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专题图.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专题图.TIF" \* MERGEFORMAT 插秧歌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预习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预习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作者简介.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作者简介.TIF" \* MERGEFORMAT
生平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年间举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主张抗金。开禧二年(1206),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作品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评价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并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背景解读.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背景解读.TIF" \* MERGEFORMAT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常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常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诚斋体
诚斋体是南宋杨万里(号诚斋)所创诗体名。杨万里始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唐人绝句,中年以后弃去前学,别出机杼而自成一体。其诗师法自然,一反江西派艰涩险怪之习气;主要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大而高山流水,小而游蜂戏蝶,无不收拾入诗。语言平易浅近,新鲜活泼,大量采用俚语谣谚。想象丰富新颖,描写生动,诙谐幽默,饶有风趣,为中国诗歌所罕见。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意疏通四.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意疏通四.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必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必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本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本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结构图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结构图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主旨归纳.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主旨归纳.TIF" \* MERGEFORMAT
诗歌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既写出了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也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富有生活气息。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问题探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问题探究.TIF" \* MERGEFORMAT
1《插秧歌》形式自由,请简要分析诗歌是如何展开这幅劳作图的。
答:﹍﹍﹍﹍﹍﹍﹍﹍﹍﹍﹍﹍﹍﹍﹍﹍﹍﹍﹍﹍﹍﹍﹍﹍﹍﹍﹍﹍﹍﹍﹍﹍﹍﹍﹍﹍﹍﹍﹍﹍﹍﹍﹍﹍﹍﹍﹍﹍﹍﹍﹍﹍﹍﹍﹍﹍﹍﹍﹍﹍﹍﹍﹍﹍﹍﹍
答案 诗人首先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农家热火朝天的插秧图;然后用雨天环境予以衬托,反映了插秧的紧张和艰苦,形象清晰,意境显豁;其次用对话把意境推向深远,由插秧到家务事,忙上加忙,从而把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以深化。
2作者在一、二句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得非常精彩,分析作者连用这四个动词的妙处。
答:﹍﹍﹍﹍﹍﹍﹍﹍﹍﹍﹍﹍﹍﹍﹍﹍﹍﹍﹍﹍﹍﹍﹍﹍﹍﹍﹍﹍﹍﹍﹍﹍﹍﹍﹍﹍﹍﹍﹍﹍﹍﹍﹍﹍﹍﹍﹍﹍﹍﹍﹍﹍﹍﹍﹍﹍﹍﹍﹍﹍﹍﹍﹍﹍﹍﹍
答案 “抛”“接”“拔”“插”这四个动词是插秧时的一系列动作。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表现劳动人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3《插秧歌》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 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
4有人说诗歌的三、四句,有自嘲之意,也有人说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表现,你如何理解?
答:﹍﹍﹍﹍﹍﹍﹍﹍﹍﹍﹍﹍﹍﹍﹍﹍﹍﹍﹍﹍﹍﹍﹍﹍﹍﹍﹍﹍﹍﹍﹍﹍﹍﹍﹍﹍﹍﹍﹍﹍﹍﹍﹍﹍﹍﹍﹍﹍﹍﹍﹍﹍﹍﹍﹍﹍﹍﹍﹍﹍﹍﹍﹍﹍﹍﹍
答案 (观点一)自嘲。斗笠和蓑衣连雨水都抵挡不了,怎么能够和盔甲相比?杨万里将农民的雨衣比作盔甲,以一种貌似轻松俏皮的语调,表现了农民的艰辛与苦涩。
(观点二)积极乐观。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斗。而此时的农人正是像战士一样,驰骋沙场,斗志昂扬,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了抗争与进取的精神。
5如何理解诗中的“只不答”,从后四句能看出劳动人民怎样的品质?
答:﹍﹍﹍﹍﹍﹍﹍﹍﹍﹍﹍﹍﹍﹍﹍﹍﹍﹍﹍﹍﹍﹍﹍﹍﹍﹍﹍﹍﹍﹍﹍﹍﹍﹍﹍﹍﹍﹍﹍﹍﹍﹍﹍﹍﹍﹍﹍﹍﹍﹍﹍﹍﹍﹍﹍﹍﹍﹍﹍﹍﹍﹍﹍﹍﹍﹍
答案 农妇招呼农夫休息一会儿,并且说趁着这个时间,赶快吃早饭。“低头折腰只不答”是农夫的反应:他依然低头弯腰忙活着,连抬头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农妇“歇”或者“不歇”。事实上,他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了他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他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农妇:你先回家照看一下家里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由插秧到家务事,忙上加忙,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和朴实的品质。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选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选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群文任务
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第一首:
伐檀①
坎坎②伐檀兮,寘③之河之干④兮,河水清且涟⑤猗⑥。不稼⑦不穑⑧,胡⑨取禾⑩三百 廛 兮?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 貆 兮?彼君子 兮,不素餐 兮!
