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专题图.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专题图.TIF" \* MERGEFORMAT *“探界者”钟扬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预习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预习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人物简介.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人物简介.TIF" \* MERGEFORMAT
生平 钟扬(1964—2017),湖南邵阳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评价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2019年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背景解读.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背景解读.TIF" \* MERGEFORMAT
本文发表于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模范人物。钟扬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得知这一消息后,记者叶雨婷搜集了有关资料,采访了钟扬的同事与亲友,写下了这篇报道。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语言积累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语言积累1.TIF" \* MERGEFORMAT
1.音形识记
(1)读准字音
①毛坯房( ) ②屋脊( )
③调侃( ) ④悲怆( )
⑤烫手山芋( ) ⑥戛然而止( )
⑦奇葩( )
(2)辨明字形
① ②
③ ④
答案 (1)①pī ②jǐ ③kǎn ④chuàng ⑤yù ⑥jiá ⑦pā
(2)①蒲 莆 ②帐 账 ③撰 馔 ④敛 睑
2.词语辨析
(1)收集·搜集
[辨词]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收集”的事物是不用费多大功夫的。或许这东西原本就在这儿,只不过乱了、散了;或许这东西是别人送来的,你只需要接纳整理。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选词] 进行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必须从﹍﹍﹍﹍﹍资料入手。钟扬 种子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2)预约·预订
[辨词] 预约:指事先约定(服务时间、购货权利等)。预订:指预先订购。
[选词] 电话﹍﹍﹍﹍的时间快到了,抓紧时间﹍﹍﹍﹍﹍机票。
(3)过度·过渡
[辨词] 辨析这组词,关键是掌握其中不同的字“度”和“渡”。“度”本义是计量长短,后引申出“程度”“限度”的意思。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度,如“我们学习不要过度疲劳”。“渡”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或通过江河等。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状态,如“过渡时期”“过渡阶段”“过渡政府”“过渡段”等。
[选词] 他由于﹍﹍﹍﹍﹍自信,刚上任就急于改革,导致工厂各个部门出现混乱,好在他及时改正,工厂经过一年的﹍﹍﹍﹍﹍,各个部门已走上了正规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答案 (1)搜集 收集 (2)预约 预订 (3)过度 过渡
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咱们校长做报告开门见山,师生们都喜欢他这种作风。( )
解释:﹍﹍﹍﹍﹍﹍﹍﹍﹍﹍﹍﹍﹍﹍﹍﹍﹍﹍﹍﹍﹍﹍﹍﹍﹍﹍﹍﹍﹍﹍﹍﹍﹍﹍﹍﹍﹍﹍﹍﹍﹍﹍﹍﹍﹍﹍﹍﹍﹍﹍﹍﹍﹍﹍﹍﹍﹍﹍﹍﹍﹍﹍﹍﹍
(2)她希望这个独生女儿在纽约雷厉风行地举行婚礼。( )
解释:﹍﹍﹍﹍﹍﹍﹍﹍﹍﹍﹍﹍﹍﹍﹍﹍﹍﹍﹍﹍﹍﹍﹍﹍﹍﹍﹍﹍﹍﹍﹍﹍﹍﹍﹍﹍﹍﹍﹍﹍﹍﹍﹍﹍﹍﹍﹍﹍﹍﹍﹍﹍﹍﹍﹍﹍﹍﹍﹍﹍﹍﹍﹍﹍
(3)世界最长的水滑梯,建在山上跌宕起伏,比蹦极和过山车还刺激!( )
解释:﹍﹍﹍﹍﹍﹍﹍﹍﹍﹍﹍﹍﹍﹍﹍﹍﹍﹍﹍﹍﹍﹍﹍﹍﹍﹍﹍﹍﹍﹍﹍﹍﹍﹍﹍﹍﹍﹍﹍﹍﹍﹍﹍﹍﹍﹍﹍﹍﹍﹍﹍﹍﹍﹍﹍﹍﹍﹍﹍﹍﹍﹍﹍﹍
(4)班长年纪虽小,但把工作安排得包罗万象,井井有条,同学们都很佩服他。( )
解释:﹍﹍﹍﹍﹍﹍﹍﹍﹍﹍﹍﹍﹍﹍﹍﹍﹍﹍﹍﹍﹍﹍﹍﹍﹍﹍﹍﹍﹍﹍﹍﹍﹍﹍﹍﹍﹍﹍﹍﹍﹍﹍﹍﹍﹍﹍﹍﹍﹍﹍﹍﹍﹍﹍﹍﹍﹍﹍﹍﹍﹍﹍﹍﹍
答案 (1)√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2)× 雷厉风行: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语境指她希望女儿的婚礼声势和规模很大,应用“大张旗鼓”。
(3)×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调忽高忽低或故事情节曲折。这里用错了对象。
(4)×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此处强调他把工作安排得全面周到,不合语境。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必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必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本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本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结构图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结构图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主旨归纳.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主旨归纳.TIF" \* MERGEFORMAT
本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从求学、收集种子、科普、关爱学生和探寻生命意义五个层面来记叙钟扬的感人事迹,再现了钟扬“为科学而生,为事业而生,为理想而生”的高大形象,高度赞扬了钟扬为了“种子事业”与生命赛跑,致力于科普,细致呵护、鼓励学生的奉献精神。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问题探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问题探究.TIF" \* MERGEFORMAT
1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
答:﹍﹍﹍﹍﹍﹍﹍﹍﹍﹍﹍﹍﹍﹍﹍﹍﹍﹍﹍﹍﹍﹍﹍﹍﹍﹍﹍﹍﹍﹍﹍﹍﹍﹍﹍﹍﹍﹍﹍﹍﹍﹍﹍﹍﹍﹍﹍﹍﹍﹍﹍﹍﹍﹍﹍﹍﹍﹍﹍﹍﹍﹍﹍﹍
答案 本文围绕钟扬为科学而探索的精神,选取了他从少年求学,到采集种子、研究种子,担任科学队长,并做导师带学生,直到为科学而献身的各种经历素材,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行文。
2文章第一段为什么从拟南芥写起?
