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1.4 测量平均速度
动动手:练习停表的使用
老师将一个乒乓球从高处释放。同学听到乒乓球第一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开始计时,听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停止计时,并比较计时结果。
导航显示
瞬时车速和区间车速
区间测速的标志牌
如何测算汽车的平均车速呢?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v =
小车、木板、木块、金属片、刻度尺、停表
新 课 教 学
s
t
组装实验装置:如下图
小车
木板
木块
金属片
刻度尺
停表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木板支起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过高,会使小车速度过快,不易记录时间;
过低,会造成测出平均速度太接近。
(2)要保证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沿直线运动。
(3)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相同高度处释放。
让小车做变速运动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测量
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 ;
金属片的作用是
。
时间
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s1,把s1填入表格。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并记入表格。
路 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0.8m
4s
0.2m/s
3.根据测得的s1 、t1 ,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0.8m
4s
0.2m/s
0.4m
2.5s
0.16m/s
路 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6.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
新知探究
平均速度要与相应的路程或时间段相对应,可利用 计算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思考讨论: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新知探究
5. 分析与论证
新知探究
后半段的路程:s3=s1-s2=1m-0.5m=0.5m
后半段的时间:t3= t1- t2=3s-1.8s=1.2s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0.42m/s
可见:v2v3= = =
s3
t3
0.5m
1.2s
新知探究
思考讨论: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5. 分析与论证
新知探究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路程上小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6. 实验结论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思考讨论: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2)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不同路段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3.测量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头,而不是测斜面的长度,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4.要测量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测量其对应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1.为了方便计时,斜面的长度要足够长,坡度要小,注意坡度也不能过小,否则测出的平均速度大小会过于接近,且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
2.金属片的作用是防止小车滑落,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特别提醒
如图所示,是测量玩具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图中停表指针的位置,读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并填入表格中(①为小车处于顶端时停表的图示,②为小车运动s2路程后停表的图示,③为小车运动s1路程后停表的图示,停表每格为0.2s,且指针走动未超过一圈),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是______________m/s。
典型例题
总结:
1.斜面坡度增大时,小车运动时间变短,平均速度增大;斜面坡度减小时,小车运动时间变长,平均速度减小.
2.比较多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运动距离相同,其运动时间越短,运动速度_______.
越大
例1 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 m、20 m、30 m、40 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
(1)从起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2)从10 m处到20 m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3)从20 m处到40 m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4)在这40 m内王军同学做的是____________运动.
路程s/m 10 20 30 40
时间t/s 2.5 4 5.5 6.5
自主阅读教材P24的“科学世界”,独立思考并完成以下填空:
超声波测距
1.340 m/s
指向性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cm,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 ___cm/s.40.025.0(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4)vBC_____(填“>”“<”或“=”)vAC.>同一位置小2s20.020.0cm/s < 25.0cm/s时间变大
小结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斜面不宜垫的太低或太高
太低:斜面的坡度很缓,不易于小车下滑
太高:斜面的坡度太大,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运动时间变短,不便于测量
2、要保证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做变速直线运动,并不从木板上脱落。
3、小车通过的路程,应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不是斜面的长度)
小结:
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尊重测量结果、客观分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