坎坎伐辐 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 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 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3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 ①选自《诗经·魏风》。②坎坎:象声词,伐木声。③寘:同“置”,放置。④干:水边。⑤涟:即澜,指水面的波纹。⑥猗(yī):义同“兮”,语气助词。⑦稼(jià):播种。⑧穑(sè):收割。⑨胡:为什么。⑩禾:谷物。 三百:意为很多,并非实数。 廛(chán):同“缠”,古代的度量单位,三百廛就是三百束。 狩:冬猎。猎:夜猎。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县(xuán):同“悬”,悬挂。 貆(huán):猪獾。也有说是幼小的貉。 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辐:车轮上的辐条。这里指被砍伐用作制辐的檀木。 直:水流的直波。 亿:周代以十万为亿,指禾把的数目。一说为“束”。瞻:向前或向上看。特:三岁或四岁大的兽。漘(chún):水边。沦:小波纹。囷(qūn):束。一说圆形的谷仓。飧(sūn):晚饭,此处用作动词,泛指吃饭。
第二首:
小雅·无羊
谁谓尔①无羊?三百维②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③。尔羊来思④,其角濈濈⑤。尔牛来思,其耳湿湿⑥。
或降于阿⑦,或饮于池,或寝或讹⑧。尔牧⑨来思,何蓑⑩何笠,或负其餱 。三十维物 ,尔牲则具 。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 ,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 ,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 ,毕来既升 。
牧人乃梦,众 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注] ①尔:指放牧牛羊者。②三百:与下文“九十”均为虚指,形容牛羊众多。维:为。③犉(rún):大牛,牛生七尺曰“犉”。④思:语助词。⑤濈(jí)濈:一作“戢戢”,群角聚集貌。⑥湿(chì) 湿:摇动的样子。⑦阿(ē):丘陵。⑧讹(é):同“吪”,动、醒。⑨牧:放牧。⑩何:同“荷”,负、戴。蓑(suō):草制雨衣。 餱(hóu):干粮。 物:毛色。 牲:牺牲,用以祭祀的牲畜。具:齐备。 以:取。薪:粗柴。蒸:细柴。 雌、雄:“飞曰雌雄”,此句言猎取飞禽。 矜(jīn)矜:小心翼翼。兢(jīng)兢:谨慎紧随貌,指羊怕失群。 骞(qiān):损失,此指走失。崩:散乱。 麾(huī):挥。肱(ɡōnɡ):手臂。 毕:全。既:尽。 众:同“螽”,蝗虫。古人以为蝗虫可化为鱼,旱则为蝗,风调雨顺则化鱼。旐(zhào):画有龟蛇的旗,人口少的郊县所建。旟(yú ):画有鹰隼的旗,人口众多的州所建。大人:太卜之类官。占:占梦,解说梦之吉凶。溱(zhēn)溱:同“蓁蓁”,众盛貌。
第三首:
魏风·十亩之间①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②兮。行③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④兮。行与子逝⑤兮。
[注] ①十亩之间:指房屋墙边或附近种桑麻之处。②桑者:采桑的人。闲闲:宽闲、悠闲貌。③行:走。一说且,将要。④泄(yì)泄:和乐的样子。一说人多的样子。⑤逝:返回。一说往。
探究任务:
1.三首诗歌均选自《诗经》,内容有什么不同?各自所反映出的心情有何不同?
答:﹍﹍﹍﹍﹍﹍﹍﹍﹍﹍﹍﹍﹍﹍﹍﹍﹍﹍﹍﹍﹍﹍﹍﹍﹍﹍﹍﹍﹍﹍﹍﹍﹍﹍﹍﹍﹍﹍﹍﹍﹍﹍﹍﹍﹍﹍﹍﹍﹍﹍﹍﹍﹍﹍﹍﹍﹍﹍﹍﹍﹍﹍﹍﹍﹍﹍
参考答案 这三首诗歌虽然都是描写劳动的场景,但是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却大不相同:《伐檀》写的是劳动者砍伐檀树的场景,表达的是劳动者的艰辛和对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讽刺;《小雅·无羊》描写的是放牧牛羊的场景,表现的是一种悠闲;《魏风·十亩之间》写的是女子采完桑结伴归家的情景,反映了劳作的欢快与美好。
2.同样都是描写劳动的作品,表现手法却大不相同,三首诗歌是如何各自表现劳动场景的?