答:﹍﹍﹍﹍﹍﹍﹍﹍﹍﹍﹍﹍﹍﹍﹍﹍﹍﹍﹍﹍﹍﹍﹍﹍﹍﹍﹍﹍﹍﹍﹍﹍﹍﹍﹍﹍﹍﹍﹍﹍﹍﹍﹍﹍﹍﹍﹍﹍﹍﹍﹍﹍﹍﹍﹍﹍﹍﹍﹍﹍﹍﹍﹍﹍
答案 (1)从拟南芥写起能够揭示文章主人公钟扬的身份——植物学家,因为全世界有众多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2)从拟南芥写起,还把钟扬与西藏、复旦联系在一起,从而揭示了他的其他身份——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也为下文写钟扬在西藏采集种子等事件作了铺垫。
(3)从拟南芥写起,还有助于揭示人物品格。因为植物学家很少涉足西藏,而钟扬却凭执着的品格在西藏发现了拟南芥。
3从语言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下面一段文字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
答:﹍﹍﹍﹍﹍﹍﹍﹍﹍﹍﹍﹍﹍﹍﹍﹍﹍﹍﹍﹍﹍﹍﹍﹍﹍﹍﹍﹍﹍﹍﹍﹍﹍﹍﹍﹍﹍﹍﹍﹍﹍﹍﹍﹍﹍﹍﹍﹍﹍﹍﹍﹍﹍﹍﹍﹍﹍﹍﹍﹍﹍﹍﹍﹍
答案 用议论性的文字对人物进行全方位定位评价,让读者对人物有全面的认识;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人物事迹的介绍。
4“‘英雄’少年”部分,其中的“英雄”作何理解?结婚时,钟扬24岁,已经不是少年了,作者为何还把结婚这件事放在这一部分中?
答:﹍﹍﹍﹍﹍﹍﹍﹍﹍﹍﹍﹍﹍﹍﹍﹍﹍﹍﹍﹍﹍﹍﹍﹍﹍﹍﹍﹍﹍﹍﹍﹍﹍﹍﹍﹍﹍﹍﹍﹍﹍﹍﹍﹍﹍﹍﹍﹍﹍﹍﹍﹍﹍﹍﹍﹍﹍﹍﹍﹍﹍﹍﹍﹍
答案 (1)这一部分写钟扬与父亲赌气而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上了少年班后努力补习自己的弱科;从无线电专业毕业后却进入了植物研究所工作,他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从而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面对犹豫不决的妻子,他采用“胁迫”手段与之结婚。可见“英雄”指的是一种敢想敢干、坚定直行的精神。
(2)作者将结婚这件事放入这一部分中,因为在“胁迫”妻子结婚这件事上,同样体现出了钟扬的这种敢想敢干、坚定直行的精神。
5作者在刻画钟扬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正面刻画:①通过对传主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文章每一部分都有直接引用的钟扬的话,它们或是钟扬与别人的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②通过描述人物的行为、事迹刻画人物形象。如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
(2)侧面刻画:①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②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收集种子的对比,藏族同事对其“钟大胆”的评价等。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读写能力.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读写能力.TIF" \* MERGEFORMAT 多角度选材
《“探界者”钟扬》一文扣住“探界者”这个关键词,以钟扬探寻自己生命的高度和广度的边界为核心选取典型材料,从“‘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五个方面刻画人物,凸显了钟扬追求梦想、实干苦干、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
怎样才能做到多角度选材呢?
