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荷塘月色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荷塘月色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2 11: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专题图.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专题图.TIF" \* MERGEFORMAT *荷塘月色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预习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预习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作者简介.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作者简介.TIF" \* MERGEFORMAT
生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1年留学英国,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严重的胃病,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咐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作品 诗文《踪迹》,散文《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诗论《诗言志辨》,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
评价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背景解读.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背景解读.TIF" \* MERGEFORMAT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住在清华园,文中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朱自清处于彷徨之中,一方面对北洋军阀勾结国民党摧残革命的黑暗现实不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原因,他又不可能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而是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
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他又不能安心于“超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在这种心境下,朱自清独自来到月下荷塘思考人生理想,写下了传世佳作《荷塘月色》。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常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常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1.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形散”是指取材自由广泛,不受时空限制;“神聚”是指立意明确而集中。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在写景状物中融入创作主体的情感,实现情景交融的效果,引领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说理散文则就事论理或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抒写感悟。散文以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方式,常常是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综合起来运用,夹叙夹议,不拘一格。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2.通感
通感也叫移觉,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你的歌声真甜啊”中的“甜”字,本来是味觉用词,在这里却应用到听觉上,以味觉来写听觉。这个“甜”字细腻、生动地表现了歌声的柔美、动人,比“好听”“悦耳”更有味道。
3.“朱自清”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被绷紧,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4.莲——荷花
莲,又名荷花、芙蓉、芙蕖(qú)、藕花、水芙蓉、水宫仙子等,未开的花蕾称菡萏(hàn dàn)。莲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为“君子花”。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出现了关于莲的描述。后来,“莲”的意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古典诗歌中,被赋予美人、爱情、祥瑞、高洁人格、佛心佛性等象征意义,莲花图案和莲花节也成了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语言积累.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语言积累.TIF" \* MERGEFORMAT
1.音形识记
(1)读准字音
①煤屑(  ) ②袅娜(    ) ③霎时(  )
④宛然(  ) ⑤斑驳(    ) ⑥幽僻(  )
⑦酣眠(  ) ⑧敛裾(  ) ⑨蓊蓊郁郁(  )
(2)辨明字形
① ②
③ ④
答案 (1)①xiè ②niǎo nuó ③shà ④wǎn
⑤bān bó ⑥pì ⑦hān ⑧jū ⑨wěng
(2)①缀 辍 掇 ②惦 掂 踮 ③敛 殓
④峭 俏
2.词语辨析
(1)斑驳·斑斓
[辨词] 斑驳:形容色彩纷杂。斑斓:指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二者区别:“斑斓”是色彩错杂灿烂,多指鲜艳颜色的花衣服,艳丽的羽毛兽皮等,它可搭配成“五彩斑斓”“斑斓色彩”;“斑驳”着重指颜色花纹相杂,一般指一种颜色杂有别的颜色或颜色深浅不一,花花搭搭,如树影、布满渍痕的墙壁等,它可搭配成“斑驳的黑影”“斑驳的旧画”等。
[选词] 滨江路两岸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各色景观灯流光溢彩、五彩﹍﹍﹍﹍,而信江桥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的倒影,也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2)羞涩·羞赧
[辨词] 都有“害羞”的意思。羞涩:指难为情,神态不自然,一般形容神情举止。羞赧:指因害臊而红了脸的样子,强调面部神情的变化。
[选词] ①9时35分,天如黄昏,阳光淡而无力,﹍﹍﹍﹍的太阳几乎把全身躲藏了起来,犹如初一初二时的新月。
②夕阳西下,曲水亭街、起凤桥这些名字里就透出淡淡古韵的老街巷更像一位﹍﹍﹍﹍的少女,面染酡红,静静地闲坐于深闺之中。
(3)宁静·安静
[辨词]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但二者适用范围不同:“安静”多用于环境;“宁静”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
[选词] 江南水乡古镇的环境很﹍﹍﹍﹍,这里的人们过着﹍﹍﹍﹍的生活。
(4)幽僻·偏僻
[辨词] 幽僻:指幽静、偏僻,侧重于环境幽静,少有人来。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侧重于地点的偏远。
