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师说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师说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2 11: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专题图.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专题图.TIF" \* MERGEFORMAT *师说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预习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预习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作者简介.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作者简介.TIF" \* MERGEFORMAT
生平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人。因昌黎韩氏为望族,常自称“郡望昌黎”,后世遂以昌黎称之。因曾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时赴长安参加科举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宏词科不成,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作品 《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孟东野序》《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等。
评价 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赞赏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背景解读.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背景解读.TIF" \* MERGEFORMAT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可见一斑: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这一千古佳文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常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常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1.文体知识——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师说》就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论说文。
2.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3.句读
“句读(dòu)”,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古代的文章或者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的时候,按照句意和语气,在必须停顿的地方,用简单的符号标记一下,以便识别。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4.巫医乐师百工
“巫”指以占卜、祈祷等术为人祈福、去灾的人,也用药物等给人治病。“医”指以治病为职业的人。上古巫医不分。“乐师”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西周时指工奴,后来泛指各种工匠。
5.六艺经传
“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传,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如“春秋三传”。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意疏通四.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意疏通四.TIF" \* MERGEFORMAT
师说
段解:正面论述教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态度、标准。
思路导引: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增强了立论的力度。接下来,作者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层论述教师的作用。第二层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有了以上有力的论证,“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第三层论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段解: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思路导引: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设置了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爱其子”与“于其身”对比,指出“今之众人”的糊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引人深思。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一针见血地批判了“耻学于师”的病态心理,论证有力。
段解:援引圣人从师的事例和态度,进一步阐述从师的必要性和能者为师的道理。
思路导引: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作者以孔子不耻下问的从师行为为例,具体说明“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的正确态度,鼓励世人虚心从师。最后,作者提出“能者为师”的结论。所举事例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段解: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思路导引:最后一段,说明写作的缘由。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彻,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语言积累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语言积累5.TIF" \* MERGEFORMAT
1.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 (1)同“授”,传授 (2)同“否”,表否定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连词,连接上文的原因、方法等和下文的结果、目的等。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5)今之众人
古义:﹍﹍﹍﹍﹍﹍﹍﹍﹍﹍﹍﹍﹍﹍﹍﹍﹍﹍﹍﹍﹍﹍﹍﹍﹍﹍﹍﹍﹍﹍
今义:大家;许多人。
(6)小学而大遗
古义:﹍﹍﹍﹍﹍﹍﹍﹍﹍﹍﹍﹍﹍﹍﹍﹍﹍﹍﹍﹍﹍﹍﹍﹍﹍﹍﹍﹍﹍﹍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答案 (1)求学的人。(2)用来……的,凭它(他)来……的。(3)两个词,跟从并且。(4)不一定。(5)一般人。(6)小的方面学习。
3.一词多义
(1)师
(2)传