1.转换时间法。转换时间法就是用时间转换来选材。这种方法适用于写景和议论的文章。常用方式有:早晨→中午→傍晚;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过去→现在→将来等。
2.转换空间法。转换空间法就是用空间转移来选材。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写景状物的文章,同时,也适用于部分议论文的选材。常见的方式有:上→中→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国内→国外等。
3.辐射联想法。辐射联想法就是在对主体对象进行描写的基础上,展开丰富联想的选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文章的选材。比如写“悠悠小河”,除了能够写主体对象——小河外,还要进行辐射联想,写与小河有关的内容:河里的鱼、虾、卵石;河上的小桥;两岸的花草树木、田野牧场等。同时,还要能够利用空间和时间的转换展开想象选取材料,进行广泛的描写。
4.纵横结合法。纵横结合法就是在叙事文章的选材过程中,在故事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紧密地与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结合起来的选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叙事文章的选材。比如写“一次课外活动”,在叙事的同时要学会把情节停下来,进行描写、议论、抒情,或插入、补充、铺垫、烘托,接着情节再发展,再停下;再发展,再停下。
5.事例串联法。事例串联法是指把一个个典型事例串联起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或支撑论点的选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写人的文章。在写人的文章里,想要避免人物的概念化、模式化,往往要选取三至五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所谓典型事例就是能够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事例。有了典型事例,人物就有了性格,在一篇文章中多写几个典型事例,人物的性格就丰满起来了。
『针对练笔』
如果你是一名记者,即将报道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你会从哪些角度进行采访?请写出你的采访方案。
答:﹍﹍﹍﹍﹍﹍﹍﹍﹍﹍﹍﹍﹍﹍﹍﹍﹍﹍﹍﹍﹍﹍﹍﹍﹍﹍﹍﹍﹍﹍﹍﹍﹍﹍﹍﹍﹍﹍﹍﹍﹍﹍﹍﹍﹍﹍﹍﹍﹍﹍﹍﹍﹍﹍﹍﹍﹍﹍﹍﹍﹍﹍﹍﹍
答案 (示例)
采访方案
1.采访英雄本人和目击者,获取英雄见义勇为的现场情况。
2.采访英雄的家人亲友,获取英雄的生平经历及精神状态。
3.采访英雄所在单位的领导,获取对英雄见义勇为事迹的评价。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选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选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群文任务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当代毕昇:记两院院士王选
王光荣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被人们誉为“当代毕昇”。他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他主持开发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占据国内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黑白)出版业市场,以及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跨领域研究,跨越式发展
1958年,王选教授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并留校在无线电系当了助教。在此后的3年里,王选一直在计算机硬件第一线上跌打滚爬。然而,1961年他却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作了重大的调整,以他的话来说,是“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当问及调整研究方向的原因时,王选说:“当时我阅读了国外许多文献,50年代国外有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我赞叹不已,同时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只能欣赏别人的成果,而不能有自己的创新思想?我试图寻找创造的源泉,即那些创新构思的背景,逐步领悟到程序和应用对硬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软件,才算真正懂得计算机。后来的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软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是我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选择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跨领域研究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就像控制论发明者维纳说的那样‘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科之间的无人空白区上去耕耘,最能取得丰硕成果’。”
1974年8月,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北京大学从1975年开始从事其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工作,王选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这一科研项目。他在调研了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后于1976年做出决策:跨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系统、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
对于这一创造性想法,王选有他自己深刻的思考。经过对国内外状况细致的调查分析,他坚信数字式存储(第四代机)将是代表技术发展的方向。科学研究有时可以采取这种迂回策略,用创新的设计,绕过按常规方式发展会遇到的巨大困难,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往往能够走出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
淡泊名利,献身科学
王选常说,科学研究本身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几十年来,他淡泊名利,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
1975年王选开始研究激光照排时,正病休在家。为了解国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他常拖着病体到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资料。当时条件很艰苦,没有项目经费。王选常为节省5分钱的公交车费,提前一站下车;为节省复印费,许多资料都是手抄。而在此后长达18年的科研道路上,王选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
但王选从来没有埋怨过生活,他深知科研的乐趣在哪里。他十分推崇这样一句话:“献身于科学研究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几十年的科研攻关,有三件事让王选教授兴奋不已:一是在攻克技术难关时,冥思苦想,几周睡不好觉,忽然一天半夜灵机一动,想出绝招,使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愉快和享受是难以形容的。二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广泛采用,这种成就感是金钱所买不来的,是最大的报酬。三是发现年轻的杰出人才并委之以重任。
扶植新秀,乐为人梯
1993年,56岁的王选又一次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他说:“今后看我贡献的大小,主要看培育出多少个年轻人。”
有些人开始又不理解了,人家60多岁的老人在一线搞科研的也很多,王选是不是想“见好就收”?但王选心里很清楚,他深刻地意识到并非每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欢迎年长者。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年轻人具有明显的优势。他说自己的两次创造高峰——1964年从事软硬件研究和1975年研制激光照排项目,分别只有27岁和38岁。