[选词] 退休后,老人来到位置﹍﹍﹍﹍的老家,尽管这里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自从住进这条﹍﹍﹍﹍的小巷,他就感受到一种在喧嚣城市中难以觅得的清静,内心无比惬意。
答案 (1)斑斓 斑驳 (2)①羞涩 ②羞赧 (3)安静 宁静 (4)偏僻 幽僻
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由于天气转冷,最近一段时间,感冒患者比较多,就连年富力强的青年男女也变得没精打采。(  )
解释:﹍﹍﹍﹍﹍﹍﹍﹍﹍﹍﹍﹍﹍﹍﹍﹍﹍﹍﹍﹍﹍﹍﹍﹍﹍﹍﹍﹍﹍﹍﹍﹍﹍﹍﹍﹍﹍﹍﹍﹍﹍﹍﹍﹍﹍﹍﹍﹍﹍﹍﹍﹍﹍﹍﹍﹍﹍﹍﹍﹍﹍﹍﹍﹍
(2)如今,漫步城市的每个角落,亭亭玉立的高楼,宽敞笔直的大道,商贾云集的市场,生活越来越便捷了。(  )
解释:﹍﹍﹍﹍﹍﹍﹍﹍﹍﹍﹍﹍﹍﹍﹍﹍﹍﹍﹍﹍﹍﹍﹍﹍﹍﹍﹍﹍﹍﹍﹍﹍﹍﹍﹍﹍﹍﹍﹍﹍﹍﹍﹍﹍﹍﹍﹍﹍﹍﹍﹍﹍﹍﹍﹍﹍﹍﹍﹍﹍﹍﹍﹍﹍
(3)入夏,蓊蓊郁郁的青枝绿叶遮盖了地表那些凹陷、残缺部分,连裸露的岩石也披上由青藤和绿苔连缀起来的夏装。(  )
解释:﹍﹍﹍﹍﹍﹍﹍﹍﹍﹍﹍﹍﹍﹍﹍﹍﹍﹍﹍﹍﹍﹍﹍﹍﹍﹍﹍﹍﹍﹍﹍﹍﹍﹍﹍﹍﹍﹍﹍﹍﹍﹍﹍﹍﹍﹍﹍﹍﹍﹍﹍﹍﹍﹍﹍﹍﹍﹍﹍﹍﹍﹍﹍﹍
(4)进入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也变得隐隐约约了,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  )
解释:﹍﹍﹍﹍﹍﹍﹍﹍﹍﹍﹍﹍﹍﹍﹍﹍﹍﹍﹍﹍﹍﹍﹍﹍﹍﹍﹍﹍﹍﹍﹍﹍﹍﹍﹍﹍﹍﹍﹍﹍﹍﹍﹍﹍﹍﹍﹍﹍﹍﹍﹍﹍﹍﹍﹍﹍﹍﹍﹍﹍﹍﹍﹍﹍
答案 (1)√ 没精打采:形容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使用正确。
(2)×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句中用来修饰“高楼”,用错对象。
(3)√ 蓊蓊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使用正确。
(4)√ 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使用正确。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必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必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本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文本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结构图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结构图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主旨归纳.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主旨归纳.TIF" \* MERGEFORMAT
本文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写夜游荷塘所见,绘制出一幅醉人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勇敢而真诚地展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虽不满现实而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与苦闷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流露出朱自清先生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问题探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问题探究.TIF" \* MERGEFORMAT
1作者主要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四幅画面。请阅读课文,结合下表简要分析这四幅画面所写景物及其画面特征。
画面 景物 特征
月下小径 小煤屑路、树 幽僻、寂寞
答案 
画面 景物 特征
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叶下流水 幽静、淡雅
荷塘月色 月光、青雾、树影 朦胧、缥缈
荷塘四周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 阴森、模糊
2作者是怎样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的?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描摹对象 相关语句 效果分析
荷叶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借两者的相似点,写出荷叶的动态美
①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态,“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柔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
③ 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营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本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案 ①荷花 ②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香味的幽雅和淡远 ③荷波
3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1)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答:﹍﹍﹍﹍﹍﹍﹍﹍﹍﹍﹍﹍﹍﹍﹍﹍﹍﹍﹍﹍﹍﹍﹍﹍﹍﹍﹍﹍﹍﹍﹍﹍﹍﹍﹍﹍﹍﹍﹍﹍﹍﹍﹍﹍﹍﹍﹍﹍﹍﹍﹍﹍﹍﹍﹍﹍﹍﹍﹍﹍﹍﹍﹍﹍
(2)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答:﹍﹍﹍﹍﹍﹍﹍﹍﹍﹍﹍﹍﹍﹍﹍﹍﹍﹍﹍﹍﹍﹍﹍﹍﹍﹍﹍﹍﹍﹍﹍﹍﹍﹍﹍﹍﹍﹍﹍﹍﹍﹍﹍﹍﹍﹍﹍﹍﹍﹍﹍﹍﹍﹍﹍﹍﹍﹍﹍﹍﹍﹍﹍﹍
答案 (1)“但”在这里表转折,表明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自己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同时,也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2)“到底”,这里表示一种感叹的语气,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依恋、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
(3)“泻”,动词,表现液体流动的状态,既呼应了上句的“月光如流水一般”的特点,又体现出了月光的动态美和柔和美。
4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答案 作者的情绪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5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答案 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样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加深了作者对江南的惦念,于是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故这几段文字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读写能力.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读写能力.TIF" \* MERGEFORMAT 通感手法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这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荷塘月色》中的两例: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第二例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针对练笔』
