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0 19: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2)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3)知道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基本史实。 (4)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 (2)通过制作年代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同时又要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2)通过对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 重点: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西周分封制。 难点:西周分封制。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阅读学习目标。 2.阅读三字经部分内容,引出疑惑,进而学习新课 1.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安排学生齐声朗读。 2.出示三字经节选内容,安排学生阅读,简要解读引入新课 1.提前预知本课内容,以便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学习。 2.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三字经中与本课相关内容,产生共鸣,引出新课
新授课—— 夏朝的建 立与“家 天下” 1.学生阅读教材,快速找出上夏朝的相关知识。 2.阅读文字材料,思考材料表达的含义。尝试回答:王位世袭制和禅让制的区别。听教师解读。 3.阅读二里头遗址相关材料,思考回答: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夏朝什么特点 4.阅读材料、视频,小组讨论:从原始部落发展到奴隶制王朝,是社会进步还是倒退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夏朝灭亡的原因。听教师总结 1.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20—21,以快问快答的形式提炼夏朝的相关知识。 2.出示启的图片以及相关史料记载,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表达的意思,提问:王位世袭制和禅让制的区别。教师总结。 3.出示二里头遗址相关图文材料,提问: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夏朝统治的什么情况 教师总结: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4.出示材料、视频,安排小组探究:从原始部落发展到奴隶制王朝,是社会进步还是倒退 教师总结归纳。 5.出示图文材料,让学生分析夏朝灭亡的原因 1.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史料,使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出有效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3.通过小组活动探究,让学生融入课堂,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史论结合能力的过程。 4.通过分析史料,使学生能够从中提取出有效历史信息,认识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新授课—— 商汤灭夏 1.观看,与教师同步了解商汤灭夏的三个知识点。 2.自主阅读教材P21—22,结合图片及地图,回答:商汤能够灭夏的原因。商朝为什么迁都 迁都对商朝的影响是什么 3.尝试讲讲你所知道的商纣王的故事、武王伐纣的故事等。阅读教材P22相关史事,思考:商朝灭亡的原因 1.出示,展示商汤灭夏这一框题包括的三个知识点。 2.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21—22,出示图片及地图,提问学生:商汤能够灭夏的原因。商朝为什么迁都 迁都对商朝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总结。 3.出示材料,提问学生,让其讲商纣王的故事等。观看图片,结合教材P22相关史事,说说商朝灭亡的原因 1.通过材料阅读和图片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延伸学生的视角。 2.通过讲故事等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注意结合教材中的材料研读、相关史事等内容,了解基本史实,同时也能正确引导学生史论结合的意识
新授课—— 武王伐纣 1.自主阅读教材P23—24,快速抢答的问题(武王伐纣背景、时间、战役,西周的建立、都城,西周统治的转折、灭亡标志等)。 2.观看《牧野之战》的视频,思考:武王伐纣成功的原因 1.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23—24,快问快答的问题(武王伐纣背景、时间、战役,西周的建立、都城,西周统治的转折、灭亡标志等),教师归类总结。 2.播放视频,提问武王伐纣成功的原因 1.通过阅读教材、快速抢答,激发学生的热情,锻炼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的能力。 2.观看视频,快速直观地了解牧野之战,培养学生从视频等资料中找出与知识点的关联项,提高总结提炼联系的能力
新授课—— 西周分 封制 1.快速抢答的问题(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对象、诸侯的权利义务、等级等)。 2.观看视频、图片及地图,听教师进一步解读森严的分封制。 3.提前准备的两个小组派代表讲述“国人暴动”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并思考:西周灭亡的原因 1.快问快答的问题(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对象、诸侯的权利义务、等级等),教师总结。 2.播放视频,出示图片、地图等资料,教师进一步解读分封制,明确这是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 3.课前安排两个小组准备“国人暴动”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课上给同学们讲述。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分析西周灭亡的原因 1.通过阅读教材、快速抢答,激发学生的热情,锻炼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的能力。 2.观看视频,让学生快速直观地了解禅让制的特点及禅让的顺序。 3.通过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学会整理归纳,掌握本课重点,突破本课难点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                            1.“夏传子,家天下。”材料中“家天下”指的是 (  ) A.禹建夏朝 B.启继承王位 C.盘庚迁殷 D.西周建立 2.年代尺是掌握历史时序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中“ ”对应的朝代是 (  ) A.商朝 B.周朝 C.东周 D.战国 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 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 D.巩固统治 [答案] 1.B 2.A 3.D
课后作业 请完成第4 课的练习题