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农业 第二课时 课件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2农业 第二课时 课件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0 15:5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中国的农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经济作物种类;
2、记住我国棉花、花生、油菜、甘蔗、甜菜、茶叶分布地区
3、记住我国畜牧业分类,分布地区;
4、背会我国四大牧区以及主要畜种
自学一 4分钟
阅读课本P88,完成下列问题:
1、背会经济作物种类,并尝试举例
2、记住我国棉花、花生、油菜、甘蔗、甜菜、茶叶分布地区
我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有的经济作物生长在温带、亚热带地区,有的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后者被称为热带经济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性强等特点。有些经济作物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有些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纤维作物
棉花
黄麻
油料作物
油菜
花生
经济作物
饮料作物——茶叶
药用作物
糖料作物
甘蔗
甜菜
人参
天麻
黄连
棉花:
黄河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
长绒棉主要产区:
新疆
油料作物
大豆
花生
油菜
山东 河南
油料作物中面积最广,长江流域为最大产区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内 新 黑
华南地区,
广西为最大产区
棉花:
长江、黄河中下游
油菜:
长江流域为最大产区
花生:
山东、河南
甜菜:
内 新 黑
长绒棉主产区:
新疆
甘蔗:
华南,广西为最大产区
茶叶:
南方丘陵、山地,福建、云南等
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差异
地 区 主要的农作物
北 方
分界线
南 方
水稻
甘蔗
甜菜
大豆
油菜
秦岭—淮河一线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花生
小麦
玉米
棉花
棉花
自学二 4分钟
阅读课本89页,完成下列任务:
1、记住我国畜牧业分类及其各自分布地区
2、记住我国四大牧区以及代表畜种
3、记住中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我国畜牧业的分类
我国西部、北部
我国东部、南部
我国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三河马
三河牛
内蒙古牧区
伊犁马
新疆细毛羊
新疆牧区
西藏牦牛
西藏牧区
青海牦牛
青海牧区
我国的四大放牧区:
牧区名称 主要优良畜种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青海牦牛
西藏牦牛、藏绵羊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农耕区饲料资源丰富,饲养的牲畜占到全国总数的80%,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肉类、乳类产品。除养鸡外,大规模放养鸭、鹅等水禽,也是家禽饲养的一大特色。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商品生猪产区
四川
湖南
河南
主要畜产品 饲养方式 饲料来源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牛、羊、马
家禽和生猪
放牧
圈养
天然草场
粮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中国南方有甲、乙两个村庄,家家户户都有
在自己房前屋后的山坡上种植李树的传统,
两村农田普遍种植油菜。
甲村利用油菜、李树花期相近的特点,积极
发展观光农业。3月份,油菜花、李花次第
开放,金黄的油菜花胜似“金海”,雪白的
李花宛若“雪山”,两者交相辉映,形成“金海雪山”壮丽景观;7月份,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甜脆李子挂满枝头。甲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景赏花、摘果品果,“农家乐”生意火爆,农产品一直畅销。
乙村则通过出售菜籽油和鲜李来赚取收入,有的年份还会遭遇农产品滞销积压的尴尬。
(1) 为什么甲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
(2) 议一议,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重要的启示?
(1)甲村和乙村均可通过出售菜籽油和鲜李获得收入,除此之外,甲村还利用农业景观获得了旅游收入,因此甲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
(2)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加大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投入,从而获得更优质、高产的物质产品,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景观优势发展相关的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从而提高农业效益。
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写出字母代表的粮食产区名称和图中数字代表的牧区名称。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①内蒙古牧区
②新疆牧区
③西藏牧区
④青海牧区
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分析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较少,地形比较崎岖,适合畜牧业发展;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因此适合种植业发展。
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说出A、B、C三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和耕作制度。
A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B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
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分析A、B、C三地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A、B、C三地自北向南纬度越来越低,气温越来越高,农作物生长获得的热量越来越多,因此农作物成熟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下图为位于我国华北平原某区域的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C为山地,D为海洋。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理由。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 请说明理由。
(3)家住C地的小明,向村里建议开垦山地,减少林地面积,改种蔬菜、花卉等增加村民的收入,你认为可行吗 请说明理由。
答案:A、B两地地形平坦广阔,适宜发展种植业;C地地形陡峭,为保持水土,应发展林业;D地水域广阔,适宜发展渔业。
答案:可行。A地地处郊区,离城市近,城市人口密集,蔬菜、花卉、鱼、肉、乳、禽、蛋市场需求量大,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答案:不可行。C地为山地,地形陡峭,如果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的原则。
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回答(1)~(2)题:
(1)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温度的差异
B.东西温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
D.南北干湿的差异
(2)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
C.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D.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旱作农业区
C
A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1、农业的概念
2、农业的地位
1.主要农产品产量大
2.农业生产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3.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知识盘点〗
三、主要农作物分布
1.主要粮食作物分布
(1)小麦集中分布在北方
(2)水稻集中分布在南方
(3)主要产粮区
2.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1)主要经济作物类型
(2)棉花、热带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饮料作物产区
四、畜牧业分布
1.牧区畜牧业分布
(1)四大牧区
(2)优势条件及优势畜种
2.农耕区畜牧业分布
(1)分布
(2)地位及特征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直接利用土地资源从事的生产活动,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2.读下表,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我国某地土地资源构成表
A
D
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其他
比重 7.1% 15.7% 48.23% 28.97%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3.以下地区不属于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是(   )
A.山东半岛 B.珠江三角洲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
4.荔枝主要产于中国南部,现在西安也能买到
新鲜的荔枝(如下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气候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储存、保鲜技术的进步
D.土壤
D
C
主要农作物分布
5.(2016长沙)湖南省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冬小麦 B.青稞 C.春小麦 D.水稻
6.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春小麦 C.冬小麦  D.谷子
D
B
畜牧业分布
7.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分布在降水量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地区
B.都分布在黄河以北地区 
C.都分布在降水丰富、河湖众多的地区
D.都分布在盆地和丘陵地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