请你写一段文字,描写某一景象,要用到通感的艺术手法。200字左右。
答:﹍﹍﹍﹍﹍﹍﹍﹍﹍﹍﹍﹍﹍﹍﹍﹍﹍﹍﹍﹍﹍﹍﹍﹍﹍﹍﹍﹍﹍﹍﹍﹍﹍﹍﹍﹍﹍﹍﹍﹍﹍﹍﹍﹍﹍﹍﹍﹍﹍﹍﹍﹍﹍﹍﹍﹍﹍﹍﹍﹍﹍﹍﹍﹍
答案 (示例)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天吹散了。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来到了果园里,果园里五颜六色,像奏响了一曲热烈的交响乐。柿子弯下腰鞠了一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撑破了衣裳,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或豪放。
秋姑娘来到农田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红涂在了脸上。
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我喜欢这独一无二、灿烂辉煌的金秋景色。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选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选学任务.TIF" \* MERGEFORMAT
群文任务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节选自朱自清《绿》)
材料二 五步一转弯,三步一上岭,一面是流泉涡旋的深坑万丈,一面又是鸟飞不到的绝壁千寻。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条岭,辟一个天地,上上下下,去去回回,我们在仙霞山中,龙溪岸上,自北去南,因为要绕过仙霞关去,汽车足足走了有一个多钟头的山路。
(节选自郁达夫《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
材料三 ①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写到山水,尤其他故乡富阳一带风光,不愧是一位大画师。
(刘海粟)
②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节选自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二集〉导言》)
探究任务:
1.材料三中借用郁达夫的话说,“他(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请你结合材料一中文字举例分析其“诗意之美”。
答:﹍﹍﹍﹍﹍﹍﹍﹍﹍﹍﹍﹍﹍﹍﹍﹍﹍﹍﹍﹍﹍﹍﹍﹍﹍﹍﹍﹍﹍﹍﹍﹍﹍﹍﹍﹍﹍﹍﹍﹍﹍﹍﹍﹍﹍﹍﹍﹍﹍﹍﹍﹍﹍﹍﹍﹍﹍﹍﹍﹍﹍﹍﹍﹍
参考答案 作者善用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从多层面多角度极富情致地将梅雨潭的一汪清水描写得奇异可爱、温润柔和,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郁达夫散文“行云流水”的特点的?
答:﹍﹍﹍﹍﹍﹍﹍﹍﹍﹍﹍﹍﹍﹍﹍﹍﹍﹍﹍﹍﹍﹍﹍﹍﹍﹍﹍﹍﹍﹍﹍﹍﹍﹍﹍﹍﹍﹍﹍﹍﹍﹍﹍﹍﹍﹍﹍﹍﹍﹍﹍﹍﹍﹍﹍﹍﹍﹍﹍﹍﹍﹍﹍﹍
参考答案 材料二中,长句与短句相间,长句语意绵细、舒缓,短句明快、简洁,错落有致,产生了平静舒缓而又起伏跌宕的节奏;并且运用叠词,读起来韵味十足,情趣盎然,给读者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感。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直击高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直击高考.TIF" \* MERGEFORMAT
如何分析散文的线索和思路
课内链接 考点解读
《故都的秋》以“情味”为线索来连缀景物,全文紧紧围绕“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来描写故都的秋景、秋味和秋天的意境,借此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表达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如何找准文本线索,理清文章思路,向来都是读懂文章、解答问题的重要依据。《荷塘月色》则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作者游览荷塘的行踪,暗线是作者的情感变化。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在高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重点考查分析综合能力。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解题指津.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解题指津.TIF" \* MERGEFORMAT
1.必备知识
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体现为文章的结构和线索。理清思路,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
写人记事类散文多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进行。状物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某种感情为线索安排思路。议论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思路。
线索贯串全文,连缀人物和事物的顺序。它是谋篇布局的主要方面。
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时空线索、物线(以某一种事物为线索)、情线(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等。
线索有时可从标题、开头或结尾处找到,更多的是根据行文中反复出现、交代的词语来确定。
2.解题步骤
总体上从分析结构、归纳文意入手,梳理文章的线索及思路。过程上一般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通读全文,看文章主旨,了解文章全貌。
第二步,逐段细读,寻找关键词语及中心句,概括段意,梳理文脉。归纳文意主要有三种方法:①从首句入手。文章首句往往提纲挈领。②从标志处入手。如层次标志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同时”等层次词。另外还可看标点,特别是分号、句号等区分层次的明显标志。③从议论、抒情句入手。一般说来,议论、抒情句往往是全文或局部的文眼,有助于段意的理解与把握。
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层次,这样可以找出线索,理清思路,梳理结构,把握文意。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针对训练.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针对训练.TIF" \* MERGEFORMAT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毋相忘
①我有一个学生,她先到澳洲,后到英国,如今暂时栖泊在加拿大。飘泊的成果是英语说得像流水一样畅快,举止温柔舒曼,很有些欧美气味。可是这些年,总是会在假日里到唐人街去买些字帖、笔墨。她的才华并不在把笔挥毫上,她只是喜欢字帖里古典的气息。
②我想起秦汉瓦当、竹简上让人心跳不已的四个字——“长毋相忘”。这是怎样的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啊!