(3)道
答案 (1)名词,老师 动词,学习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动词,尊师学习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词,军队 (2)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动词,传递、传送 (3)名词,道理 名词,天道、自然的规律 名词,方法 动词,说 名词,道义
4.词类活用
(1)而耻学于师(﹍﹍﹍﹍﹍﹍﹍﹍﹍﹍﹍﹍)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3)吾师道也(﹍﹍﹍﹍﹍﹍﹍﹍﹍﹍﹍﹍)
(4)小学而大遗(﹍﹍﹍﹍﹍﹍﹍﹍﹍﹍﹍﹍)
(5)吾从而师之(﹍﹍﹍﹍﹍﹍﹍﹍﹍﹍﹍﹍)
(6)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7)则群聚而笑之(﹍﹍﹍﹍﹍﹍﹍﹍﹍﹍﹍﹍)
(8)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答案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 (2)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3)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4)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5)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6)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7)名词作状语,成群 (8)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5.文言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皆出于此乎(﹍﹍﹍﹍﹍﹍﹍﹍﹍﹍﹍﹍)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或师焉,或不焉(﹍﹍﹍﹍﹍﹍﹍﹍﹍﹍﹍﹍)
(5)而耻学于师(﹍﹍﹍﹍﹍﹍﹍﹍﹍﹍﹍﹍)
(6)不拘于时(﹍﹍﹍﹍﹍﹍﹍﹍﹍﹍﹍﹍)
(7)群聚而笑之(﹍﹍﹍﹍﹍﹍﹍﹍﹍﹍﹍﹍)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 (1)判断句 (2)“其……乎”,固定句式,表揣测,难道……吗、大概……吧 (3)“庸……乎”,固定句式,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吾先后生乎” (4)省略句,应为“或不(师)焉” (5)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而耻于师学” (6)被动句,“于”表被动 (7)省略句,省略主语“士大夫之族” (8)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必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必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本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本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结构图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结构图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主旨归纳.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主旨归纳.TIF" \* MERGEFORMAT
文章通过古今师风、学风的对比,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求学的原因,说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也赞扬了底层人士乐于从师的风尚。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问题探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问题探究.TIF" \* MERGEFORMAT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答:﹍﹍﹍﹍﹍﹍﹍﹍﹍﹍﹍﹍﹍﹍﹍﹍﹍﹍﹍﹍﹍﹍﹍﹍﹍﹍﹍﹍﹍﹍﹍﹍﹍﹍﹍﹍﹍﹍﹍﹍﹍﹍﹍﹍﹍﹍﹍﹍﹍﹍﹍﹍﹍﹍﹍﹍﹍﹍﹍﹍﹍﹍﹍﹍﹍﹍
答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通过拟驳众人的“耻学于师”,进而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和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时,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答:﹍﹍﹍﹍﹍﹍﹍﹍﹍﹍﹍﹍﹍﹍﹍﹍﹍﹍﹍﹍﹍﹍﹍﹍﹍﹍﹍﹍﹍﹍﹍﹍﹍﹍﹍﹍﹍﹍﹍﹍﹍﹍﹍﹍﹍﹍﹍﹍﹍﹍﹍﹍﹍﹍﹍﹍﹍﹍﹍﹍﹍﹍﹍﹍﹍﹍
答案 这是第二段开始的三个感叹句。作者经过前面一段正面的理性阐述之后,携着批判的锋芒指向“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见以从师为耻的观念已根深蒂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可见以从师为耻的危害之大。从后果上说,此风盛行,已酿成时弊。“无惑”之“难”是“不传”之“久”的结果,两者的因果关系,与全文的首句“必有师”遥相呼应,将“师”突出到应有的地位。在这里“嗟乎”喷薄而出,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情感,颇能打动人心。
3韩愈所说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者是什么关系?
答:﹍﹍﹍﹍﹍﹍﹍﹍﹍﹍﹍﹍﹍﹍﹍﹍﹍﹍﹍﹍﹍﹍﹍﹍﹍﹍﹍﹍﹍﹍﹍﹍﹍﹍﹍﹍﹍﹍﹍﹍﹍﹍﹍﹍﹍﹍﹍﹍﹍﹍﹍﹍﹍﹍﹍﹍﹍﹍﹍﹍﹍﹍﹍﹍﹍﹍
答案 在这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传道”是目的,“受业”是手段。“业”指的是儒家经典,学生在“明道”时不可避免地产生疑问,这就需要老师“解惑”,这也是老师最基本的任务。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4韩愈的论说文一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请结合文章分析这些特点分别体现在哪里。
答:﹍﹍﹍﹍﹍﹍﹍﹍﹍﹍﹍﹍﹍﹍﹍﹍﹍﹍﹍﹍﹍﹍﹍﹍﹍﹍﹍﹍﹍﹍﹍﹍﹍﹍﹍﹍﹍﹍﹍﹍﹍﹍﹍﹍﹍﹍﹍﹍﹍﹍﹍﹍﹍﹍﹍﹍﹍﹍﹍﹍﹍﹍﹍﹍﹍﹍
答案 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层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层比一层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层层递进,声势逼人。第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次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本文在句子运用上整散结合,散句的使用,使文章显得灵活多变,流畅自然;整句(骈句)的使用,又使文章于灵活中见整齐,于流畅中含顿挫。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使文章增色不少。
5本文有哪些思想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哪些观点值得商榷?