慧眼金睛,识千里良驹。在王选教授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1993年方正研究院任命肖建国(36岁)、阳振坤(28岁)、汤炽(28岁)三位年轻人担任研究室主任。肖建国主持完成了第一个中文彩色报纸编排系统,汤炽提出并主持实现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新一代排版软件;而阳振坤博士也领导完成了由我国独立研制的PostScript Lever 2照排系统。王选教授杰出的科技成就和人格魅力,感召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正在为我国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事业奉献着青春和才智。
(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钱伟长:矮个子的“科学巨人”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2010年7月30日辞世,享年98岁。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呢。
历史考满分却要学物理
钱伟长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祖父和父叔辈都是乡村教师。父亲英年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钱穆仅上过中等师范学校,靠艰苦奋斗自学成才,毕生著述甚丰。四叔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1931年中学毕业后,钱伟长在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个大学的考试。此时,四叔已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从北平来信,建议侄儿到清华读书。清华大学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历史与国文成绩最好、历史竟得满分,准备把他分到中文系或历史系去。然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被列强欺辱的弱势,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走上弃文学理的道路,他决定读物理系。
由于钱伟长物理分数太低,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允。而历史系主任陈寅恪又到处打听这位历史满分的学生为何不来报到。陈寅恪处由钱穆去商量,吴有训处由顾颉刚出面通融。吴有训教授被这个学生的诚挚热情打动了,他对钱伟长说:“那好吧,你先在物理系学习一年,如果到了期末考试,你的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成绩达不到70分的话,再改学文史不晚。”
钱伟长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他凭着刻苦精神,攻克了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一个学年下来,他各门功课的成绩均在70以上。等到他从清华毕业时,吴有训教授已经非常器重这个有志气的青年人了,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
归心似箭为报国
1940年夏,钱伟长从上海起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钱伟长是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很快,他们合作共同攻克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时,钱伟长仅28岁。
由于钱伟长的出色成果,多伦多大学于1942年授予他博士学位。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多伦多,来到了冯·卡门的门下,在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他担任的主要课题是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
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探亲为由回国。回国后,钱伟长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授。可是薪水很低,生活的困难令他失望。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已只好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和燕京大学工学院兼课,奔波于北京的三所大学讲课,但仍不得温饱,他不得不向单身同事、老同学借贷度日。
1948年友人捎信给钱伟长,告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进展较快,亟愿他回该所复职,携全家去定居并给予优厚待遇。于是,他到美国领事馆申办签证,但在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一栏写有:“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钱伟长毅然填上了“NO”,最后以拒绝赴美了事。
噩梦醒来是早晨
解放后,钱伟长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进入了他学术上的第二个丰收期,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三钱”。
正当钱伟长雄心勃勃地攀登新高峰的时候,一场历时20余年的苦难落到了他的头上。他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极不合理的待遇。“文革”期间,虽然缺乏起码的工作条件,但钱伟长以非凡的毅力,推导了12 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其中不少很有实用价值,也是前人所未知的。
…………
1983年,七旬高龄的钱伟长以年轻人般的活力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我没有休闲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不胡思乱思,所以我身体健康。工作就是我强身健体的秘诀,脑筋用得越多身体越好。我睡眠时间不长,但睡眠效率很高。工作其实就是最好的休息。”
(选自2010年7月30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探究任务:
1.好的人物通讯,往往通过对人物的一言一行的描写,产生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请简要分析这两篇通讯是怎样使人物“立”起来的。
答:﹍﹍﹍﹍﹍﹍﹍﹍﹍﹍﹍﹍﹍﹍﹍﹍﹍﹍﹍﹍﹍﹍﹍﹍﹍﹍﹍﹍﹍﹍﹍﹍﹍﹍﹍﹍﹍﹍﹍﹍﹍﹍﹍﹍﹍﹍﹍﹍﹍﹍﹍﹍﹍﹍﹍﹍﹍﹍﹍﹍﹍﹍﹍﹍
参考答案 (1)运用细节描写,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如“节省5分钱”“提前一站下车”“许多资料都是手抄”等细节,生动地表现出在科研的道路上,条件虽然艰苦,但王选院士选择了执着坚守与刻苦奉献。
(2)选取典型事件,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宝贵品质。如《当代毕昇:记两院院士王选》的三个小标题就是从不同角度选取的王选院士的具体事例:跨领域研究,体现其创新精神;淡泊名利,体现其献身科学的精神;扶植新秀,体现其甘为人梯的精神。《钱伟长:矮个子的“科学巨人”》选取了钱伟长的典型事例,如进入清华物理系分数太低,却凭着惊人毅力完成学业,得到老师肯定,表现了他顽强的意志;回国工作,生活艰辛却拒不赴美,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被错划为“右派”,却潜心研究取得成就,体现了他非凡的毅力。
2.如果袁隆平、张秉贵、钟扬、钱伟长、王选都获评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楷模人物”,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五位人物进行评论。不少于60字。
答:﹍﹍﹍﹍﹍﹍﹍﹍﹍﹍﹍﹍﹍﹍﹍﹍﹍﹍﹍﹍﹍﹍﹍﹍﹍﹍﹍﹍﹍﹍﹍﹍﹍﹍﹍﹍﹍﹍﹍﹍﹍﹍﹍﹍﹍﹍﹍﹍﹍﹍﹍﹍﹍﹍﹍﹍﹍﹍﹍﹍﹍﹍﹍﹍