③有时我总是想,一个人的信念被遏止,譬如不让我纵笔泼墨,沉醉于这千年的回声里,日子将是何等昏暗,有时候出长差,宾馆舒适的环境只能看看电视,我明显地感到擅长提按的手指变得荒疏了。这使我生出几许恐慌来。可以消遣的娱乐场所无处不在,却从来没有一处摆上文房四宝,让这些痴迷于翰墨的游子放牧心灵。于是时间一长,心结就纷乱,惶惶然急着赶回,步入书斋,倒上一缸子墨汁,拈起那杆已经枯干多日的羊毫,痛快淋漓地埋头狂写,不知今夕何夕。
④在都市,每到周末,总会看到不少家长载着小孩,背着琴袋、画夹,提着笔墨、颜料,去学手艺。而我没有兴致教这些孩童,他们的监护人总是希望早日学成,眼神里闪烁着催促之光。他们没有耐心通过逝去的古代名家的遗留笔墨,回归到遥远而又寂寞的意境中。我只想循着自己的思路,培养一种兴趣,让其随时日推移而长,顺其自然地延伸,如听松风天赖,如观水光山色,这就是艺术生命的自然律。我听过《击壤歌》,见过那些带着泥巴气味的乡村人,他们该播种时播种,该收割时收割,该耐心等待时则和土地上的植物同在岁月中不急不躁地守望。他们面对好年成不喜,面对坏年成不忧。在他们看来,有了好的光景也必然有不好的年成,五个指头伸直了还不一般齐呢。那么,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吧。他们心目中没有搏一把就走的怪念头,他们缠系着最久远的亲情:人与土地长毋相忘。
⑤再回到艺术的话题上来吧。有着几千年积淀的古典艺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今人所把握呢?人总是希望一生更多地拥有,只是,不经磨难而拥有,则多半易逝。有几次我走进北方几家大的书画社,看到了名人之后的丹青,笔墨太平庸了,却在落款处都标明与祖上的亲缘。这是何等的笨拙呢。在我的印象中,父子同嗜一艺,子跃居其父之上的终归是少而又少。王献之着实是好样的,算是走出了其父的影子,而后来的欧阳通之于欧阳询、苏过之于苏轼、米友仁之于米芾,大都在前辈荫底下讨生活。他们缺乏筚路蓝缕的拓跋精神,屋下架屋床上叠床,大气象萎落成了小格局。
⑥有一些质量充实的生命,要最后离去,不为我们琢磨,真是很难很难。这对于人们追逐时尚的天性来说,未免是一种悖反。时尚的追逐,显然容易多了,这支有声有色的队伍始终是以狂欢的状态行进的。而人,难以破开迷雾飞升。苏东坡活了大半辈子,最有价值的就是悟出了这个道理。远离,是对古典更真切的亲和,相对的控制力量被摆脱,那种支配艺术的利益、欲望会相应地远去,守护精神家园的愿望会愈发坚韧起来。曾经有几次,在偏僻的乡村,我看到了出手不凡的墨迹,贴在破旧的祠堂的柱子上。书写者远离文化中心,远离都市名人,却凭着由衷的喜欢,常常是晚饭毕,推来几张旧报纸垫着,再放上一张毛边纸,不计新墨宿墨,不择笔尖笔秃,畅畅快快地写去。不知不觉,平平淡淡地萦回着田园牧歌。
⑦那些湿漉漉的古典情绪,期待着梳理和归位,还有些在喧闹的季节里走失了,需要找寻。青年时代的热烈和自信,也掺和着目空古人睥睨古典,似乎古人的笔墨也没有那般神奇。如今我们知道穿过古典的皮表很难,更不消说在古典的内核漫游了。我们为自己找到了理由,爱归咎于外界的诱惑呀,困扰呀,是它们使我们的精神锋芒如此疲软。如果从个体生命来剖析,我只能固执地认为,是元气流失了。人身上原来充足的精气神,漫漫旅程上,这儿滴漏一点,那儿跑冒一点,待用于自己喜爱的古典艺术上,已经力不能穿鲁缟了。养气从来为文人所重,老庄提醒过“万物无足以铙心”,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都在于提升净化人的自然生命,去除生理过分的欲求。当时光老人的巨手叩动我中年的心扉时,“删去平生多余事”的念头就转化为渴望。安宁清明中,我觉得自己仿佛坐落在古典的层面上,大量流逝的时光在这里汇聚,隔着老远的距离,可以察觉到古贤人正无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⑧每晚睡前,我总是取出枕边的一本《汉简书风》细细玩味,让飞扬的思绪湮没在已逝的久远里,长久相守,长毋相忘。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请围绕“长毋相忘”简要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
答:﹍﹍﹍﹍﹍﹍﹍﹍﹍﹍﹍﹍﹍﹍﹍﹍﹍﹍﹍﹍﹍﹍﹍﹍﹍﹍﹍﹍﹍﹍﹍﹍﹍﹍﹍﹍﹍﹍﹍﹍﹍﹍﹍﹍﹍﹍﹍﹍﹍﹍﹍﹍﹍﹍﹍﹍﹍﹍﹍﹍﹍﹍﹍﹍
答案 ①首先从作者旅居外国的学生钟爱古典字帖谈起,引出“长毋相忘”的话题。②再写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痴迷,突出对古典艺术的无法割舍的情结。③然后含蓄指出要做到“长毋相忘”需要具备的内在修为:自然而持久的兴趣,承袭基础上的创新,摆脱利益、欲望牵绊的淡泊,涵养元气。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作品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本文的写作思路是由外而内,即先写外人,再写自己,先写身外,再写思想。如:首先从自己的学生钟爱带有古典气息的字帖开始写起,引出“长毋相忘”的话题。这是从外人、身外写起。接着写自己对古典艺术无法割舍的情结。这里开始写自己。再指出要做到“长毋相忘”必须具备的修为。这些修为也即第④⑤⑥⑦段的段落中心。文章第④段,通过家长急于求成的做法与乡村人对土地的固守的对比突出了要遵循艺术生命的规律,具有自然而持久的兴趣;第⑤段通过历代父子辈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强调艺术要有承袭基础上的创新;第⑥段强调只有摆脱支配艺术的利益、欲望,才能更为真切、纯粹地亲近古典艺术;第⑦段作者为我们分析了精神锋芒疲软的原因,提出通过去除生理上过分的欲求来涵养元气。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素养分层作业.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Microsoft\\Word\\素养分层作业.TIF" \* MERGEFORMAT
10分钟基础练