答:﹍﹍﹍﹍﹍﹍﹍﹍﹍﹍﹍﹍﹍﹍﹍﹍﹍﹍﹍﹍﹍﹍﹍﹍﹍﹍﹍﹍﹍﹍﹍﹍﹍﹍﹍﹍﹍﹍﹍﹍﹍﹍﹍﹍﹍﹍﹍﹍﹍﹍﹍﹍﹍﹍﹍﹍﹍﹍﹍﹍﹍﹍﹍﹍﹍﹍
答案 (1)《师说》中所体现的进步思想至少有三点: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拓展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全新的概念。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②针对当时一些人的从师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这种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种思想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光辉。
(2)在对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态度上,虽然肯定前者否定后者,但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句意看,对前者存有偏见。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读写能力.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读写能力.TIF" \* MERGEFORMAT 正反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1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今其(士大夫之族)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 群聚而笑之
正反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这种对比叫作“横比”。对比的另一种情况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叫作“纵比”。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论证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
2.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3.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
4.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做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针对练笔』
请恰当运用对比论证来论述“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个论点,可综合运用其他论证方法。不少于200字。
答:﹍﹍﹍﹍﹍﹍﹍﹍﹍﹍﹍﹍﹍﹍﹍﹍﹍﹍﹍﹍﹍﹍﹍﹍﹍﹍﹍﹍﹍﹍﹍﹍﹍﹍﹍﹍﹍﹍﹍﹍﹍﹍﹍﹍﹍﹍﹍﹍﹍﹍﹍﹍﹍﹍﹍﹍﹍﹍﹍﹍﹍﹍﹍﹍﹍﹍
答案 (示例)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古人说,人生有涯而学无涯。人生有涯而奉献无涯,更是难能可贵。李政道一辈子从事物理研究,为人类科技进步殚精竭虑,活到老,干到老,不知老之将至,精神可贵,高山仰止。
李政道说他的生活中没多少娱乐,但他又说“我没觉得什么苦啊,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而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无疑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选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选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群文任务
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韩愈传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②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④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注] 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ì):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④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材料二 李业兴列传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业兴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①从师,不惮勤苦。耽思章句,好览异说。晚乃师事徐遵明。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hónɡ)舍,类受业者。灵馥乃谓曰:“李生久逐遵明,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遵明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后乃博涉百家,尤长算历。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书郎。以世行历法,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献新历,世宗诏令共为一历。洪等遂共推业兴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魏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曰:“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②,所宜访询。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庶经始之日,执事无疑。”诏从之。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之归命,便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若有相乖忤,便即疵毁,乃至声色,加以谤骂。性又躁隘,至于论难之际,高声攘振,无儒者之风,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子崇祖,武定中,太尉外兵参军。崇祖弟遵祖,太昌中,业兴传其长子伯以授之。齐受禅,例降。
(节选自《魏书·李业兴列传》)
[注] ①负帙:亦作“负袟”。背负书籍。谓游学外地,勤奋读书。②万门千户:原指多而密集的门窗。这里指营造房屋。
材料三 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探究任务:
1.结合对《劝学》的学习,如果把《魏书·李业兴列传》中李业兴的事例作为论据支撑《劝学》的中心论点,你觉得选取正文中的哪部分合适?请概括出来。
答:﹍﹍﹍﹍﹍﹍﹍﹍﹍﹍﹍﹍﹍﹍﹍﹍﹍﹍﹍﹍﹍﹍﹍﹍﹍﹍﹍﹍﹍﹍﹍﹍﹍﹍﹍﹍﹍﹍﹍﹍﹍﹍﹍﹍﹍﹍﹍﹍﹍﹍﹍﹍﹍﹍﹍﹍﹍﹍﹍﹍﹍﹍﹍﹍﹍﹍
参考答案 《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魏书·李业兴列传》中“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写出了李业兴的学习不辍,览读不息,可以支撑《劝学》的中心论点。
2.从《旧唐书·韩愈传》看,韩愈在为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其行为体现了他在《师说》中的哪些观点?《问说(节选)》中哪句话也体现了这个观点?
答:﹍﹍﹍﹍﹍﹍﹍﹍﹍﹍﹍﹍﹍﹍﹍﹍﹍﹍﹍﹍﹍﹍﹍﹍﹍﹍﹍﹍﹍﹍﹍﹍﹍﹍﹍﹍﹍﹍﹍﹍﹍﹍﹍﹍﹍﹍﹍﹍﹍﹍﹍﹍﹍﹍﹍﹍﹍﹍﹍﹍﹍﹍﹍﹍﹍﹍
参考答案 (1)①对年轻的学子孟郊、张籍极力推荐;②无论穷通,都与孟郊、张籍等人论文作诗;③为了鼓励学子求学,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家中,即便衣食不继,也不介意。
(2)这些行为体现了他在《师说》中“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3)《问说(节选)》中“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也体现了这一观点。
3.《问说(节选)》一文从立意、论证方法和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模仿《师说》的痕迹。请比较二者的异同。
答:﹍﹍﹍﹍﹍﹍﹍﹍﹍﹍﹍﹍﹍﹍﹍﹍﹍﹍﹍﹍﹍﹍﹍﹍﹍﹍﹍﹍﹍﹍﹍﹍﹍﹍﹍﹍﹍﹍﹍﹍﹍﹍﹍﹍﹍﹍﹍﹍﹍﹍﹍﹍﹍﹍﹍﹍﹍﹍﹍﹍﹍﹍﹍﹍﹍﹍
参考答案 ①从立意上来看,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人学习。但论述角度略有不同。《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劝人虚心“从师而问”,要“学于师”;《问说(节选)》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②从论证方法看,《师说》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后,第二部分(核心部分)就反复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论点。《问说(节选)》的论证方法也是这样。不同的是,《师说》对比的对象繁多,而《问说(节选)》对比的对象单一,都是“古之人”与“今人”,对比的内容却涉及“问”的各个方面。③从语言风格来看,两篇文章都很古朴。在句式运用上,两篇文章都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的效果。《问说(节选)》中有些句子,与《师说》中的某些句子,在结构和意思上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参考译文
