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拓展绘本故事。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拓展绘本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哪些小朋友背过诗?背几句来听听?
抽生背诵。
2.引出课题,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明天要远足》。
3.抽生朗读课题,接着全班齐读课题。
4.读了诗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文中的小朋友想知道明天去哪里。
二、朗读童诗,感悟童诗之美
1.老师配乐范读童诗,学生仔细听。
2.学生自读这首小诗,老师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音;(2)连词成句读通顺。
(学生朗读)
3.老师出示轻声的词:“真的”“说的”“那么”“地方”
(1)抽生起来读,纠正读音
(2)全班齐读,随时正音
4.老师出示含有轻声的词组:“那地方的海”“那地方的云”“什么时候”
老师指导如何读含有轻声的词组:轻声出要读得稍微快一些。
(齐读含有轻声的词组)
5.抽3个小朋友,分别朗读诗的三小节。其他同学仔细听,如果有坐端的小朋友,就摸摸她的头,让她接着读。
(指导、评价每个小朋友的朗读,随时正音)
三、再读童诗,读出童诗之韵(研读第一小节)
1.小诗中有几个问号?那你能读好这些带问号的句子吗?
(出示3句带有问号的句子,抽生读)
指导朗读问句的语气:语调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
总结:第一个句子问什么?——大海
第二个句子问什么?——云朵
第三个句子问什么?——何时天亮
2.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为什么?
(抽生回答,学生回答自己有这种心情的时刻)
3.抽生朗读第一小节,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诗中哪些地方能感觉到他特别想去海边?
(抽生回答,生回答“翻过去”“唉”等)
4.你去过海边吗?你能说说_________(什么时候的)大海,是_________(什么颜色的)吗?
(PPT出示这个句子,抽生回答,生回答自己的看法)
生回答之后,老师出示视频+图片,展示各个时候的大海的颜色和样子。
5.齐读,第一小节的问句:“那地方的海……颜色吗?”
6.随文识字:第一句话中,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来他想去?——“睡不着”。指出“睡”字,随文识字,用加一加的方法:“目”+“垂”=“睡”,讲解含义,帮助学生识记。
7.全班起立,朗读第一小节诗歌,朗读的时候可以加上动作、表情。
四、在学习第一小节的基础上,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与第一小节很像,在详讲了第一小节诗歌之后,弱化了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的讲解。)
1.男生、女生互相读第2小节。
2.猜一猜:小女孩还会想到那地方的什么呢?
(抽生回答,生展开想象:“贝壳”“椰子树”“沙滩”……)
3.学会问问题就能写好童诗,那么谁会模仿诗歌问一问呢?
PPT出示:“那地方的_________,真的像_________说的,那么_________吗?”
抽生回答,训练学生模仿诗歌提问的能力。
4.有感情地齐读第3小节。
五、拓展延伸
会提问就会写小诗。用提问写成的小诗还有很多,从抽屉里拿出来老师准备的一首(课前准备)。——《水、风和孩子》
PPT:出示《水、风和孩子》这首童诗全文。
1.老师范读这首小诗,提问:这首小诗和《明天要远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抽生回答,引导:这首小诗是一问一答的形式)
2.师生互动:师问,生答;再进行交换。
(指导朗读的语气:语调上扬)
3.男生、女生朗读。
4.如果让你仿照这首诗来问,你会问吗?(同桌互问,然后抽生展示)
六、视频:课间游戏调整注意力,放松一下
七、写字
1.出示“才”字,指导“才”字书写的要点,提醒写作姿势。
(左边有撇,竖钩稍右移,勾尖对横头)
小结:学了几首小诗?都与什么有关联?
(两首,都与提问相关联)
回家将这两首小诗说给爸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