答:﹍﹍﹍﹍﹍﹍﹍﹍﹍﹍﹍﹍﹍﹍﹍﹍﹍﹍﹍﹍﹍﹍﹍﹍﹍﹍﹍﹍﹍﹍﹍﹍﹍﹍﹍﹍﹍﹍﹍﹍﹍﹍﹍﹍﹍﹍﹍﹍﹍﹍﹍﹍﹍﹍﹍﹍﹍﹍﹍﹍﹍﹍﹍﹍﹍﹍
参考答案 《伐檀》:采用了赋和兴相结合的手法,每章的前三句起兴,以奴隶在河边伐木劳动的情景起兴,由景入情,引出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冷嘲热讽和愤怒质问。
《小雅·无羊》:全诗采用了赋的手法,描写了牛羊聚集在一起时的动静之态的壮观景象以及放牧人的娴熟技艺,最后还用想象的手法借助梦境,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期望。
《魏风·十亩之间》:全诗六句,重章复唱,每句后面都运用了语气词“兮”,展现姑娘们劳动结束后,呼伴唤友相偕回家的场景。这里的“兮”字拖长了语调,表现的是一种舒缓而轻松的心情。
3.《诗经》中的《周南·芣苢》和《魏风·十亩之间》都描写了劳动的场景和感受,但是诗歌的节奏和审美情调不同,请赏析。
答:﹍﹍﹍﹍﹍﹍﹍﹍﹍﹍﹍﹍﹍﹍﹍﹍﹍﹍﹍﹍﹍﹍﹍﹍﹍﹍﹍﹍﹍﹍﹍﹍﹍﹍﹍﹍﹍﹍﹍﹍﹍﹍﹍﹍﹍﹍﹍﹍﹍﹍﹍﹍﹍﹍﹍﹍﹍﹍﹍﹍﹍﹍﹍﹍﹍﹍
参考答案 由于刻画的劳动场景不同,诗歌的旋律节奏和审美情调也不同。《周南·芣苢》写的是一群女子采摘车前草的劳动过程,通过采摘动作的不断变化和收获成果的迅速增加,表现了姑娘们娴熟的采摘技能和欢快的劳动心情。因此在结构上,四字一句,隔句缀一“之”字,短促而有力,从而使全诗的节奏明快而紧凑。《魏风·十亩之间》写的是劳动结束之后的情景,用“兮”字可以表达出紧张劳动结束后轻松而舒缓的感叹,以轻松的旋律表达愉悦的心情。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直击高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直击高考.TIF" \* MERGEFORMAT
诗歌阅读——重章叠句
课内链接 考点解读
《芣苢》全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重章叠句的手法在早些年的高考中出现过,近几年虽没有涉及,但重章叠句是《诗经》中重要的艺术手法,而《诗经》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又举足轻重,所以了解重章叠句的手法及艺术效果是高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考生需要从概念、形式和效果三个方面来把握这一艺术手法。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解题指津.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解题指津.TIF" \* MERGEFORMAT
(一)必备知识
1.概念:重章叠句是指文学作品中在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语句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因此又叫重章叠唱。采用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来抒情达意,是《诗经》在艺术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保持浓厚民歌特色的《国风》和接近《国风》的《小雅》中,普遍使用了这种重章叠唱的表达形式。
2.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篇重叠,各章对应地只换几个字,比如《芣苢》;二是隔章重叠,重首重尾,比如《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首诗全篇三章,前一章独立,后二章叠咏。
3.效果:重章叠句,回旋反复便于记忆和咏唱,是民歌特色之一,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怀。具体而言,一是强化感情,深化主题。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它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二是渲染气氛,深化意境。如《蒹葭》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远方、在对岸,可以眼望心至却不可以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诗人着意渲染一种追求向往而渺茫难即的意绪。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空灵缥缈、清新神秘的意境。每章中的蒹葭、秋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渲染了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重章叠句的结构使瞻望难及的无限怅惘之情表现得更为强烈。
(二)答题步骤
1.辨别形式。可以结合诗歌的出处以及诗歌中词句的重叠情况判断是否属于“重章叠句”的手法,如果是,具体分析诗歌属于哪种形式,又是怎样体现重章叠句的手法的。
2.指出效果。形式上,形成一唱三叹、绕梁三日的感受;内容上,结合具体诗歌内容归纳情感主旨。有些诗歌还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意境,所以也要考虑意境上的作用,这就需要考生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去分析。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针对训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针对训练.TIF" \* MERGEFORMAT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诗经·魏风·硕鼠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②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 ①硕鼠:大老鼠。这里用来比喻贪得无厌的统治阶级和剥削者。②贯:侍奉。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什么形式?这样的形式有何好处?请加以概括。
答:﹍﹍﹍﹍﹍﹍﹍﹍﹍﹍﹍﹍﹍﹍﹍﹍﹍﹍﹍﹍﹍﹍﹍﹍﹍﹍﹍﹍﹍﹍﹍﹍﹍﹍﹍﹍﹍﹍﹍﹍﹍﹍﹍﹍﹍﹍﹍﹍﹍﹍﹍﹍﹍﹍﹍﹍﹍﹍﹍﹍﹍﹍﹍﹍﹍﹍
答案 (1)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2)在内容上,更有力地揭露剥削阶级贪婪、残酷的本性,强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的痛恨厌恶之情,表现了奴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形式上,又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及其作用的能力。《诗经·魏风·硕鼠》全诗三章,每章意思相同。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头,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用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了诗人对其愤恨之情。这首诗反映了劳动者对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的痛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形象地把剥削者比作又肥又大的老鼠,他们贪婪成性、油滑狡诈,从不考虑别人的死活,以致劳动者无法在此继续生活下去,而要去寻找他们理想中的乐土。全诗三章,每章八句,纯用比体,以硕鼠喻剥削者,比喻精当贴切,寓意较为直白,在情感表达上,有一唱三叹之妙。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素养分层作业.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素养分层作业.TIF" \* MERGEFORMAT