韩愈传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等到考进士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积极地为他播扬声誉,因此他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做他的巡官。董晋的属吏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政令出自多个部门,宰相也不能独自处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非但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后来酌情改任江陵府掾曹。
韩愈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我开解。掌权者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认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做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授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之前降职江陵掾曹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很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且称呼裴均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裴均为宦官养子,阿附权贵,名声不好。韩愈称字表示关系亲密。)
元和十二年八月,丞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做他的行军司马。淮、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被授予刑部侍郎的职位,(皇帝)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多是记述裴度事迹。而就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擒获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的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也未曾显达,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面前称赞并推荐他们,其中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讨论文章、写作诗歌,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则奖掖鼓励,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总共有近十人。
李业兴列传
李业兴,是上党长子人。李业兴年少时非常正直,立志学习专心竭力,背着书去求学,不怕辛苦。深思经书中的章节句子,喜欢浏览不同的学说。稍大一些后以徐遵明为师。当时有渔阳人鲜于灵馥也聚众讲学,而遵明声誉还没多高,著作尚少。李业兴于是到灵馥的学校中去,与其他求学的人一样。灵馥于是说:“李生你长久跟随徐遵明学习,收获了什么?”李业兴默不作声。等到灵馥讲说《左传》,李业兴问灵馥传中数条要义,灵馥无法回答。于是(李业兴)整理衣服站起来说:“遵明弟子正像我这样!”于是径直回去了。从此以后,灵馥的学生纷纷改换门庭,来到徐遵明这里(学习)。徐遵明学生大增,全是李业兴的功劳。后来,(李业兴)广泛涉猎百家之学,尤其擅长算术历法。(李业兴)即使家境贫困地位低下,也常常自我夸耀,很自负,如果别人对他礼待不周,即使面对权贵之人,他也不会被对方屈服。后来成为王遵业的门客。被推举为孝廉,任校书郎。由于当世使用赵历,节气在时辰的计算上不准确,延昌年间,李业兴就编写了一部《戊子元历》献给朝廷。当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自献上一部新的历法,世宗下诏,把它们合为一部。张洪等人于是共同推荐李业兴主持此事,编成《戊子历》,正光三年上奏后推行。魏都刚迁到邺城时,起部郎中辛术启奏说:“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是博学大儒,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营造房屋这样的事,应征求他的意见。现在请求将有关图纸、档案记载送给他,考察核定对错,参照古今,拿出妥当样式,召集画工连同所需要的一起安排,详细地设计新图,申奏皇上裁决。希望开始营建的时候,办事没有疑问(和失误)。”皇帝下诏同意这个意见。李业兴喜好古代典籍,收集不停,亲手修补整治,他家里收藏的书籍,将近一万卷。他读书不止,常有不同的见识,众儒者佩服他学识广博。李业兴性格豪爽侠义,重恩义。别人遇到急难之事,委身投奔他,便能得到他的收留和藏匿。(人家)与他情投意合,他便能竭尽全力,绝不吝啬。如果有与他相悖的地方,他便会指责(对方的)缺点加以诋毁,以至于怒形于色,横加诽谤咒骂。(他)性情又很急躁褊狭,以至于论辩的时候,高声粗语,伸拳振臂,没有儒者风度,当时的人因这一点厌恶他。至于他学术的精深微妙,当时无人能赶得上。他的儿子李崇祖,武定年间,任太尉外兵参军。至于李崇祖的弟弟李遵祖,太昌年间,李业兴把长子伯的爵位传给了他。北齐接受禅让后,按例降低爵位。
问说(节选)
君子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提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询问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知识多向知识少的人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来帮助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常的意见,不是随便的谦虚,实在是能够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勉强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询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询问。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既然这样,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尚且还问到平民,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向道德才能低的人询问,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直击高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直击高考.TIF" \* MERGEFORMAT
名词的活用类型
课内链接 考点解读
名词的活用分为活用作动词和状语两种情况。在《劝学》和《师说》两篇文章中,涉及较多。如《师说》中“吾师道也”中的“师”,“师”是名词,名词一般作主语、宾语,在本句中却处于谓语位置,带上了宾语,这就活用为动词,译为“学习”。再如《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日”,“日”是时间名词,这里用在动词“参省”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活用作状语,译为“每天”。 名词活用是词类活用的一种。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词类活用是重要的考查点之一。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知识讲解.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知识讲解.TIF" \* MERGEFORMAT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作主语和宾语,不能作谓语。在古代汉语中,有时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具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作了谓语,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了。
(1)名词直接活用为动词
名词直接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名词+宾语。
例如: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箪、壶,都是名词,这里带上宾语“食”“浆”,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用竹器装、用壶盛。
译文: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
再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策,名词,马鞭,这里带上宾语“之”,活用为动词,意为用马鞭驱赶。
译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用马鞭驱赶它。
②副词+名词。
例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蔓、枝,名词,在这里受副词“不”修饰,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生藤蔓、生枝茎。
译文:(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③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能”,活用为动词,意为游泳。
译文: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
④名词+介词短语。
例如: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送薛存义序》)
“土”指地方。吏,名词,官吏,这里带上介宾短语“于土”,活用为动词,意为做官。
译文: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他们的职责吗?