1.下列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来的。
②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A.关于  感觉  感触  并且
B.对于  感觉  感觉  并且
C.关于  感触  感触  况且
D.对于  感触  感觉  况且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的能力。①“关于”,表示关涉、涉及的对象;“对于”,表示针对的对象。结合句意,此处应为“关于”。“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通过感官在人脑中引起的直接反应;“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结合句意,前一个应是“有感觉的动物”,后一个应是“引起……感触”。②“并且”,表示并列;“况且”,表示进一步说。结合句意,此处应为“并且”。故选A。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泸县干部真情援藏,树立了良好形象。近日,乡城县领导不远千里到泸县慰问援助乡城的干部人才,表达谢意。
B.这位97岁高龄、双目失明的抗战老兵摸到了国产新型坦克,顿时激动得不能自已。
C.河边小径两旁长着蓊蓊郁郁、枝繁叶茂的苍天古木,新栽种的苹果林为它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D.由于缺乏经验,面对对方刁钻的发球,他没精打采,手忙脚乱,连连失分。
答案 D
解析 A项,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使用正确。B项,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使用正确。C项,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使用正确。D项,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句中用来形容慌乱的样子,不合语境,可使用“惊慌失措”。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郁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他不拘小节,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对于大节,他是宁死不屈的。
B.郁达夫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
C.我之所以喜欢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的原因,一是由于他作品的优美语言,二是由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D.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阅读诗词需要吟诵,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也需要反复熟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项,“这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中主语指代不明,“这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前面应加上“爱国”一词,并删掉“这”字。B项,搭配不当,“具有”与“成就”不能搭配,应将“和”字改成“并取得了”。C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4.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D.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像少女一样羞涩地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D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句与A、B、C三项都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例句中用听觉写嗅觉。A项,用听觉写视觉。B项,用听觉写视觉。C项,用视觉写嗅觉。
30分钟提升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a)梧桐叶大,易受风。(b)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c)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梧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d)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梧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
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
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水,用粗纤维的叶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可以写字了而已。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的好。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这是“俺们的秋天”。