参考答案 袁隆平历经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选育杂交水稻;张秉贵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温暖几代顾客的心;钟扬献身种子事业,不断探索生命的高度与广度;王选献身科学、甘为人梯,让汉字印刷“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钱伟长敢于挑战自我弱点,不畏生活困境,心怀祖国,潜心钻研终成一代力学之父。共和国的劳动者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共同铸造着“中国梦”,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新闻强调客观报道,但也时常会有一定的作者立场。请举例来说明两篇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立场,并简要阐释你对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认识。
答:﹍﹍﹍﹍﹍﹍﹍﹍﹍﹍﹍﹍﹍﹍﹍﹍﹍﹍﹍﹍﹍﹍﹍﹍﹍﹍﹍﹍﹍﹍﹍﹍﹍﹍﹍﹍﹍﹍﹍﹍﹍﹍﹍﹍﹍﹍﹍﹍﹍﹍﹍﹍﹍﹍﹍﹍﹍﹍﹍﹍﹍﹍﹍﹍
参考答案 (1)“几十年来,他淡泊名利,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但王选从来没有埋怨过生活,他深知科研的乐趣在哪里”“慧眼金睛,识千里良驹”“王选教授杰出的科技成就和人格魅力,感召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等,这些语言都体现了作者对王选院士的歌颂和赞美。“钱伟长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他凭着刻苦精神,攻克了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一个学年下来,他各门功课的成绩均在70以上”“‘文革’期间,虽然缺乏起码的工作条件,但钱伟长以非凡的毅力,推导了12 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其中不少很有实用价值,也是前人所未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钱伟长刻苦精神、非凡毅力的赞美,以及对其在艰苦条件下遭受不公正对待,但是依然潜心研究终成伟业的肯定。
(2)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其客观性与倾向性在新闻报道中能不能统一,关键在于新闻能不能尊重事实。这两篇文章选取的典型事例已告诉我们,两位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均取得伟大成就,保障了国家的利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所以作者所持的立场是合情、合理、可信的。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直击高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直击高考.TIF" \* MERGEFORMAT
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课内链接 考点解读
《喜看稻菽千重浪》篇幅较长,主要内容难以把握,但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小标题和时间节点将袁隆平的主要事件及其体现的精神概括为:①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体现了他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的精神。②1961年袁隆平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体现了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③1964年袁隆平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体现了他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的精神。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体现了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⑤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⑥袁隆平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体现了他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的精神。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高考实用类文本中的高频考点。对这种能力的考查不光出现在主观题中,在客观题中占比也非常高。在新闻类文体中,考生要整合消息的主要内容;在传记中,考生要概括人物的主要事件、性格特征等;在报告类文体中,考生要整合主要事实或结论等。这一考点包括三个关键词:标准、筛选、整合。所谓“标准”,就是在“筛选”前需要明白的目的、要求和方向。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所谓“筛选”,就是根据“标准”,经过辨别,把相关信息提取出来。“筛选”说明文本中信息较杂,需要根据问题核心作出选择和辨别。所谓“整合”,就是根据“标准”,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整合”说明需要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或删减、替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和简练。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解题指津.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解题指津.TIF" \* MERGEFORMAT
1.审题
(1)审准题干中的信息,筛选准确,这是做题的前提。
(2)审准筛选范围(区间)。把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放入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探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2.答题
(1)遵循答题步骤
第一步:浏览筛选。根据题目要求,浏览全文,搜索相关信息;要依据筛选标准,感知全文,筛选重要信息。
第二步:比较辨别。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要进行辨别,要比出有关与无关,比出事实与结论;要分出主要与次要,辨出现象与本质。通过辨别比较,选取出重要信息,提取出关键信息。
第三步:调整组合。对提取的重要信息进行调整组合。要依据题干要求,将重要信息进行分类,调整顺序;要按题目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加工。
(2)有效组织答案
①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很多考生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中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问题答得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切合要求的答案。
②善于利用文中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比较贴近。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语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明智的做法。
③整合概括。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为抽象的、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另外,筛选就是归纳,即将具体、零散的东西,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或抽象具体的要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转换为评价性的语言,这样的筛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筛选,没有归纳的筛选叫摘抄。
(3)因分赋点,列点分条陈述
要特别防止过度答题,即考生因怕漏掉答题要点而信奉“多答比少答好”的原则,过度答题,以致出现写出的答案需要阅卷老师“二次筛选”的情况。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针对训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针对训练.TIF" \* MERGEFORMAT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宗璞:且将秃笔长相守