⑤所+名词。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罾(zēnɡ),名词,方形的渔网,前面有助词“所”,活用为动词,意为用网捕。
译文: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⑥陈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语,处于谓语位置的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缟素,名词,白色丧服,这里处于谓语的位置,活用为动词,意为穿白色丧服。
译文:天下百姓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主语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名词用作使动词必须带宾语。
例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肉,名词,带上了宾语“骨”,为名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长肉”。
译文:先生的恩德,(有如)使死的人活下来,使骨头长肉。
再如:汗牛塞屋。(《黄生借书说》)
汗,汗水,这里带上了宾语“牛”,是“使牛出汗”的意思,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译文:(搬运起来)使牛累得出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
(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词,后面也带宾语,表示主观上认为宾语就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意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用于意动的词一般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此处用作意动词,是指“邑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译为“把……当作宾客”。
译文:同县的人们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把方仲永的父亲当作宾客。
再如: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利,名词,利益,这里带上了宾语“其然”(指有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是指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译文:方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注意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使动用法的动作是宾语发出的,是客观行动;意动用法的动作是主语发出的,是主观认识。
2.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在古代汉语中,名词有时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起到修饰限制谓语动词的作用,这种活用就是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翻译时要根据语境在名词前加上“像”“在”“向”“每”等词语。
(1)名词作状语的类型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例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狐,名词,狐狸,在这里修饰动词“鸣”,作状语,表示动作特征,译为“像狐狸一样”。
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像狐狸鸣叫一样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
②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例如: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隶,名词,奴仆,在这里修饰动词“使”(使唤),作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奴仆那样”。
译文: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那样使唤他们。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例如: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空,名词,空中,在这里修饰动词“游”,作状语,表处所,译为“在空中”。
译文:(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④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船,名词,在这里修饰动词“载”,作状语,表工具,译为“用船”。
译文: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黔地。
⑤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名词,在这里修饰动词“刺”(指责),作状语,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译为“当面”。
译文: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赏赐。
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例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旦、暮,名词,早晨、晚上,分别修饰动词“辞”“宿”,作状语,译为“在早晨”“在晚上”。
译文:在早晨辞别父母上路,在晚上宿营在黄河边。
⑦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频率。
例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日,名词,在这里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
译文: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⑧表示动作的趋向。
例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西,方位名词,修饰动词“行”,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译为“向(往)西”。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大约一百二十步。
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依据。
例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法,名词,这里修饰动作“斩”,作状语,表示动作的依据,译为“按照法律”。
译文:误了期限,按照法律都应当被斩首。
(2)名词作状语与主谓短语的区别