1.将下面的语句添加到上面文字中,最适宜的位置是(  )
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
A.(a) B.(b) C.(c) D.(d)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前面“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重点写叶子不结实,后面“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重点写叶子的下落,所以“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适合放在(c)处,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2.文中语言形象生动,没有使用的修辞是(  )
A.引用 B.比喻
C.反问 D.比拟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为引用;“梧桐是秋的信使”兼用比喻和比拟;“如一小马蹄”为比喻;“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为设问。文中没有使用反问的修辞。
3.画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种更好一些?请从语意、逻辑、句式等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述理由,不超过100字。
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
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
答:﹍﹍﹍﹍﹍﹍﹍﹍﹍﹍﹍﹍﹍﹍﹍﹍﹍﹍﹍﹍﹍﹍﹍﹍﹍﹍﹍﹍﹍﹍﹍﹍﹍﹍﹍﹍﹍﹍﹍﹍﹍﹍﹍﹍﹍﹍﹍﹍﹍﹍﹍﹍﹍﹍﹍﹍﹍﹍﹍﹍﹍﹍﹍﹍
答案 (示例一)第一种更好。(1)更符合文意,前文说“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意思是梧桐叶落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从已是深秋,再到叶干、籽熟,才大批落叶,符合前文文意;(2)从过程到结果,更符合逻辑顺序。
(示例二)第二种更好。(1)语意保持一致,衔接更连贯,先强调梧桐落叶,延续前面的话题,语意紧密;(2)后用三个分句强调“梧桐大批地落叶”时,“树叶”和“梧桐籽”的状态,照应前文“不是很快就落尽”,且语言简练,节奏从容,更有韵味。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以及赏析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我的印象”作主语,与后文“已是深秋”不搭,根据句意应改成“据我的印象”;第二处是后面的部分缺少逻辑关系,可以改成第一种,强调“梧桐才大批地落叶”的结果,前面三句“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表示梧桐叶落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样与前文“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语意能够照应;也可以改成第二种,先说显性现象,梧桐落叶是能够明显看到的,同时照应前文,再由此往隐性内容上联系,强调“梧桐大批地落叶”时,“树叶”和“梧桐籽”的状态,如此修改使节奏从容,富有韵味。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的忙碌以及工作中的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翠湖每天每日,给了人们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因此,(    )。
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水来的翡翠一样。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七年,没有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整天只是安安静静的,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4.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昆明人,甚至外来的游子,都对翠湖充满感激
B.外来的游子,甚至昆明人,都对翠湖充满感激
C.昆明人,甚至外来的游子,都对翠湖满怀期待
D.外来的游子,甚至昆明人,都对翠湖满怀期待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甚至”表递进关系,按照人们对翠湖的情感,应该是本地人印象深刻,外来人不太深刻,本句为了强调人们对翠湖的感情,用递进关系的句子,应当先说“昆明人”,再说“外来的游子”,排除B、D两项;前面说“翠湖每天每日,给了人们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那么住在这里的人应当对翠湖充满“感激”,而不是“期待”,排除C项。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湖水、柳树、水浮莲、鱼,共同组成一个‘翠’的印象。”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