李冰
何谓“南东西北”?宗璞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是也。宗璞本名冯钟璞,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冯友兰是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宗璞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60年代后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外文化的滋养使得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宗璞的作品有小说和散文,还有童话和译著。她算不得“多产作家”,却是“多奖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等。
宗璞住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冯友兰先生的老屋内。这是一座青砖黛瓦的小院,号“三松堂”。如今,房舍虽旧,仍能看出当年的格局:院中三棵松,室内万卷书。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家、巨匠,因此,知识精英是她创作的独特对象。抗战时期,她随父南迁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八年。这便是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丰厚生活基础。她在书中生动塑造了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深刻细腻刻画了他们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说起创作,宗璞着实不易。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她曾有感而发,作了一首散曲:“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兵戈沸处同国忧。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亦正亦谐的散曲正是她心境的写照,反映了作家的生命价值、灵魂皈依和坚强意志。
一天,宗璞住院了,她穿着病号服倚在床头,因高血压脸色潮红。她忙着赶写《北归记》,累着了,血压高,头晕。朋友劝她不要太拼了。她说:“放不下,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在脑海里翻腾,挥之不去,不写完睡不着觉。”
去年春夏时分,宗璞突然脑出血,这次病得危急,在重症监护室里熬了两周,又住了三个月院。当时,宗璞曾悲观地认为自己无法再继续写作了。可是当身体稍有好转,她又重操旧业,开始像蜗牛一样缓缓地爬在格子里,恢复了每天早晨的写作。写一会儿歇一会儿,头晕就去吸氧。有人问她,抱病苦耕的动力何来?她回答:我有责任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想、所为记录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
宗璞不止一次视网膜脱落,几经手术右眼保留了0.3的视力,左眼几乎失明。她戏称自己是“半盲人”,“用放大镜也只能看清拳头大的字,写得很苦,进度很慢”。她说:“现在每天只能写一二百字。不是手写,是口述,别人帮助记下来,然后念给我听,我再修改。”也就是说《北归记》的写作全由宗璞口述,记录后由助手反复念,她反复改,这样一段一段、一章一章磨出来。她这是用生命在苦吟炼句啊,每天百余字在腹中推敲,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宗璞曾说过:“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差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她还表示:“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要干这一行。”
创作出传世精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都是从小就刻在我们心里的最受尊敬的人。中国作家群中也不乏这样“身有疾、志弥坚”的值得我们敬佩并为之骄傲的作家,宗璞是一个。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宗璞曾说,她走上文学之路,得益于父亲冯友兰。冯老虽是哲学家,于文学却颇有造诣,能写旧诗,很有文采,常常对文艺有独特见解。宗璞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南渡记》出版后,冯老曾勉励道:“百岁继风流,一脉文心传三世;四卷写沧桑,八年鸿雪记双城。”
(徐小斌《清静淡泊的宗璞》)
宗璞为何能成为“多奖作家”?请根据作品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答:﹍﹍﹍﹍﹍﹍﹍﹍﹍﹍﹍﹍﹍﹍﹍﹍﹍﹍﹍﹍﹍﹍﹍﹍﹍﹍﹍﹍﹍﹍﹍﹍﹍﹍﹍﹍﹍﹍﹍﹍﹍﹍﹍﹍﹍﹍﹍﹍﹍﹍﹍﹍﹍﹍﹍﹍﹍﹍﹍﹍﹍﹍﹍﹍
答案 ①对写作事业的热爱;②受中外文化的滋养;③有丰厚的生活基础;④有坚强的写作意志;⑤有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干,“宗璞为何能成为‘多奖作家’”,实际上是问宗璞取得成就所具备的条件。整篇文章都是围绕宗璞的创作而论的,所以答案的区域分布比较广泛,需要一段一段筛选出宗璞创作所具备的主客观因素。根据“相关链接”可知,受父亲冯友兰影响,“宗璞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培养出了对写作事业的热爱;根据第一段“60年代后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外文化的滋养使得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可知,她受中外文化的滋养;根据第二段“抗战时期,她随父南迁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八年。这便是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丰厚生活基础”可知,她有丰厚的生活基础;根据第三段“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可知,她有坚强的写作意志;倒数第二段说宗璞写《北归记》时“每天百余字在腹中推敲,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可见她有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根据倒数第三段“我有责任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想、所为记录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可知,她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素养分层作业.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素养分层作业.TIF" \* MERGEFORMAT
10分钟基础练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12月2日,一起由寺庙香火燃烧幔帐引起的火灾,被派出所专职消防员 地扑灭,幸好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②资料显示,近5年间,牺牲在救火一线的消防人员超过140人。然而,职责所在,他们依然﹍﹍﹍﹍。
③如何做到责任到位?把责任落到实处要有一颗责任心,落实主体责任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做到“﹍﹍﹍﹍”。
A.当仁不让 义无反顾 奋不顾身
B.义无反顾 当仁不让 奋不顾身
C.义无反顾 奋不顾身 当仁不让
D.奋不顾身 义无反顾 当仁不让
答案 D
解析 奋不顾身:指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偏重“不顾危险”,适用于①。义无反顾: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强调的是“道义”要求,适用于②。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突出的是“主动性”,适用于③。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张秉贵祥细地介绍了各种糕点的味道,最后帮她挑了些略带咸味的鸡油芝麻饼和牛舌饼。
B.遇到患肝炎的顾客,老张就介绍买糖份多、对治肝病有好处的水果糖;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买冰糖。
C.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其中不乏《大流感》这样的畅销书。“《大流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相,语言风格多变。”