①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词如果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被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如:“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译为“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如果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与人物实际关系不符。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②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
如果是名词作状语,一般都可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如“失期,法皆斩”中的“法皆斩”可译为“按照法律都应当被斩首”;又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中的“客待之”可译为“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法”和“客”都是名词作状语。
③要看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
就一般情况而言,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或上句中还另有主语。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既然“齐将田忌”作全句的主语,“客”就不可能再是主语(一个单句中不可能有两个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翻译为“像对待客人一样”。而有时主语承前或蒙后省略了,这就需要到上句或下句中找主语。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本句中并没有主语,就要到前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去找,“蚓”便是主语,“上”“下”为方位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④要结合上下文,按情理推断。
凡按上述三种辨析标准仍难判定谓词前的名词是作主语还是状语,则需按情理推断。例如,“其一犬坐于前”,倘若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名词“犬”是作主语还是状语。而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按情理推断,即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犬”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狗一样”。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解题指津.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解题指津.TIF" \* MERGEFORMAT
1.掌握名词活用的规律
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不能直接带宾语。如果名词出现在状语、谓语的位置上,或直接带了宾语,名词就要活用。例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箕畚”是名词,却放在状语位置上,后面接动词“运”,据此可以判断是名词作状语,译为“用箕畚”。
2.利用语句结构推断
如“皆披发文身”中,根据“披”的词性,可以推知“文”应为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画着花纹”。
3.熟记典型例句
每种名词活用的类型都有典型例句,最好熟记课文中的例句,积累越多,语感越强。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针对训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针对训练.TIF" \* MERGEFORMAT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译文:﹍﹍﹍﹍﹍﹍﹍﹍﹍﹍﹍﹍﹍﹍﹍﹍﹍﹍﹍﹍﹍﹍﹍﹍﹍﹍﹍﹍﹍﹍﹍﹍﹍﹍﹍﹍﹍﹍﹍﹍﹍﹍﹍﹍﹍﹍﹍﹍﹍﹍﹍﹍﹍﹍﹍﹍﹍﹍﹍﹍﹍﹍﹍﹍﹍
答案 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解析 苟,如果。“强”和“利”为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强盛”“使……获利”。法,名词活用为动词,效法。循,遵守。
参考译文
孝公用卫鞅后,卫鞅想要变法,(秦孝公)担心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办事犹豫不决就没有效果。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孝公说:“好。”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①独不然。为考功郎②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③闽藩。属有岛寇事④,衽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既又佐其臬为儒生师帅。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
[注] ①子相:宗臣(1525—1560),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王世贞、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②考功郎:吏部官员。③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④岛寇事:指倭寇侵扰福建沿海。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
译文:﹍﹍﹍﹍﹍﹍﹍﹍﹍﹍﹍﹍﹍﹍﹍﹍﹍﹍﹍﹍﹍﹍﹍﹍﹍﹍﹍﹍﹍﹍﹍﹍﹍﹍﹍﹍﹍﹍﹍﹍﹍﹍﹍﹍﹍﹍﹍﹍﹍﹍﹍﹍﹍﹍﹍﹍﹍﹍﹍﹍﹍﹍﹍﹍﹍
答案 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解析 “尚”,崇尚。“通显”,通达显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此处可译为“常常”。“无毛发之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指没有丝毫的用处,“毛发”,名词作状语,像毛发一样细微。
参考译文
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子相唯独不这样。(子相)担任考功郎有声誉,因为不能依附权贵,不久外调担任闽藩的布政参议。接连有倭寇侵扰福建沿海,(他)安置吏民,调拨军粮,规模为一方之首。不久又辅佐臬台成为儒生表率。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节选自《春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译文:﹍﹍﹍﹍﹍﹍﹍﹍﹍﹍﹍﹍﹍﹍﹍﹍﹍﹍﹍﹍﹍﹍﹍﹍﹍﹍﹍﹍﹍﹍﹍﹍﹍﹍﹍﹍﹍﹍﹍﹍﹍﹍﹍﹍﹍﹍﹍﹍﹍﹍﹍﹍﹍﹍﹍﹍﹍﹍﹍﹍﹍﹍﹍﹍﹍
答案 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解析 决,决口;道,同“导”,疏通、导流;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药。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的施政措施。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拆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拆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素养分层作业.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素养分层作业.TIF" \* MERGEFORMAT