答案 ①从表达的效果来看:原文的“粉紫色”“红”是为了衬托“湖水”“柳树”的翠绿,进而突出翠湖的“翠”;去掉后失去了色彩的强烈对比,表达效果不明显。②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的重点在于“印象”;原句强调翠湖的“翠”,与前文“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形成呼应,符合原文意思。③从表达的语气来看:用改句收束文段,语气平淡﹔原句把“翠”字放在最后,戛然而止,干脆利落,语气得以强化。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原文有两个颜色词修饰水浮莲和鱼,就是“粉紫色”和“红”这两个词,因为此句重点在强调“翠”,因而有这两个颜色词会烘托出“翠”的颜色,使之更加鲜明,而改句就缺少这种鲜明;其次,改句最后落到“印象”这个词上,而原句强调的是“翠”,前文有“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之类的句子,因而原句与这个文段表达的内容更协调;最后,从句子所在位置来看,这是文段的结尾句,改句表达较平淡,而原句仅用一个“翠”字收尾,干脆利落,给人余音袅袅之感,留给读者回味的余地,效果更好。
二、阅读素养培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聊赠一枝春
赵利辉
江南的梅花,随处都有,我独爱江苏南京梅花山的梅。
梅开的时节,大抵都是腊梅已经开过了。江南地暖,花时绵延无尽,开起来早早晚晚、缠缠绵绵。凋谢时,却不很决然。不像北方,一夜西风,便是落红无数。江南的花朵和人一样,都有着拖沓的性子,要谢了,犹在枝头上香。所以,远远地闻着香来,蓦然看见清癯枝干上,绽放着几朵腊梅,透出一股清冷,我心中就生出无限的欢喜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看梅花,最好是一个人,像陆游那样满山胡转悠,把酒梅花下,脑海里就出现幻觉,每树梅花前都有一个我。若要风雅,又最好是同一位女子,一起踏雪而行。即便寻不到梅花,回头望时,女子罩一件大红羽纱白狐狸里的鹤氅,脚上蹬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站在雪地里,冷艳如傲雪红梅,那就是寻着了。《红楼梦》里写,贾母看黛玉这般模样儿,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喜地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着她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梅花,像个什么?”鸳鸯笑道:“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
江南看梅的地方,平冈亦是个好去处。这里土厚石多,因自然增累成冈。水滨沙洲,遍植梅花,别无杂树。花开时节,蔚然如洁白落雪,故名“平冈艳雪”。从前的人种梅花,非得成林,方才尽兴,于是才有了这样一处赏梅之地。平冈多白梅,似乎单调了些,终不及梅花山的品种多。从腊月到正月,梅花山上的红梅、宫梅、青梅、墨梅、朱砂梅次第开了,置身花海,清冽之气萦绕,人也觉得脱尘出俗。山上多小树,梅枝横斜疏瘦,贵气如大观园里的女孩儿家。故而梅花山的梅,以韵胜,以格高。晚明张岱的小品文里,曾录有一首佚名诗:“云意不知沧海,春光欲上翠微。人间一堕千劫,犹爱梅花不归。”这无名氏,大约是一个游方人士,功名利禄,于他都是很无趣的吧,唯有每年的梅花,是他逗留在此的最大乐趣和寄情。
宋人范石湖爱梅,写过一本《梅谱》,把天下梅花按花色产地成谱。他说:“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他的玉雪坡上,栽有数百株梅。第二年又治了一个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种梅。“吴下栽梅物盛,其品不一,今始尽得之。”
我也曾养过梅花,盆是无锡的紫砂盆,讨梅花山的苗枝。一个冬天里,埋下了朱砂梅、绿萼梅、腊梅、宫梅。为了些膏腴好土,平日里的厨余全部摇身一变,奇货可居。将鱼骨、贝类、虾壳、豆渣埋进土里,渐渐地沤成花肥。就连法海和尚“藏身”的蟹壳,据说也是极好的花肥。为收集这些肥料,我很费了一番心思。每日里,洗鱼剁肉的荤腥水、淘米水,也要沉淀下来,傍晚端到院子里去浇灌花木。第一年,梅的枝干尚没有姿态,却眼见得花苞满身了。第二年,到了数九天,寒月照着,疏影映照墙壁,那梅株也不曾有什么旁逸斜出,然而却勾得我一日里去看上几回。到末了,俗务缠身,一月看一回,渐渐地不再相见。自我辞了南京的工作,回到西安后,曾托邻居去探望过我种梅的院子。她说花圃里的梅株,早已干涸枯朽,无一物可取,就是紫砂盆,也给猫儿撞下了窗台,摔碎了。我与梅花终是无缘,不如石湖之尽得其趣。
所幸的是,她每年都会去梅花山赏梅,愿意将她的视频分享给我。这令我不禁想到,有一年早梅初开,陆凯给长安的范晔寄去一枝梅花,并附了一首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文本二 临水而栖是需要勇气的,远山幽水,村野桥边,原是寂寞所在,更兼雪虐风饕,浪击涛打,环境往往奇诡险恶,而梅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依旧临水兀立,默默蓄积起对春的憧憬。这使人常常想起一些清雅的身影。那位“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隐居于西子湖畔的孤山下,以种梅养鹤为人生乐趣。而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尽管遭受种种邪恶势力的排挤打击,却宁肯“零落成泥碾作尘”,也决不向权贵卑躬屈膝。“一枝清影写横斜”,做一棵水边的寒梅,寂寞固然是寂寞了点儿,但有雪磨砺它凌寒的气节,有水勾画它不屈的傲骨,又怎能说不是一个刚毅博大的灵魂。