D.钟扬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提高科学思维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致力于青藏高原的种子事业。
答案 D
解析 A项,“祥细”应为“详细”;B项,“糖份”应为“糖分”;C项,“包罗万相”应为“包罗万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B.钟扬同志作为一名科学家,为了科学和教育事业默默坚守,奉献出自己的全部人生,表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品质。
C.张秉贵不仅重视细节,还苦练技术。他每周理发,每天刮胡子、换衬衣、擦皮鞋,注重仪表、容光焕发,他认为“站柜台就得有个干净利落的精神劲儿”。
D.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了文人、画家和收藏家的大力推崇。
答案 A
解析 B项,搭配不当,“表达……品质”不搭配,把“表达”改为“彰显”。C项,语序不当,第二句话讲他注重仪表说明他注重细节,故将“不仅重视细节,还苦练技术”改为“不仅苦练技术,还重视细节”,使前后更连贯。D项,成分残缺,“具有独特审美”缺宾语,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十年披星戴月,几十年寒来暑往,几十年苦尽甘来。已经是万众景仰的科学家了,袁隆平仍然不忘“奋斗”两个字。由此想到,﹍﹍﹍﹍﹍,﹍﹍﹍﹍﹍﹍,﹍﹍﹍﹍﹍﹍﹍,﹍﹍﹍﹍﹍﹍,﹍﹍﹍﹍﹍﹍,﹍﹍﹍﹍﹍﹍﹍﹍。
①在“不满足”中 ②才能获取动力 ③才能再攀高峰 ④才能继续航程 ⑤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东西 ⑥因为永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⑦在事业上我们一定要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
A.①②④③⑤⑦⑥ B.①⑤④②③⑥⑦
C.⑦⑥①⑤④②③ D.⑦⑥①②④③⑤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①“在‘不满足’中”显然照应⑥“永不满足”,两者顺序应为⑥①,排除A、B两项。应先“获取动力”“继续航程”,才能“再攀高峰”,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东西”,排除C项。故选D。
30分钟提升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既需要像袁隆平这样在科学领域辛勤耕耘、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也需要心明眼亮、不染尘嚣的精神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语境中有“在时代的战场上”,故选后者。②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语境中并无贬义,故选前者。③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根据“生命之土”的语境,选用“安身立命”。④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形容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根据“精神之天”的语境,选用“超凡脱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根据上下文,此处应该填入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因而排除B、C两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据此排除B、D两项;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却是“土地”在前,“天空”在后,根据后文“他们守的是……的生命之土,望的是……的精神之天”,应先“守卫土地”,后“仰望天空”,所以前面的“天空和土地”应改为“土地和天空”,据此排除A项。
二、阅读素养培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材料一 如果将植物的分布在世界地图上标注,青藏高原是一块少有记载的空白。更让人忧虑的是,人类对种子的研究步伐,远远追不上植物消逝的速度……钟扬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
1964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钟扬,少年早慧,勤奋刻苦。1979年,钟扬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谁曾想,这个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少年,因1984年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
植物学中,也有“领土”。“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 000多种珍稀植物。”钟扬心中发酸。西方人从中国拿走的珍稀种子和苗木,把英国这个只有1 500种植物的岛国装扮成世界植物的圣殿,更让西方在植物学研究中掌握话语权。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人们想象,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晚上,住的是牦牛皮搭的帐篷,冬天,盖三床被子也无法抵御寒冷;路上,常常被突袭的大雨冰雹困在山窝窝里……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每走50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棵取样植物,至少相隔20米;一个物种,需要5 000个优质的种子。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500个样。
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湿度15%的冷库中,仿佛坐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时空飞船,将在80年到120年后,为那时的人们绽放生机。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
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6年艰苦磨砺,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理学博士点,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
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钟扬的骨灰被他的学生庄严地撒入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他的骨灰送到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成为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而他,永远也不会与这片深爱的土地分离。
(张烁《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材料二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近500块中英文展板上的文字都经他反复斟酌。上海自然博物馆图文项目负责人鲍其泂说,当初找到钟扬,没敢奢望他会接下这个要求高但回报少、时间紧却周期长的“烫手山芋”。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揽下了。每条不到200字的文稿,涉及天文、地质、生物、人文等学科,文字要求兼顾准确性、前沿性和可读性,通常一天只能讨论十几块图文。钟扬常和他们一字一句斟酌,他的50岁生日就是在自然博物馆的讨论会中度过的。
(颜维琦《钟扬,用一生书写种子的故事》)
材料三 红树是一种适应海岸生活的植物,以往最北存活在浙江温州。一次钟扬提出,现在气温变暖了,也许上海也能种活。这是前人不曾有过的设想。上海的海岸线很脆弱,如果有红树,对于生态保护将大有裨益。钟扬在南汇投入了这项尝试。从小苗长大需要50年,成为红树林则要100年甚至更久,种植者自然看不到这一幕。但钟扬说,这是我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董少校《复旦钟扬:不忘初心追梦人》)
材料四 世界范围的种质资源赛在发达国家一直不见硝烟地进行着,耗资8 000万英镑的英国邱园“千年种子库合作计划”就旨在以技术输出的方式纳入各国的种质资源,并计划在2020年收集到全世界25%的植物物种。
