自己挖的洞。
宣讲会飞的经验;表演会飞绝技而丧命
写出像兔子一类的动物逾越山涧没有可能,为写下文其他动物对兔子的崇拜以及兔子坠落山涧的 结局埋下伏笔。
根本原因在于兔子在动物们的赞赏崇拜下,盲目自大,迷失自我,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客观条件和 实际能力。
(四)阅读记叙文《生活的轨迹》,完成 20-24 题。(12 分)
(
时间
“我”的生活轨迹
儿子小时候
“我”常去家附近的麦当劳,陪儿子吃快餐。
儿子小时候
“我”常带儿子去动物园玩。
儿子读初中
“我”每天往返开车接送儿子,在校外等时闲逛附近的巷子。(意思对即
可)
儿子上大学
送儿子去读大学,游玩四川。
) 20.(3 分)文章记叙了“我”陪伴儿子的生活轨迹。阅读①—⑨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1.
“整整 3 年”,突出了时间长, “天天”强调了接送儿子上下学频率高、(2 分)
这种坚 持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1 分)(意思对即可)
比喻的修辞,(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长大成人,(1分)表现了“我”的欣喜和期望。(1 分)(意思对可)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 分)概括文章内容;(1 分)
揭示文章主旨,表达了我们的生活轨迹和孩子尽量重合,多陪伴多关爱孩子。(1 分)(意思对即可)
24.作文(50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