10分钟基础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fú yǐ) 薄言(báo)
掇拾(duō) 辍学(chuò)
B.捋袖子(luō) 袺之(jié)
襭之(xié) 采撷(xié)
C.蓑衣(suō) 肩胛(jiǎ)
插秧(yāng) 怏然(yāng)
D.霎时(shà) 雏鸭(chú)
歇息(xiē) 偈语(jiē)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A项,“薄”应读bó;C项,“怏”应读yàng;D项,“偈”应读jì。
2.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田夫抛秧/田妇接
C.唤/渠/朝餐/歇半霎
D.低头/折腰/只不答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C项,正确断句为:唤渠/朝餐/歇半霎。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
C.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收获
D.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他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莳:移栽,种植。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唤渠朝餐歇半霎
A.置人所罾鱼腹中 B.渔人甚异之
C.竭其庐之入 D.此皆良实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词类活用的能力。例句中“餐”为名词作动词,吃饭。A项,“罾”为名词作动词,用网捕。B项,“异”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C项,“入”为动词作名词,收入。D项,“良实”为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薄言采之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宋何罪之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和B项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之”为代词,指代芣苢。C项,“之”为动词,往、朝某方向走、到……去。D项,“之”为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30分钟提升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那个黑盒子日复一日地通过广告、娱乐明星、肥皂剧暗示着,那种﹍﹍﹍、与世无争、勤俭节约……的生活世界必须赶紧抛弃,生活在别处。勤劳致富,不能致富的勤劳是愚昧的。如果既不穷,也没有富,仅仅是热爱劳动,热爱田野,有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式的世界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么就是朝着﹍﹍﹍狂奔了。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式的诗意世界。
今日中国的舆论使“乡土中国” ﹍﹍﹍。最后使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没有历史的中国固然一切可以从头开始,从学着西方人使用刀叉开始,但用乡村路旁的竹子制造的筷子永远会唤起乡愁。( )过去,我们“衣锦还乡”,我们“落叶归根”,如今我们衣锦灿烂,乡却不在了,根也不在了。西方人喜欢“在路上”,他们跟着摩西。我们也“在路上”了,我们跟着谁?——乡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
B.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C.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D.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完全把它击垮了。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错误。一是中途易辙,原句一开始的主语是“农耕文明”,后面又变成“自信和存在感”。排除C项。D项也存在中途易辙的毛病,主语开始是“自信和存在感”,后面又变成“那个时髦世界”,排除。二是语序不当,“几乎”应放在“完全”前面。排除A项。故选B。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安常处顺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暴自弃
B.知足常乐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惭形秽
C.安常处顺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暴自弃
D.知足常乐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惭形秽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快乐,褒义词。安常处顺: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中性词。这里和“与世无争、勤俭节约”并列的应该是“知足常乐”。②穷途末路:形容客观上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投奔无门。前者是名词性成语,可作宾语,后者不可作宾语,此处处于宾语的位置,用“穷途末路”。③声名狼藉: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名誉扫地:指彻底失去声誉。这里强调的是“乡土中国”的名誉坏到极点,用“声名狼藉”。④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这里指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感到惭愧,用“自惭形秽”。综上,故选B。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重要的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B.重要的是,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C.尽管如此,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D.尽管如此,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根据前后文逻辑,没有转折关系,所以“尽管如此”是错的,排除C、D两项;“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B项。故选A。
二、阅读素养培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
鲁东门观刈蒲
李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①。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注] ①龙须:龙须草,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事”“初霜”点明深秋的时令特点,交代了“刈渚蒲”农事活动的背景。