(王丹阳《青藏高原上的“种子方舟”》)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中国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在植物学研究中缺失话语权,这坚定了钟扬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决心。
B.在野外科考任务中,钟扬不畏艰险,独自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多万颗种子。
C.在漫长的科考途中,帮助西藏大学建好生态学科,留下一支优秀科研团队,成为钟扬的新梦想、新目标。
D.钟扬艰苦援藏16年,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 B
解析 B项,“独自跋涉50多万公里”有误,材料一第七段中说的是“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
5.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钟扬带领学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多万颗种子,为中国植物种子库丰富了种质资源。
B.在西藏大学,钟扬开创了全新的生态学科,培育了科研人才,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向世界。
C.钟扬积极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斟酌、讨论中英文展板上的图文,耗费了大量心力。
D.钟扬为保护上海脆弱海岸线而创造性地尝试种植的红树,是他希望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答案 B
解析 B项,“开创了全新的生态学科”有误,材料一倒数第三段中说的是“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钟扬收集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造种子的“诺亚方舟”,其意义不在当下,而在未来。
B.青藏高原是植物学研究的空白地带,地理环境恶劣,科考道路艰辛,因此钟扬着力培植当地科研力量。
C.红树以往最北存活在浙江温州,但在上海种植红树的尝试并非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其效用短期不可见。
D.钟扬一生矢志报国,他去世后,学生们遵照他的愿望将其骨灰撒入雅鲁藏布江,让他与深爱的土地相融。
答案 C
解析 A项,“其意义不在当下,而在未来”有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钟扬建造种子的“诺亚方舟”在当下也有重要意义;B项,因果关系有误,钟扬着力培植当地科研力量的原因在材料一倒数第四段,他认为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D项,“遵照他的愿望”无中生有。
7.作为科学家,钟扬身上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
答案 ①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②严守规程的谨严精神;③填补空白的探索精神;④不畏艰辛的实干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科学精神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并体现在科学工作者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如科学探索者的信念、勇气、意志、工作态度、理性思维、人文关怀和牺牲精神等,内涵极为丰富。考生应仔细阅读材料,围绕科学精神找到钟扬的言行进行概括。①由“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湿度15%的冷库中,仿佛坐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时空飞船,将在80年到120年后,为那时的人们绽放生机”可知,钟扬具有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钟扬收集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造种子的“诺亚方舟”,其意义不仅在当下,更在未来。②由“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近500块中英文展板上的文字都经他反复斟酌”“每条不到200字的文稿,涉及天文、地质、生物、人文等学科,文字要求兼顾准确性、前沿性和可读性,通常一天只能讨论十几块图文。钟扬常和他们一字一句斟酌,他的50岁生日就是在自然博物馆的讨论会中度过的”可知,钟扬积极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斟酌、讨论中英文展板上的图文,耗费了大量心力,这体现了他严守规程的谨严精神。③“世界范围的种质资源赛在发达国家一直不见硝烟地进行着,耗资8 000万英镑的英国邱园‘千年种子库合作计划’就旨在以技术输出的方式纳入各国的种质资源,并计划在2020年收集到全世界25%的植物物种”,而过去中国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在植物学研究中缺失话语权,这坚定了钟扬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决心,可见他具有填补空白的探索精神。④由“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每走50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棵取样植物,至少相隔20米;一个物种,需要5 000个优质的种子。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500个样”可知,虽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他毫不退缩,一直坚持收集种子,这体现了他不畏艰辛的实干精神。
8.结合材料一,说说“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包含哪些内容?
答:﹍﹍﹍﹍﹍﹍﹍﹍﹍﹍﹍﹍﹍﹍﹍﹍﹍﹍﹍﹍﹍﹍﹍﹍﹍﹍﹍﹍﹍﹍﹍﹍﹍﹍﹍﹍﹍﹍﹍﹍﹍﹍﹍﹍﹍﹍﹍﹍﹍﹍﹍﹍﹍﹍﹍﹍﹍﹍﹍﹍﹍﹍﹍﹍
答案 “一粒种子的初心”是指年轻的钟扬因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了解到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而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 000多种珍稀植物的史实,内心产生的保护物种的想法。
“一粒种子的梦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植物学家的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二是钟扬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所以他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筛选、概括能力。材料一内容比较集中,主要介绍了钟扬作为植物学家和教师在种子研究领域的事迹。由第二段“1979年,钟扬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谁曾想,这个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少年,因1984年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和第三段“植物学中,也有‘领土’。‘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 000多种珍稀植物。’钟扬心中发酸”可知,“一粒种子的初心”是指年轻的钟扬因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了解到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而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 000多种珍稀植物的史实,内心产生的保护物种的想法。由第四段“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可知,“一粒种子的梦想”是指作为植物学家的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由倒数第四段“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可知,“一粒种子的梦想”也指钟扬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所以他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