10分钟基础练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接近
C.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
D.君子不齿 齿:牙齿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齿:并列、排列。
2.下列句中的“师”字,按用法和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惑而不从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吾师道也 ④圣人无常师 ⑤而耻学于师 ⑥则耻师焉 ⑦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⑤/②/③④⑥⑦
B.①④⑤/②/③/⑥⑦
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①④⑤是名词,老师;②是意动用法,以……为师;③是动词,学习;⑥⑦是动词,从师。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士大夫之族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不拘于时,学于余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蟹六跪而二螯 锲而舍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C项,都是助词,表停顿,在句中舒缓语气。A项,代词,它(青)/指示代词,这。B项,介词,比/介词,被。D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类活用。A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师”,名词作动词,从师。C项,“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B项,须臾:古今意义都是“极短的时间、片刻”。A项,博学:古义为广博地学习;今义为学问广博精深。C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
30分钟提升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岳阳楼记》是古来一代代读书人用声音打磨得光洁莹润的文本。自宋以下,那些在历史中面目模糊或无趣或可憎的官员们,大多曾在私塾里﹍﹍﹍﹍﹍﹍地读过范文正公这一篇文字,或多或少都﹍﹍﹍﹍﹍﹍地幻想过“先忧后乐”的气概。今天持有这种忧乐观的文人依然不少,但确也有人忘了这个传统。我们要知道,这种高贵的精神曾经存在过,知道在自己鸡毛蒜皮的喜怒哀乐之外有更广阔的所在。每为一些小事烦闷时,我就常读这一篇。文辞也极好,星散的用韵。前面两段写景得体,不纤弱不粗糙,托得起最后一段的洪亮。
人说韩潮苏海,其实韩愈文字更多是陡峭、险峻,像奇峰而不凝滞,是“(    )”的奔走之势。一句话反复说,节节逼人,﹍﹍﹍﹍﹍﹍,无理说三分,有理就连说八遍。《讳辩》的结尾,﹍﹍﹍﹍﹍﹍,气势汹汹,简直要干架。《进学解》,拗口之至。韩愈的滋味正在于此。戏曲中有关于“宁可拗口也要表达本意”和“宁可把本意调整下也要让句子顺口”的争论,即音乐性和文学性的取舍问题,在韩愈这是不成问题的——他的拗口是故意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意气飞扬 摇头晃脑 佶屈聱牙 回环往复
B.摇头晃脑 佶屈聱牙 意气飞扬 回环往复
C.摇头晃脑 意气飞扬 回环往复 佶屈聱牙
D.回环往复 意气飞扬 摇头晃脑 佶屈聱牙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意气飞扬: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摇头晃脑:形容旧时读书吟诵的形态,或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好的样子。修饰小孩在私塾里读书的样子,故选用“摇头晃脑”。第二空,佶屈聱牙:形容文章艰涩生僻、拗口难懂。“幻想过‘先忧后乐’的气概”应是很振奋的状态,故选用“意气飞扬”。第三空,回环往复:指反复进行,没有止息。呼应前文的“一句话反复说”和后文的“连说八遍”,应选用“回环往复”,以表反复多次说。第四空,对应后面“拗口之至”,形容文字不流畅,应选用“佶屈聱牙”。故选C。
2.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
B.群山万壑赴荆门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群山万壑赴荆门”符合,“山”“赴”,正好对应“像奇峰而不凝滞”,同时该句也与下文“奔走之势”“一句话反复说,节节逼人”照应;其他三项写水或石,不符合语境。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配得上最后一段的豪情壮志”,与原文相比,哪一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答:﹍﹍﹍﹍﹍﹍﹍﹍﹍﹍﹍﹍﹍﹍﹍﹍﹍﹍﹍﹍﹍﹍﹍﹍﹍﹍﹍﹍﹍﹍﹍﹍﹍﹍﹍﹍﹍﹍﹍﹍﹍﹍﹍﹍﹍﹍﹍﹍﹍﹍﹍﹍﹍﹍﹍﹍﹍﹍﹍﹍﹍﹍﹍﹍﹍﹍
答案 原文好。①“托”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写景对抒情的有力支撑。②用通常形容声音的“洪亮”,喻指“先忧后乐”精神气概的宏大高贵,比直白的“豪情壮志”有新意有韵味,且与整体语境相谐。
解析 本题考查对比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从修辞角度看,“托”,把事物撑起来,此处用了拟人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形象表现了写景对抒情的有力支撑。从炼字及修辞角度看,“洪亮”,形容声音宏大、响亮。这里用了通感的修辞,用来形容“先忧后乐”的精神气概,喻指其宏大高贵。相比来说,“豪情壮志”显得直白通俗,缺少韵味。而且原句和前面“不纤弱不粗糙”语言色彩更一致,与整体语境相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水平思考就是要加大思考的广度,突破自我设限,是 ① 。水平思考的关键在于“联想力”,而不是“判断力”。水平思考的特性是在过程中只做迅速简单的判断,不需要做审慎或严密的判断。
垂直思考是一种逻辑式思考,它讲究顺序严谨、推断合理,要求 ② ,我们必须养成追根究底的精神,运用“判断力”一步步地进行,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说得出原因,而且要正确。
如果有一口井没有水了,水平思考会说:“让我们到别的地方挖挖看?多挖几个地方一定会找到水的。”垂直思考则会说:“既然这里曾经有水,那就让我们再往下挖深一点, ③ 。”
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①﹍﹍﹍﹍﹍﹍﹍﹍﹍﹍﹍﹍﹍﹍﹍﹍﹍﹍﹍﹍﹍﹍﹍﹍﹍﹍﹍﹍﹍﹍
②﹍﹍﹍﹍﹍﹍﹍﹍﹍﹍﹍﹍﹍﹍﹍﹍﹍﹍﹍﹍﹍﹍﹍﹍﹍﹍﹍﹍﹍﹍﹍﹍
③﹍﹍﹍﹍﹍﹍﹍﹍﹍﹍﹍﹍﹍﹍﹍﹍﹍﹍﹍﹍﹍﹍﹍﹍﹍﹍﹍﹍﹍﹍﹍﹍