B.“挥镰”“拂水”两句用比喻描写劳动场景,富有诗意,意在表现劳动之美。
C.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侧面表现蒲草珍贵。
D.本诗前面部分叙写场景,后面部分托物言志,脉络清晰,情感抒发含蓄委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错误,从诗中来看,七、八两句是写席子可以给人带来享受,而非写农人享受清夜的欢娱。
5.诗人为什么说“此草最可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编织的席子实用舒适,不比龙须草编织的席子差;②具有不染尘的特点;③借物喻人,表达对才高品洁之人的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诗歌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草最可珍”是说“这种草最可珍贵”,“此草”是指“蒲草”,“何必贵龙须”“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这是说蒲草的实用价值,用蒲草织作玉床席,然后在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那是多么的欢娱;“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的意思是“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染上尘土”,这是说蒲草的品性,“不畏素尘芜”更显得蒲草高洁纯净,这也是“最可珍”的原因。结合全诗来看,诗中所写的“蒲草”又喻指才高品洁之人,因此诗人说“此草最可珍”。
白话诗歌
鲁国的秋天来得早,初霜时便开始割蒲。
挥镰就好像转动弯月,掠过水面生起串串连珠。
蒲草最可珍贵,何必看重那龙须草?
织成草席铺在玉床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
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染上尘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叙写诸孙入村帮诗人收麦,他们顾不得饥饿困乏抢收麦子,最后收麦入仓。
B.本诗题目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人却没有正面写收麦情景,只是叙述自己忙着做饭、备酒的场面,这是侧面描写手法。
C.诗歌用平实的语言叙写了平淡的日常劳动生活,用充满温馨的场面暗示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
D.“急炊大饼”与“多博村酤”两个细节写出了诗人对诸孙的感谢与喜爱之情,也写出了长慈幼孝的浓浓亲情。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C项,“对官场的厌恶”于文无据,结合诗歌内容,表现的是诗人看到收获后的快乐。
7.诗歌多处运用前后对比手法,请结合诗歌分析,并谈谈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答:﹍﹍﹍﹍﹍﹍﹍﹍﹍﹍﹍﹍﹍﹍﹍﹍﹍﹍﹍﹍﹍﹍﹍﹍﹍﹍﹍﹍﹍﹍﹍﹍﹍﹍﹍﹍﹍﹍﹍﹍﹍﹍﹍﹍﹍﹍﹍﹍﹍﹍﹍﹍﹍﹍﹍﹍﹍﹍﹍﹍﹍﹍﹍﹍﹍﹍
答案 诗人“欲收新麦”而不得的先忧,与“诸孙替老人”收麦后乐的对比;“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天气前后变化的对比;前面“败场圃”的沮丧和后面“舞比邻”的欣喜的对比。通过前后变化的对比,诗歌有了跌宕起伏的变化,更好地突出了诗人的欢喜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诗人“欲收新麦”却不得的忧虑,“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对外孙劳动结束关仓归来后的赞叹,前后形成对比。“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将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和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进行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诗人把“三夜阴霪”和“一竿晴日”进行对比,用环境陡然变化,来突出见到外孙入村收麦前的急切与之后的喜悦之情。这样行文使诗歌有了跌宕起伏的变化,更能突出诗人心中的欢喜。
白话诗歌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的时候了,幸亏有孙辈来替我收割。
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
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末五代]贯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溪鸟K.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溪鸟K.TIF" \* MERGEFORMAT 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可编席、制扇。②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溪鸟K.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溪鸟K.TIF" \* MERGEFORMAT (xī chì):水鸟名。③柘(zhè):一种树。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照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D项,“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中“艰辛”一词概括错误,与诗意不符,诗中表现的是农家女的勤劳,以及丰收的喜悦。
9.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春晚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
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②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作了铺垫。③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及其作用的能力。回答本题,第一,抓意象及其特点进行描绘: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第二,总体概括图景特点,即何时何地何特点的景:描绘了山村春晚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回答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点明时令、地点,奠定感情基调,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营造氛围,渲染烘托,为下文作铺垫,衬托人物心情等角度分析概括。
白话诗歌
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溪鸟K.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溪鸟K.TIF" \* MERGEFORMAT 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