由此看来,古往今来,人们踏雪寻梅,总是向往“临水看幽姿”,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山远水幽,险道盘山,崖危壁绝,临水看幽姿也并非轻而易举。故此,往往只有那些志趣高洁的文人雅士,才肯冒着飘舞的雪花、凛冽的寒风,手持竹杖,顶多骑一头瘦骨嶙峋的毛驴,踏着昏黄的初月,一颤一拐地步入幽谷芳涧。而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伫立于溪岸的梅树下,望见水中的寒枝疏影时,他们感受到了梅的高洁,梅的坚贞,梅的神韵。他们才那样神采飞扬,手舞足蹈,不能自已。寒士寒梅,同是一寒,感情与心灵也就容易沟通了。而那天景天趣,无限的江山风月,自然而然会化作胸中的诗文与丹青,升华着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节选自方叶《临水而栖》)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叠词“早早晚晚、缠缠绵绵”写江南的梅花开起来不分早晚、连续不断,旨在突出江南地气温暖的特点。
B.文章引述《红楼梦》中贾母与鸳鸯的对话,是以雪中宝琴衬红梅的画面,以《艳雪图》侧面赞美梅花之美,十分巧妙。
C.作者为表现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交代了自己种梅的情况:选用无锡的紫砂盆、梅花山的苗枝,沤有营养的肥。
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陆凯的诗,一方面以之类比朋友向自己分享赏梅视频的事,另一方面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严谨。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旨在突出江南地气温暖的特点”错误,突出的是江南的梅“花时绵延无尽”。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文本都引用了陆游的诗,写陆游爱梅赏梅,其目的截然不同,文本一强调赏梅的态度、做法,文本二则赞美梅的品格。
B.文章引用张岱小品文里录有的佚名诗,赞美了张岱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同时指出了赏梅对于有品位的人而言是极大的乐趣。
C.范石湖就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他辟土地搜罗各种梅树栽种之事,他写的《梅谱》,以及他对梅的看法,都突出了他对梅的喜爱。
D.林和靖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很恰切地对应了“临水看幽姿”之意,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贞。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其目的截然不同”错误,其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赞美梅花。B项,“赞美了张岱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同时指出了赏梅对于有品位的人而言是极大的乐趣”错误,作者引用佚名诗,赞美的是无名氏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而且赏梅是极大的乐趣,也是说这位无名氏的。D项,“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贞”错误,这两句诗可以表现梅的高洁,但表现不了梅的坚贞。
8.两个文本都提到“踏雪寻梅”,其所寻之“梅”各主要代表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
答案 ①文本一中的“梅”主要代表的是美的意境。②文本二中的“梅”主要代表的是不屈的傲骨、刚毅博大的灵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由文本一“看梅花,最好是一个人,像陆游那样满山胡转悠,把酒梅花下,脑海里就出现幻觉,每树梅花前都有一个我。若要风雅,又最好是同一位女子,一起踏雪而行。即便寻不到梅花,回头望时,女子罩一件大红羽纱白狐狸里的鹤氅,脚上蹬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站在雪地里,冷艳如傲雪红梅,那就是寻着了”分析可知,寻到美的意境就是寻到梅了,文本一中的“梅”代表的是一种美的意境。文本二中“古往今来,人们踏雪寻梅,总是向往‘临水看幽姿’”说的是古人寻梅是追求人格;由文本二“伫立于溪岸的梅树下,望见水中的寒枝疏影时,他们感受到了梅的高洁,梅的坚贞,梅的神韵。他们才那样神采飞扬,手舞足蹈,不能自已”可知,“梅”代表的是一种不屈的傲骨、刚毅博大的灵魂。
9.文本一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将江南之梅与北方之梅进行对比,突出了江南梅花开得缠绵、凋得缓慢。②将平冈之梅与梅花山之梅进行对比,突出了梅花山之梅的品种多,开起来有繁复之美。③将“我”种梅与范石湖种梅进行对比,突出了“我”难以尽得赏梅之趣,从而表达对梅的喜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①“江南地暖,花时绵延无尽,开起来早早晚晚、缠缠绵绵。凋谢时,却不很决然。不像北方,一夜西风,便是落红无数”,此处将江南之梅与北方之梅进行对比,突出了江南梅花开得缠绵、凋得缓慢。②“平冈多白梅,似乎单调了些,终不及梅花山的品种多”,此处将平冈之梅与梅花山之梅进行对比,突出了梅花山之梅的品种多,开起来有繁复之美。③第五段写范石湖种梅——“宋人范石湖爱梅……他的玉雪坡上,栽有数百株梅。第二年又治了一个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种梅”,第六段写“我也曾养过梅花”,因为事务缠身和搬迁住址的原因,种的梅花早已干涸枯朽,“我与梅花终是无缘,不如石湖之尽得其趣”,此处将“我”种梅与范石湖种梅进行对比,突出了“我”难以尽得赏梅之趣,从而表达对梅的喜爱之情。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