答案 ①一种非逻辑思考方式 ②提升思考的深度 ③深的地方一定会有水的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根据第二段开头“垂直思考是一种逻辑式思考”进行反向概括,再联系“水平思考的关键在于‘联想力’,而不是‘判断力’”,可得出水平思考是“一种非逻辑思考方式”;第②空,结合第一段“加大思考的广度”和下文的“我们必须养成追根究底的精神”,可得出“提升思考的深度”;第③空,综合前文“多挖几个地方一定会找到水的”和“再往下挖深一点”,以及上文对“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的介绍,可得出“深的地方一定会有水的”。
5.请分别用否定句概括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的特点。每句不超过10个字。
答:﹍﹍﹍﹍﹍﹍﹍﹍﹍﹍﹍﹍﹍﹍﹍﹍﹍﹍﹍﹍﹍﹍﹍﹍﹍﹍﹍﹍﹍﹍﹍﹍﹍﹍﹍﹍﹍﹍﹍﹍﹍﹍﹍﹍﹍﹍﹍﹍﹍﹍﹍﹍﹍﹍﹍﹍﹍﹍﹍﹍﹍﹍﹍﹍﹍﹍
答案 (1)水平思考的特点:不需要做严谨的判断。
(2)垂直思考的特点:不需要展开联想。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和变换句式的能力。第一段“不需要做审慎或严密的判断”是说水平思考的特点,本身是否定句,根据字数需求,可得出水平思考的特点:不需要做严谨的判断。垂直思考的特点文中没有直接的概括,需要结合第一段和第三段有关水平思考的特点“水平思考的关键在于‘联想力’”和“多挖几个地方一定会找到水的”来归纳,用否定句式,可得出垂直思考的特点:不需要展开联想。
二、阅读素养培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B.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C.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D.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吠噬”与“狂走”是“数州之犬”发出的动作,“狂”作状语,修饰“走”,应在“狂”前断开,排除B、D两项;“累日”表示时间,意思是好几天,“至无雪”意思是到没有雪的时候,也是表示时间,二者中间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A。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如苏轼的《赤壁赋》。
B.先达,对前辈的尊称。“先达”中的“先”字与“先哲”“先贤”中的“先”字意思一样。
C.字,古代对一个人的称呼,可与名的意义一致,也可相关,甚至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
D.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分三等,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项,“先达”中的“先”意为次序、时间在前;“先哲”“先贤”中的“先”意为已故的。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他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宣扬从师之道。
B.柳宗元痛恨流俗,心存顾虑。他对为人师者遭受谩骂而深感不满,又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生病。
C.宋濂现身说法,勉励后学。他在给马生的文章中,用自己早年勤苦学习和虚心求教的经历勉励他潜心向学。
D.杨时求学心诚,尊师重道。他曾特意到颍昌向程颢学习,四十岁拜见程颐时,久立雪中,以免打扰他休息。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B项,“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生病”错误,“病”,是耻辱或辱骂的意思。根据“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可知他是“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译文:﹍﹍﹍﹍﹍﹍﹍﹍﹍﹍﹍﹍﹍﹍﹍﹍﹍﹍﹍﹍﹍﹍﹍﹍﹍﹍﹍﹍﹍﹍﹍﹍﹍﹍﹍﹍﹍﹍﹍﹍﹍﹍﹍﹍﹍﹍﹍﹍﹍﹍﹍﹍﹍﹍﹍﹍﹍﹍﹍﹍﹍﹍﹍﹍﹍
(2)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译文:﹍﹍﹍﹍﹍﹍﹍﹍﹍﹍﹍﹍﹍﹍﹍﹍﹍﹍﹍﹍﹍﹍﹍﹍﹍﹍﹍﹍﹍﹍﹍﹍﹍﹍﹍﹍﹍﹍﹍﹍﹍﹍﹍﹍﹍﹍﹍﹍﹍﹍﹍﹍﹍﹍﹍﹍﹍﹍﹍﹍﹍﹍﹍﹍﹍
答案 (1)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2)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黄河、洛水一带的读书人都去拜他们为师。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关键点:(1)以是,因此;暇,空闲;挈挈,匆匆忙忙;东,向东奔去。(2)时,当时;绝学,学术精要(即理学);讲……于熙、丰之际,状语后置句;翕然,一致的样子;师之,拜他们为师。
10.柳宗元用“蜀犬吠日”“越犬吠雪”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
答案 揭露了当时不尊师从师,对敢为人师者、从师学习者妄加非议的社会现实。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首先理解两个故事的含义,然后把握作者讲述故事的目的。“蜀犬吠日”是说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越犬吠雪”是说越地很少下雪,所以一下雪,越地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才停了下来。柳宗元援引“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例子,来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流弊,揭示出当时贵族阶层压制、打击勇为人师者的嚣张气焰。他用类比手法讽刺了士大夫之族无知无识、少见多怪的恶劣行径,并对韦中立不受流弊束缚、拜师求学的态度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参考译文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群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正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才停了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常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忧虑不能与学问渊博的老师和有名的学者交往,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一屋子,他未曾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待他高兴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杨时字中立,是南剑将乐人。小的时候就聪颖过人,善写文章。年龄稍大一点,就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黄河、洛水一带的读书人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没能前往,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向当时一起学习的人报丧。这样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恰巧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醒来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